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例题迎中招.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032802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选例题迎中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编选例题迎中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编选例题迎中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编选例题迎中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编选例题迎中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选例题迎中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选例题迎中招.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编选例题迎中招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子弟学校 樊永江中招前的复习阶段,是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们精神紧张、心理压力最大的特殊阶段。如何进行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同学们迫切需要帮助的。综合这一特殊阶段的实际情况(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已复习完毕),选好例题进行综合系统的讲解,强化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现举几个初中物理方面的例子加以说明:例一:如图,P为一发光点,MN为一凸透镜,P/ 为光屏上P点的像。试通过作图的方法找出凸透镜MN的焦点。解析:因为P/ 为P点经凸透镜MN所成的实像,即由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MN的光线

2、都应指向P/ ,则PP/ 连线即可代表通过凸透镜MN光心O的光线,从而能够确定凸透镜MN的光心O;过O点作垂直于MN的直线,该直线应与MN的主光轴重合;再由P点向MN作一条平行于MN主光轴的光线PA,PA过MN后应指向P/ ,连接AP/ 与MN的主光轴交于一点F,则F应为MN的一个焦点,再找出另一侧对应的焦点;到此,该题作解完毕。 评析:该题考查了光心、主光轴、焦点、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的传播方向等基本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实像成象机理的理解,一道例题下来,学生对透镜部分的知识定会加深理解;且此思路可扩展到其他光学知识部分。一例意义远远超出了例题本身。例二:在一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指导老师

3、给某实验小组的器材中,用一个已知电阻R0 和两个电键S1、 、S2 代替了电流表。该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推理圆满完成了实验。其实验电路图和操作如下: A、把滑片P调到阻值最大处; B.闭合电键S;C.闭合S1 ,断开 S2 ,调P于一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D.断开S,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器材;E.断开S1 ,闭合S2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 ;F.整理器材; G.计算Rx的阻值; H. .断开S 。(1).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为: (2)由实验数据可得,图中:当a为R0 ,b为Rx时,Rx= 当b为R0 ,a为Rx时,Rx= 解析:由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可知,要测Rx的值,需分别测出Rx两端

4、的电压和通过其中的电流,而本例中又无测电流的工具,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测出R0两端的电压,可间接知道Rx的电流;再测出Rx两端的电压,即可求出Rx的阻值。根据电路操作原则:(1).合理的操作顺序应为D、A、B、C、E、H、F、G 。(2). 当a为R0 ,b为Rx时,u2 - u1 为Rx的电压,u1 为R0 的电压,则Rx=( u2 - u1 )R0 / u1 当b为R0 ,a为Rx时,u1 为Rx 的电压,u2 - u1 为R0的电压,则Rx= u1 R0 /( u2 - u1 )。评析:对初中电学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无疑为最重要的电学元件,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也

5、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实验之一。该题考虑到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着重从推理方面考查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这一重要实验原理的掌握(题设中没有满足学生常见伏安法测电阻的条件)。我们只有基于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灵活分析题中条件,从而选出合理的实验顺序。同时,本例又设一悬念,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思维是否清晰。因为,u1 、u2 的值在a为R0或b为R0 时 代表的物理意义不同,因而会得出Rx的两个表达式。这样的一例下来,学生不但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进行了巩固与加强,同时也扩展了视野,灵活了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必须提高的。例三:如图甲、乙两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当

6、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电流表的示数如何? 解析:对于甲图,闭合S后,R1、R2并联在电源两极上,A1测R1电流,A2测R2电流,V测电源电压。所以,当p向右滑动时,V示数不变:R1大小不变,所以A1的示数不变;R2阻值变大,则A2示数变小。 对于乙图,闭合S后,R1、R2并联后与R串联,属于混联电路.。A1测R1支路电流,A2测R2支路电流,V测R1、R2并联部分电压。当p向右滑动时,R2阻值变大,R1与R2并联部分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R1与R2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大,V的示数变大;R1大小不变,所以A1的示数变大;要判断A2示数不能用判断A1的方法,因为V的示数变大,R2阻值也

7、变大,A2示数不能确定;故需要考虑R,因为R分压变小,R不变,所以R中 电流变小,即干路中电流变小,推得A2示数变小。评析: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试题在历年中招中屡见不鲜,本例中甲、乙两例又是学生易弄混的两例。两例同时对比出现,效果不言而喻。例四:如图所示,R为一均匀电阻,其长10cm,阻值为100欧姆,灯L上标有“20V、5W”字样,电源电压u=30V,滑片p自A端向B端滑动,问:当p距A端多远时,L正常发光? 解析:设p距A端lcm时,灯L正常发光。则:RAp =(100/10cm)*l=10*l由P=u2/R得RL=uL2/PL=(20V)2/5W=80设RAp与RL并联后总电阻为R/ ,则1 /R/ =1/ RAp +1/RL ,R/ = RAp . RL /(RAp +RL )=10l*80/(10l+80)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可得R/ :RBp =10l*80/(10l+80):(100-10l)=20V:(30V-20V)解之得l=8cm。评析:本例要求学生对电路的分析要完整,思路要清晰,并且对电功率部分的知识牢固掌握,属于综合类电学题。要解本例,要把求解的长度设出来,否则无法下手。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欠缺的一点。进行本例讲解,应着重解题思路的推理、解题方法的引导。相信这样的一例对学生遇到需列方程求解的试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