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43813 上传时间:2021-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的项目管理.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损检测项目管理一、无损检测项目管理定义 (一)定义广义上定义:具有独立法人资质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专业检测机构,为履行与建设单位(用户)签订的合同(协议),满足建设单位(用户)需求,依据项目法的基本原则,组建项目管理机构,以完成特定检测任务为目标。目标实现全过程,相关各方对无损检测的管理称为无损检测项目管理。狭义上定义:无损检测机构及其设立的为完成一定任务的检测项目部的管理称为无损检测项目管理。(二)内涵1. 项目管理的层级l 广义上 建设单位/用户检测机构检测项目部监管机构上级公司l 狭义上检 测 机 构检测项目部2. 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 满足合同(协议)要求3. 项目管理的主体l 广

2、义上:建设单位(用户)l 狭义上:检测公司及其组建的检测项目部 4. 项目管理的依据 合同(协议)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相关管理规定二、无损检测项目分类 按照目前检测机构签署的合同及接受的委托性质大致分为三类:类别主要任务检验工序类工序检验专业承包类完成合同工作量监察与仲裁类检测机构工作质量验证三、无损检测机构项目管理目标目标管理是项目的基本管理手段,它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理念及素养。在部分行业和地区检测市场不规范的前提下,追求卓越并不是每个企业的目标,这一现实是不容回避的。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企业项目运作的唯利化,目标的唯一化。目标决定组织,决定资源,决定措施。目标与组织、资源、措施应该匹配。否

3、则不是目标确定的不现实,就是组织、资源、措施的不匹配。目前无损检测项目管理目标普遍超前、超能力范围,一句话就是可信度较低。 探讨项目管理目标的确定:(一)经营管理目标应该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它反映的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建议确立项目的经营管理目标应注意如下几点。1. 信誉理念 核心是承诺的兑现2. 服务理念 核心是准确定位3. 责任理念核心是公正(二)质量管理目标 例一:无损检测准确率99.8%(无重大错评漏评现象发生); 射线底片合格率100%;超声波探伤数据完整率100%;用户满意率100%; 检测程序合规性100%;采购物资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确保无损检测质量达到国家优

4、质工程标准。例二: 标准执行率100% 合同履约率100% 用户满意率100%从上述目标看,质量目标确定的范围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组织层面不同,理解认识不同。建议确定项目质量目标时注意如下几点: 1. 标准执行的约定 2. 程序合规的约定 3. 合同履约的约定至于底片合格率、评定准确率、数据完整性等指标,我们认为应属于工作的基本要求。达不到工作标准,检测结果应该是无效的。 (三)健康安全环保目标 典型的目标是: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目前健康安全环保目标确定通病是泛泛地规定,目标的量化管理欠缺。 因此确定该目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 专业特点2. 工程特点3. 企业特点(四)进度管理目标目

5、前比较多的说法是:与施工主体单位同步。应该说确实应该如此,但实际情况看,总体上是能达到上述目标,阶段性滞后比较普遍。因此,在制定此目标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 总体进度的约定2. 各方法报告出具周期的约定3. 特殊时段、特殊地区报告出具周期的约定例如:在沟下焊接段焊接进度连续三日低于5口/日时,在72小时内实施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综合考虑了现场条件及工作效率。(五)队伍建设管理目标对此一般单位是忽视的,客观地讲,不是活干的越多,队伍的整体素质自然就提高了,被一块石头绊倒多次就是明显的表现。只有有目的的开展此项工作,才能确保队伍水平的持续提高,几点认识如下:1. 要树立每人都有提高的空间,凡事都有

6、改进余地的意识。2. 不同阶段间的比对、不同项目间的比对、不同单位间的比对是基本的方法。3. 生产组织、风险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提高、技术改进、应急处置、荣誉信誉、技能提升是基本方面。4. 总结评比是基本保障。四、无损检测项目管理管控环节 (一)管控环节职能表序号管控环节建设单位/用户检测单位检测项目部监理单位监督单位1合同约定评审实施管理2策划任务划分、队伍选择方案评审制定方案停(必)监点设置停(必)监点设置3资源策划调配使用验证验证4体系建设策划组织实施验证验证5能力评价策划组织实施验证验证6安全环保策划目标管理实施验证验证7技术质量策划目标管理实施验证验证8生产组织策划应急实施协调9程序

7、策划评审实施验证10成本控制策划目标管理实施管理11竣工资料组织管理实施管理验证 (二)管控环节改进要素建议 1. 合 同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变更的支付约定2、合理的补偿约定检测单位1、工序转接条件的权利主张2、属地化管理权属的主张2. 策 划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企业资质的综合考量2、 检测单元的高效划分3. 资 源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关键人员资质条件的适用性约定2、强制性条款的适用性约定检测单位1、投标时的随性2、组织时的随意4. 体系建设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统一、规范检测单位简单、适用5. 能力评价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统一组织2、量化考核监理单位1、列为

8、开工验收条件2、阶段性持续验证检测单位1、自觉2、从严 6. 安全环保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源头抓起2、以大带小监理单位1、科学验证2、推动资源共享检测单位1、保持持续改进的压力2、提供持续改进的保障3、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检测项目部1、建立安全环保工作原始记录 7. 技术质量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关注标准的选用与完善2、关注检测方法的选择3、关注关键检测材料的选用监理单位1、加强旁站2、提高权威性检测单位1、提高工艺编制水平2、完善技术保障措施3、切实履行奖惩机制检测项目部1、落实目标管理 8. 生产协调 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合理确定工期监理单位1、加强工序管理2、推动资源

9、共享检测单位1、完善应急资源检测项目部1、提高工效9. 程 序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约定检测时机2、约定变更程序监理单位1、规范申请、接受程序2、加强转序施工条件验证10. 成本控制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完善报价形成机制监理单位1、工效的综合考量检测单位1、提高资源部署的适用性水平2、提高技术保障能力11. 竣工资料单位建议改进要素建设单位1、提高策划水平监理单位1、提高审验水平2、完善一次性规定3、 建立协调机制五、相关方的沟通1. 与建设单位的沟通 设计规定的异议 特殊缺陷的分析 检测方案的重大变更 作业环境的改善 对重要相关方的申述2. 与监理单位的沟通 工序衔接 质量问题处

10、置 评定标准的认识3. 与政府监督机构的沟通 质量申述4. 与施工单位的沟通 工件符合性约定 工效提高协商 评判争议协商 作业环境的支持5. 与同行的沟通 检测标准统一性6. 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 环保的符合性六、问题与矛盾 1. 无损检测机构第三方地位和作用的深入认识问题 2. 无损检测工程性质与检测机构资质等级的匹配问题 3. 检测技术的局限性问题 4. 检测机构的性质与项目管理的适宜性问题 5. 检测机构不可控因素消减问题 6. 检测标准的适宜性问题 7. 检测机构的行业管理问题8. 主要依托检测机构引领作用发挥的问题七、经验与教训 经验:规范管理,保持持久 教训:思想麻痹,撼动基础八、愿景与期望 技术持续快速发展 素养稳步提升 地位充分认定 机构良性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