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芙蓉楼送辛渐(新).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29719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芙蓉楼送辛渐(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芙蓉楼送辛渐(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芙蓉楼送辛渐(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芙蓉楼送辛渐(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芙蓉楼送辛渐(新).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芙蓉楼送辛渐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中饱含的深情厚谊。3.理解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意思,并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难点: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渲染气氛 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板题读题二、 学习古诗(一)解诗题,知作者1师:通过预习,你从这首诗的题目知道了些什么?(送别的地点,人物。)2强调题目读法

2、:芙蓉楼/送/辛渐3齐读课题。4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昌龄的生平呢?教师对作者写诗时的政治遭遇作补充。(王昌龄在政坛上多受谤议,仕途上很不得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自由读诗,理解生字词。 2. 利用工具书或对照注释理解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3.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又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4. 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且有感情。(三)再读课文,感悟诗歌的内容1谈话:辛渐由江苏镇江赴河南洛阳,路途遥遥,两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在芙蓉楼,他们依依话别。在诗人的笔下,勾画了一幅怎样的送别的画面呢?再读课文。2抓字眼,明诗意。(1)自由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写,写下

3、你们的解释或感受。(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3)汇报。(说说诗文的大意和自己初步的感受。)(四)美读课文,品诗悟诗境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1)配乐播放画面:夜晚,下起了蒙蒙细雨,天、雨和江水连成一片,天亮了,王昌龄和辛渐在芙蓉楼话别,远处的山脉显得冷清苍翠。(2)请学生谈看到的景象及自己的感受。(3)结合图画,从“连江”、“楚山孤”入手,感悟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以景烘托气氛的写法。教师:当友人离别后,作者看到楚山,再看看自己,他会怎么想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江水或楚山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反复美读诗歌第一、二行。在读中感悟离愁别绪。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1)师生互动,精读课文

4、。教师:在离别之际,作者对辛渐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他请辛渐这样转告亲友,生读:“一片冰心在玉壶。”(2)教师:这一句诗,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他要辛渐转告洛阳亲友的是,自己决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王昌龄到晚年还被贬为龙标尉,最后竟于安史之乱期间为刺史闾丘晓所忌杀。虽然遭受贬斥,依旧冰清玉洁,坚持操守;即使诋毁能够销骨,众口可以铄金,也销熔不了他的一颗“冰心”,何况又是置之于“玉壶”,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他要告慰亲友的,就是这样一颗表里澄澈的纯洁之冰心! 了解了他这些悲惨遭遇,回头再读此诗,更要为这“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情操所感动。(3)反复读第三、四行诗。3诵读全首古诗。4背诵古诗。(五)总结学习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