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069770 上传时间:2021-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⑤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必修2.2等差数列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2)了解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 项 数、指定的项;(3)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经历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和应用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2)引导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

2、提高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解题的规范性。3情态与价值观(1)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2)借助函数的背景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有关数列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用已知去研究未知的能力。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思维和意识,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为远大的志向而不懈奋斗;(3)通过对数列知识的学习及探索,不断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和发现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愉悦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1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性质的灵活运用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分层推进教学法教学过程:一、 双基回眸 科学导入: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相关的性质,下面,请同学们简单地回顾一下: 什么是数列?什么是数列的项? 数列有几种分类方法? 什么是数列的通项公式?什么是数列的递推公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类特殊的数列。如:由学生观察分析并

4、得出答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

5、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寸期).例如,按活期存入10 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分别是:时间年初本金(元)年末本利和(元)第1年10 00010 072第2年10 00010 144第3年10 00010 216第4年10 00010 288第5年10 00010 360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了数列:10 072,10 144,10 216, 10 288,10 360。思考: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四个数列:0,5,10,15,20, 48,53,58,63 18,15.5,13,10.5,8,

6、5.5 10 072,10 144,10 216, 10 288,10 360 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类数列:二、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通过上面的四个实例,同学们观察相邻两项间的关系回答、探究下列问题: 对于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 对于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 对于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 对于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总结归纳得到等差数列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那么对于以上四组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

7、是 , , , 。如果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么A应满足什么条件? 等差中项概念: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对于以上的等差数列,它们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2)如果任意给了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d,它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呢?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归纳: 所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为首项,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其他推导方法:1、(迭加法): 是等差数列,所以 两边分别相加得 所以 2、(迭代法):是等差数列,则有 所以 【小试牛刀】1、判定下列

8、数列是否可能是等差数列?如果是,写出通项公式(1) 9 ,8,7,6,5,4,;(2) 1,1,1,1,;(3) 1,0,1,0,1,;(4) 1,2,3,2,3,4,;(5) a, a, a, a, ;(6) 0,0,0,0,0,0,.2、在等差数列an中,1)已知a1=2,d=3,n=10,求an2)已知a1=3,an=21,d=2,求n3)已知a1=12,a6=27,求d4)已知d=,a7=8,求a1三、互动达标 巩固所学:问题.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分析】要求出第20项,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出来。首项知道了

9、,还需要知道的是该等差数列的公差,由公差的定义可以求出公差; 这个问题可以看成是上面那个问题的一个逆问题。要判断这个数是不是数列中的项,就是要看它是否满足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项数是否有意义。【解析】由=8,d=5-8=-3,n=20,得 由=-5,d=-9-(-5)=-4,得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由题意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4n-1成立。 解这个关于n的方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点评】从该例题中可以看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就是一个关于、d、n(独立的量有3个)的方程;另外,要懂得利用通项公式来判断所给的数是不是数列中的

10、项,当判断是第几项的项数时还应看求出的项数是否为正整数,如果不是正整数,那么它就不是数列中的项。问题.2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的4km(不含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4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车费?【分析】此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首先搞清题意,然后提取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本题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模型【解析】解:根据题意,当该市出租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km时,每增加1km,乘客需要支付1.2元.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来计算车费. 令=11.2,表示4km处的车费,公差d=1.2。那么

11、当出租车行至14km处时,n=11,此时需要支付车费 答:需要支付车费23.2元。【点评】这是等差数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简单应用,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差数列模型,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p、q为常数,且p0,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分析】判定是不是等差数列,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也就是看(n1)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解析】取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n1),求差得 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数.所以是等差数列。思考: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这个数列的首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通项公式是形如的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一次项系数p就是这

12、个等差数列的公差,首项是p+q.【点评】通过这个例题我们知道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方法: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正整数n的一次型函数,那么这个数列必定是等差数列。【探究】引导学生动手画图研究完成以下探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通项公式为的数列的图象。这个图象有什么特点?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5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据此说一说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n为正整数,当n取1,2,3,时,对应的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经过描点知道该图象是均匀分布的一群孤立点;画出函数y=3x-5的图象一条直线后发现数列的图象(点)在直线上,数列的图象是改一次

13、函数当x在正整数范围内取值时相应的点的集合。于是可以得出结论:等差数列的图象是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的一个子集,是y=px+q定义在正整数集上对应的点的集合。该处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等差数列中的p的几何意义去探究。四、思悟小结:知识线:(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等差中项的概念。思想方法线: (1)公式法或定义法 ; (2)建模思想方法;(3)函数的思想方法。题目线:(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关的基本问题;(2)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3)关于等差数列的实际问题。 五、针对训练 巩固提高: 1、等差数列的相邻四项是a+1,a+3,b,a+b,那么a,

14、b的值分别是( )A.2,7 B.1,6 C.0,5 D.无法确定2、若,成等差数列,则x得值为( )A7或-3 B. C. D.43、(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2)101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4、(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首项a1与公差d.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3=9,a9=3,求a125、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如果前六项均为正数,第七项起为负数,则它的公差是多少?6、已知无穷an中,首项为a1,公差为d,其中 (1)数列中,第n项与第m项有什么关系?(2)若m+n=p+q,则数列中的第m,n,p,q项有什么关系?7、已知一个无穷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1)将数列中的前m项去掉,其余各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2)取出数列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多少? (3)取出数列中所有项数为7的倍数的各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呢?你能根据得到的结论作出一个猜想吗?8、已知an是等差数列(1)是否成立?呢?为什么?(2)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作业】习题1、2 A组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