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60995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论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的方法摘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取得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通过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调查和实行双考制度,有效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 1、研究目的学

2、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已广泛普及,它对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和注重营养平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小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以及营养保健意识较为薄弱,如不加以引导和采取科学的措施,必然造成他们远离健康标准,不利于终生的健康和幸福。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家长的健康育儿观念,促进家校合作,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和讲究营养平衡的好习惯,体验能达标的快乐,从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为终生体育和终生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我校一年级学生。22研究方法221实验方法:在上、下两个学期中分别进行身高、体重以及身体素质之坐位体前

3、屈、立定跳远(上学期)和纵劈叉、5秒燕式平衡、25米往返跑(下学期)的测试,同时对能促进学生坚持锻炼的一些考核项目给予两次考核的机会,最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11实验时间:2011年9月2012年6月2212实验中教学内容:理论课重点讲营养与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并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达标标准,提出锻炼要求及营养注意事项,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实践课有发展身体活动能力的走、跑、跳、投、体操等基本运动及球类运动。2213实验中教学方法:采用了游戏法、练习法、比赛法,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学习中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保持了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安排跳绳、运球、夹球、换物接力等接力赛,以提

4、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能素质。2214实验中教学手段:每堂体育课下课前给学生布置课外锻炼作业,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考核成绩的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主管教师也经常深入现场,督导学生认真练习,以充分达到锻炼效果;中段期间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调查反馈,进一步督促学生积极锻炼,同时对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学生定期跟踪引导,以保证他们自觉性的锻炼和改进饮食习惯落到实处;期末进行总的学习评价活动,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以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老师的充满亲切与关爱的评价中健康地成长。2215实验测试项目与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内容包括25米往返跑、一分钟跳绳、立定

5、跳远、5秒燕式平衡,其中25米往返跑、立定跳远、5秒燕式平衡,为广东省编的达标测试项目。222采用统计法进行数据处理,科学地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并及时指导和改进研究进程,已达到预期的效果。3结果和分析31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采用上、下学期进行的意义:小学生是生长发育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灌输终身体育和终生健康的启蒙时期,对他们今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年级的上学期中提前对他们进行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目前的发育状况和体能素质状况。正因为有了这种过程反馈信息,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及家长的高度重视,有效地促进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从而提高

6、体质健康水平。311对2011-2012学年上、下学期学生身体形态测试的统计结果与分析在上学期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教师向家长们热情宣传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意义,并将有关的标准数据发至每一位家长手中,使学生和家长心中有数,为期末的测试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表12011-2012学年上学期和下学期学生身体形态统计结果时间身高体重达标人数肥胖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营养不良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达标率2011.12235 62(17.7%) 54(15.4%)66.9%2012.522956(15.9%)66(18.9%)65.2%从实验前后测试的统计结果显示:营养状况两级分化严重,一方面营养不良,另

7、一方面又营养过剩,肥胖儿增多。目前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容易营养过剩;还有的孩子过分挑食,身体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有的过去由于饮食不正常形成慢性胃炎而引起的消瘦,造成营养不良。从表中看出,下学期学生身高、体重的合格率比上学期测出的成绩低1.7%,其中肥胖率比上学期低1.8%,即少了6人,这说明有少数肥胖生有目的的进行了饮食调节和加强锻炼,进步很大。而营养不良率比上学期高出3.5%,即多了12人,也说明在六月份,由于天气炎热,学生体力消耗很大,吃饭胃口大受影响,原有体重偏低的学生营养状况还没有得到完全改善。312对2011-2012学年上、下学期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

8、统计结果与分析根据广东省编的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进行,共有燕式平衡、纵劈叉、立定跳远、25米往返跑四项,每项20分,教师每次选择当中两项进行测试。其中平衡与纵劈叉难度系数低,学生易于掌握,达标要求定得也不太高。立定跳远、25米往返跑需要一定的技巧性,经初步试验,发现数据标准定得过高,如不适当调整,不及格的人数会增多,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根据初测水平,最后两项成绩标准降低一成。此外,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坚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个别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如立定跳远及非达标考核项目实行双考制度,但第一次考核得优秀者可不参加第二次考核,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又可让大部分学生体验

9、提高水平的快乐。表22011-2012学年上学期和下学期学生身体素质成绩统计时间燕式平衡合格人数(合格率)纵劈叉合格人数(合格率)立定跳远合格人数(合格率)25米往返跑合格人数(合格率)2011.11351(100% )334(95.16%)2012.3235(66.95%)2012.5312(88.89%)324(92.31%)从实验前后测试的统计结果显示:(1)上学期学生参加平衡、纵劈叉的合格率高达98.89%,即有23.1%的身高体重不达标者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锻炼,体能都增强了。(2)下学期学生参加立定跳远和25米往返跑的测试,由于讲究一定的技巧性,且需要较长的时间练习才能提高,因此,第一

10、次考核只有66.95%的学生能合格。学生再经过课内外的练习,并注重改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出手角度这一技术要求,时隔一个半月进行第二次考核时合格率竟提高到88.89%,提高比率21.94%。可见,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他们会好好创造的!连续钻跳在测试前一课让学生熟悉做法能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对第一次测试成绩不理想者再提供一、两次机会,结果会令人满意。313对2011-2012学年上、下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统计与分析表32011-2012学年上、下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时间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达标率2011.1160.23%25.7%14.07%0100%2012.551.23%27.74

11、%20.58%0.45%99.55%(1)通过表3的成绩对比,如前所述,下学期由于受天气炎热影响和两项体能测试项目稍难一点的影响,因此优秀率比上学期略低,但学生的体能素质明显提高了,说明身高体重不达标者不代表他们的体能素质差,而且身形偏瘦者运动能力强,故体能测试成绩较高。(2)不及格人数是两人,且出现在下学期的同一个班中,这两名学生上下学期体重都超重,现在体重虽有减轻,但还是没有达标,主要是家长配合不够,课外锻炼没有坚持,而学生在课堂上纪律较松散,没有保证一定量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这是造成他们没有提高的主因。4结论与建议4.1每个学期的中段均开展一次课外体育锻炼全面调查,督促学生保持锻炼。有的家

12、长平时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指导,或因学生学习乐器占用了时间或是自己对运动不感兴趣,导致三分之一基本没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的体质处于原地状态或退步的现象。因此,通过中段全面的调查并让学生轮流上台作经验介绍,一来促进了学生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二来是学生获得来自老师提出的改进信息,有效地唤起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这也是过程管理发挥出的作用。4.2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项目采用双考制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锻炼,以“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手段带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体育锻炼,虽说是老观念,但因为目标具体,任务明确,对于自律能力尚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仍是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给他们一点压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13、4.3经过平时的引导和测试管理,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改善健康状况,部分学生也注意改进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体能素质有所提高,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开始树立。4.4重视体育课教学,充分挖掘传统体育游戏的锻炼功能,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浓厚的运动兴趣与锻炼习惯,锻炼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起促进作用,而且学生阶段学习和掌握了体育技能、从小养成运动习惯,为终生体育和终生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 仇建生.对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建议J .四川体育科学,2001 .2 周登嵩.小学生体育活动指导手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 王林等.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分析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 .4 王 红,费宏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J.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4.5 黄群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