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窃读记》 .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12084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窃读记》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窃读记》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窃读记》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窃读记》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窃读记》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窃读记》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沈小教师备课录课题1窃读记总课时2授课日期9月2日教学目标(总)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5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课前

2、准备1.教师准备: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教学课时2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自主学习生字词能力的培养。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教学流程一、抓住题眼,激发兴趣1.说到“窃”字,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2.“窃”本来是一种让人唾弃的、不耻的行为,可是当它和“读”这个字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变了,产生了种让人回味、难以忘怀的滋味!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她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眼质疑。(如:为什么要窃读?作者是怎样窃读的?在什么地方窃读?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把遇到的生字词圈画出来,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2.检査自读情况。说说本课哪些字音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有哪些词语不能够理解。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给学生正音。(4)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

4、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吧。2.概括地说说作者林海音详细地写了 :“窃读”中发生的哪几件事?3.归纳课文记叙的线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 放回书架走出书店四、记忆字形,指导写字1.学生自主记忆字形,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找出难写的字。2.小组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3.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4.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检查学生执笔姿势及坐姿。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5、认为: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一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步骤,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抓住重点能力和提炼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本坏节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在概括课文描写的具体事例和归纳记叙线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此环节注重写字指导?从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字形到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扎扎实实地落实了识字数学的目标。第( 二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通过细

6、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3.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难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流程、复习回顾。引发探究主题1.诗人徐志摩曾这样形容读书的愉悦:“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受才感动,精神上复新了一般。似乎每一个字有灵魂,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通

7、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作者“窃读”的感受是怎样的?2.年幼林海音爱书爱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那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渴求,那内心交织的复杂情绪,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节课,让我们追寻作者的脚步,进一步品味“窃读”的滋味。二、披文入境,体会“窃读”滋味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窃读”滋味的语句勾画下來。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内容预设如下:片段一:“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圈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细细品味,体会用词的精妙。说一说从这

8、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片段二:“急忙打开书页,一页,两页,我像一匹俄狼,贪婪地读着。”(1)“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 “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片段三:“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4.指导朗读,加深体验:你能把自己对“窃

9、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三、总结升华,激发爱书情感1.过渡:“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我”一读书就是两个多小时,“我”腰酸腿疼,肚子饿得饥肠辘辘,而这一切都是源自国文老师的一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对国文老师这句话的感想。3.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今有论:“我们要终身学习。”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呀,就像是鱼儿离开了水,生命离开了阳光。让我们再次来读一读这句至理名言吧。4.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师激情总结全文:书,是一把金钥匙,引领我们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书,是一叶扁舟,承载我们遨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的成长因

10、读书而美丽,因读书而精彩。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与好书同行!四、赏读内化,领会写作方法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说说理由。2.小结: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五、拓展延伸,抒发读书感受将自已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仿照文中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设计意图教学伊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紧抓课题,直奔主题。借用诗人徐志摩的名言激情导入,渲染气氛。“未成曲调先有情”,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把阅读、感悟、表达感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阅读,进入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书的渴望。以教材为媒介,创设多维对话平台,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伙伴对话,通过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加深对课文内涵的体悟。引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一堂课的结尾不是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是寻求一种延伸和开放。学以致用,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本。设计课外小练笔,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板书设计:1.窃读记心理活动 入微传神窃读的滋味动作描写 准确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