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10054744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ppt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维护注意事项,2018年6月5日,1,内容提要,2,1、避免血管多次穿刺,减少患者痛苦,对比传统头皮钢针留置针的六大优点,3,2、为危、急、重患者的抢救争取时间,对比传统头皮钢针留置针的六大优点,4,3、减少液体外渗几率,降低组织坏死发生率,对比传统头皮钢针六大优点,5,4、降低血管内膜损伤,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形成,对比传统头皮钢针六大优点,6,5、减少护士工作量,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对比传统头皮钢针六大优点,7,6、头皮钢针对血管的损伤是终身不可修复的,而留置针极大降低了对血管的损害。,对比传统头皮钢针六大优点,8,留置针种类丰富,开放式静脉留置针,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2、,耐高压静脉留置针,配单手夹静脉留置针,防堵管留置针,9,留置针各种型号及临床用途,国际型号,国内型号,流速,临床用途,20G,9#,50mL/min,常规手术/输血,常规成人输液,22G,7#,33mL/min,常规成人/小儿输液,24G,51/2#,19mL/min,小而脆的静脉,常规小儿输液,快速/大剂量输液,常规手术/输血,85mL/min,12#,18G,26G,4#,10mL/min,细小静脉,新生儿、小儿、老人输液,10,一般选择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

3、。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血管。 对于可下床活动的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下肢静脉多静脉瓣,远端血液回流缓慢,外周静脉比较薄,肌层活动相对较少,靠壁的血管更替较慢,加上使用留置针时局部的包扎和制动,使静脉血流变慢,给血小板沉淀的机会,促进血栓形成,导致留置针堵塞。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一)穿刺部位,11,1、操作中软管进入静脉太短:肢体活动剧烈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症反应,将会大大缩短留置时间。穿刺角度过小(一般1530度角),穿刺针划伤静脉壁,会造成液体外渗或静脉炎。 2、型号不符:临床上应选用较粗的静脉和较细的静脉留置

4、针,这样套管部分与血管之间有一定量的血液边流,可减少套管与血管内壁接触的机会。,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二)操作因素,12,3、穿刺部位:避开关节处,牢固固定敷料,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套管针来回移动,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损伤。均会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关节处穿刺者输液时置针肢体易取外展位,可使液体滴入顺利,延长留置时间。 4、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且要待干后穿刺,以免碘酒、酒精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刺激,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的红、肿、硬结。,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二)操作因素,13,1、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高龄、肥胖、吸烟及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糖尿病

5、、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凝血酶缺乏症等,均可使机体处于一种种高凝状态。 2、活动: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当患者不活动或活动较少时,使血流变慢或淤滞,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降低,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 活动方法不当,使有留置针的肢体处于下垂姿势,因重力作用造成血管堵塞。而不得不拔管而缩短留置时间。因此,留置套管针前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式,避免肢体负重和下垂。,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三)病人自身因素,14,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高渗液如20的甘露醇、营养液、脂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剂及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引起静脉炎。 缩短留置时间,在输入这些药

6、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应在输液过程的中间输入,如需药物持续维持血压的患者,应每隔23小时将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的液体交换一次。,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 (四)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15,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五)封管方法不当,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封管液的种类:生理盐水和肝素无论哪种进行冲管,对导管的通畅没有影响。如用生理盐水封管,用量不少于3ml,一般510ml每隔68小时沖洗一次,如用肝素钠封管,一般35ml每12小时封一次。,16,2、封管方法:用相同的封管液,但封管方法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证明,封管时推注封管液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

7、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封管时确保脉冲式正压封管,即保证软管里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血液,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反流、凝固、堵塞针头。,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五)封管方法不当,17,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六)无菌操作,1、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确保质量。 2、消毒范围宜8cmX8cm以上,并且待干后穿刺或更换贴膜。 3、穿刺成功后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待干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18,4、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

8、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从而缩短了留置时间,又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护理工作量。 5、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保护膜与皮肤间有气泡时应及时更换。如针眼处发红,局部有渗液,患者诉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留置针。,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六)无菌操作,19,1、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病人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以免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致静脉炎及血流不畅而致套管尖血液凝固,缩短留置时间。 2、在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侧肢体,特别是湿热敷效果最好。热疗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了静脉回流,增加了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 3、营养不良,免

9、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留置针应用注意事项(七)健康教育,20,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1、留置针的一端处于开放状态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输液结束留置针未做到型固定,而更为严重的是一侧端帽已脱落,留置针处于开放状态。,21,处理:拔除该留置针,如有需要,重新留置。 提醒:留置针留置期间,需对整个输液系统定期检查,从输液容器到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输液的准确性以及输注液、敷料和给药装置的有效期。,1、留置针的一端处于开放状态,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22,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2、头皮针穿刺肝素帽固定欠妥 这种现象较为常见

10、。由于针头固定不牢,有可能导致针头滑脱,容易对患者以及护士造成伤害。,23,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2、头皮针穿刺肝素帽固定欠妥 处理:重新固定。在固定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保证连接牢固固以防止针头滑脱。 提醒:目前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常用的静脉输液方式还是一次性头皮针穿刺,肝素帽连接静脉输液装置。INS指南推荐利用螺口连接可以保证血管通路装置导管座或穿刺部位上无针输液接头的安全连接。,24,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3、敷料有渗液渗血未及时更换 颈内静脉留置后,局部加用纱布敷料固定,可见敷料有陈旧性渗液、渗血未及时更换,容易引起导管相关感染。,25,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3、敷料有渗液渗血未及时更换

11、 处理:重新更换敷料。 提醒:应定期进行穿刺部位护理,包括皮肤消毒和更换敷料。有研究显示,敷料因污染、松动或潮湿而更换次数超过2次,感染风险增加至少3倍。因此,需保护敷料以降低敷料污染、松动和潮湿风险,从而減少因频繁敷料更换而引起感染风险增加。,26,4、静脉炎、敷料松动 沿静脉走向有红肿,局部敷料已出现松动。该患 者所输注的是脂肪乳剂,所使用的是普通输液器。,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27,4、静脉炎、敷料松动 处理:拔除外周静脉导管,局部按静脉炎处理方法去处理。建议通过CVCPICC进行输液。 提醒: 1、连续输注肠外营养液时,不可使用外周静脉导管。护士应根据治疗方案、预期治疗时间、血管特性,患者年龄、合并症、输液治疗史、患者对血管通路装置的偏好等,为患者制定血管通路装置计划。 2、根据穿刺部位和(或)全身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有指征时,都需拔除儿童或成人患者输液中或未输液的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28,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但不限于: 任一程度的疼痛和(或)触痛或没有触诊的疼痛; 颜色变化(红斑或发白) ; 皮肤温度变化(热或冷) ; 水肿;硬化; 穿刺部位渗出液体或脓液; 其他类型的功能障碍(诸如冲管时遇到阻力,无 血液回流)。,留置针维护常见的问题,29,感谢聆听!,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