《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08278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认识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过程与方法: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做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理

2、、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中口陶瓷碗、冷水、带盖透明塑料瓶、护目镜。教师材料:课件、饼干盒及较大一块岩石。教学过程:课前游戏:摸摸猜礼物坚硬的岩石一、引入1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这个(出示饼干盒,内装石头),谁咬得动就给谁吃。然后打开饼干盒出示石头问:为什么你们咬不动?因为岩石很坚硬。2.PPT出示一系列岩石的风化的图片,包括河床上的鹅卵石,沙漠中的蘑菇石,山上被树扎根而破碎的岩石,冷热作用破碎的岩石问:这些岩石昨天和今天会有明显的变化吗?那一万年前它们是这个样子的吗?一万年后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意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时间短岩石

3、不会变化,时间长岩石会变化。引出研究的主题。)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猜测:哪些原因会使坚硬的岩石改变模样呢?二、探究冷热作用、流水作用对岩石的影响。1.学生猜测可能引起岩石变化的一些因素。冷热作用、流水冲刷、风力侵蚀、植物作用2.设计模拟实验。小组讨论设计模拟实验(结合出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实验一:冷热作用能不能改变岩石模样。1.用什么模拟大自然中太阳晒使岩石温度升高,用什么模拟大自然中岩石温度降低。2.我们准备怎么做?实验二:流水作用能不能改变岩石模样。我们准备怎么做?思考:怎么知道岩石有没有改变模样?小组完善模拟实验设计。3.学生分组实验温馨提示学习。1.注意安

4、全:眼远离酒精灯,不能用手触摸加热后的岩石。2仔细观察实验前后岩石的不同。边观察,边记录。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4交流研讨。小组内交流研讨。小组收拾好材料,再次观察两个实验的成果,小组内整理记录单交流。小组汇报,班级研讨。汇报实验一中的发现。提问:冷和热的作用能使岩石改变模样吗?你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小岩石没有像图片中那样粉碎呢?(意图:讨论模拟实验与自然界中岩石冷热变化的不同,建构岩石变化需要长时间反复作用的观念。)汇报实验二中的发现。观察不同岩石数量在水中实验的现象。教师出示用一块岩石实验后的瓶子,对同学们的进行对比,问:为什么我的效果没有你们的明显呢?(意图:认识到流水作用是岩石相互撞

5、击导致岩石的变化,流水带动岩石活动。)追问:为什么这些岩石没有变成光滑的鹅卵石呢?(意图:再次讨论模拟实验与自然界中岩石受流水冲刷的不同,建构岩石变化需要长时间反复作用的观念。)三、初步了解动植物等其他因素对岩石的作用的补充认识。1.看图片,了解动植物因素影响岩石变化,简单说说是怎样影响的。2.看蘑菇石图片及资料,了解风的作用能不能改变岩石模样。四、初步形成风化概念。1.小结得出风化概念: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2. 引导提问:由于这些作用,原来大的岩石改变了模样,变成小块的岩石,那么小块的岩石还会继续变化吗?学生思考回答大块岩石小块岩石沙子细沙土壤3.出示图

6、片,介绍风化早就的美丽的地形地貌出示图片,介绍由于风化造成的古文物的损坏,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出谋划策。课后反思:这堂课有三个亮点: 1.器材选择得当。选用的岩石满足了不能太多气泡,因为受热可能爆开,同时质地不能太紧密,太紧密冷热现象不明显,如果太松的话,做流水实验的时候就会很容易散开。盛放变化后岩石的容器选用陶瓷碗,并不使用烧杯,这样可以让小组组员间观察视野更加开阔,也能让观察到的结果更加清晰。2.设计过程清晰。在设计模拟岩石风化实验的时候,开始一部分器材就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器材,来思考方法,从而降低设计难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3.拓展延伸有效。通过对风化概念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理

7、论上的知识。最后教师出示三幅大佛经历不同时间的风化破坏图,让学生判断,同时根据所学知识为保护文物出谋划策。不仅运用了所学知识,同时提升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有不足:课堂开始哪些原因会对岩石产生影响的图片提示过于明显,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记录单的设置过于简单,虽说已经明确了目标是石头和水,但是忽略了除石头和水之外的细节变化现象,然而这恰恰能反应出岩石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后来追问时学生无其他回答。 改进策略:1.修改一开始出示的课件,让学生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对可能影响岩石的因素考虑更多。 2.对于设计,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按照自己想的去尝试,也可以让小组选择自己想做的实验着重完成。3.修改记录单,不但可以动手画和记录,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发现,以及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新想法,从而让这个探究变成一个长时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