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09480 上传时间:2021-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1、 指导思想 高举“十八大”旗帜,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以抓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以发挥市区校级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为突破口,加强学科基本功竞赛,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的思想,在市教科室的指导下,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务实奋进,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学校管理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二、工作目标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强化落实各级各类培训,形成“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2、完善校级小课题申报、考核

2、、评价制度,增强教研活动、备课活动的实效性。3、深入宣传学习推广教研组建设阶段成果“三员、三查、三评、三识”尽可能把研究行为转化为相应部门的管理行为。4、完善课题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主课题研究,促进学校主课题研究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积极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内容的课题研究。5、加强课题组工作,促进教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充分发挥教科员及各课题组长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6、完善档案管理,注重各种证件的复印登记存档,分类别年度汇总整理。三、具体措施:1、加强教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形成多层次、结构合理的课题网络。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学校教科室课题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组织并指导课题组的工

3、作,促进点上的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密切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的联系,使科研进一步贴近教学,融于教育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2、营造学习化环境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组织好全校教师的理论学习。邀请市内外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为本校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指导。鼓励广大教师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及专著,或上网浏览或上图书馆阅览,不断学习和充电。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认真做好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工作,教科室将关注现有的主要教育教学刊物,收集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汇编成教科研报发给教师,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3、

4、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深化主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组的工作,每个课题组要从本年级、本组教师课题研究实际出发,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和思考现代化教育理念,并按课题思想来认真操作。每个教师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有能力肯钻研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使自己的研究更富个性和特色。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六个一”活动。即“一人一课”、“一课一评”、“一人一教案”、“一人一个案”、“一月一摘抄”、“一月一得”。力求在“六个一”活动中始终贯穿自己的课题思想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本次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参加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要尽快制定方案,着手开

5、展研究。4、注重资料的积累,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善于积累各种资料,并能对原始资料加以积累和提炼,在总结中做理性思考,在剖析中提升。把教师的课题研究报告、活动方案、个案分析、研究论文等编入教科研报,努力办好这份刊物,使它成为广大教师施展才能的舞台。积极组织教师的优秀论文向市级以上刊物投稿,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征文评比。学生获奖习作的投稿做到面宽量大、经常性及有针对性,力争取得比往年更大的成绩!5、每月随堂听同组教师的课或同科其他教师课4节以上,(含教研组教研活动课)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听青年教师课每月1节以上,根据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确定带教的主题。听课记录及心得交教科室每月检查一次。6、认真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课活动,同组教师关心指导,打造团队效应。7、加大考核力度,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为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奖励办法,加大教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奖励的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四、具体工作安排:1、制定学校本学期教科工作计划。2、确定并申报学校课程改革综合课题及学科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3、合理安排本学期教科研活动计划。4、做好教科研报内容收集和整理。5、课程改革实验课题月会。6、 收集上半年所有教师所有证件登记整档。7、 举办月精品课展示评比活动。8、 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或培训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