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说课稿.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121681 上传时间:2021-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公审驴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包公审驴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包公审驴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包公审驴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公审驴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包公审驴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包公审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包公审驴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智谋”为主题展开。包公审驴是这则故事是教读课,主要写了刘五借以养家糊口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无奈将驴告到官府,包公利用驴能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地“审”驴捉住了小偷,表现了包公断案如神。这则故事无论包公还是小偷甚至刘五都使用了计谋,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谋,把智谋用在正地方。这则故事趣味性强。“审驴”看似荒诞,实则包含了小人物的无奈和包大人为民做主,巧用计谋的大智慧。“层次清晰

2、、描写生动”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3通过学生课本剧的编排,培养学生表达和合作能力。重难点定为: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

3、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入方式是:出示包公图片,引出课题,然后板书课题,复习文章脉络,然后以“奇”为突破口导入课文的学习。用这种以旧导新,抓文眼导入方式,为学生设置了念,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品读探究首先我设疑:驴为什么就成了被告了?以特殊的被告为

4、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找出刘五驴子特点,和被换后瘦驴特点句子,通过朗读对比,体会刘五失去驴子的心情。然后再找出包公审案时,描写包公迅速断案,足智多谋的句子,加以品评分析了解包公的计谋,并让学生明白要正确使用计谋,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此环节我适当让学生质疑,并交流解决,这些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讨论,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进而解决教学难点。(三)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交流除了包公,在文中还有谁使用了计谋,然后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读读有关智谋的名言,最后让生表演课文,这样不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对本文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化,而且通过对比小偷计

5、谋使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地方。(四)总结全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有一个总的认识,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推荐好书,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五)课后作业我设计了两个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把包公审驴编成课本剧在课后再演一演。2读一读包青天这部书,了解更多的包公审案故事。这样以巩固知识点,理论实践,学以致用,排演课本剧,体会文中各角色的心情。四、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本课我的板书设计为: 包公审驴(奇案)小偷: 换驴(偷梁换柱)被抓饿驴包公 打驴 (欲擒故纵)破案 放驴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