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13885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ppt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必考内容,总 览 概 述,一、近代世界,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向分析,网络构建,知识重构,热点素养,专题训练,考 向 分 析,网 络 构 建,知 识 重 构,关键词: 人文主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先定论 1文艺复兴 (1)背景 经济前提:意大利经济繁荣,最早出现_。 经济方面:新兴_要求思想变革。 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大量遗存。 社会现实:中世纪_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考点一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天主教会神学,(2)核心思想: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与尊

2、严。 (3)实质: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_思想解放运动。 (4)发展历程: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5)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_”,_是英国文艺复兴的典型代表。 (6)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2宗教改革 (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中_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线。 (2)标志:1517

3、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_”;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会等。 (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_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因信称义,封建统治,(6)意义 欧洲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_,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以后的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天主教会,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古希腊思

4、想家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提倡怀疑精神,尊重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尊重知识。 (2)发展: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自然(本性;本原),即认为要重点探讨人自身,认识人自己。文艺复兴时期则进一步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愚昧。,跟踪训练 1(2018德州一模)欧洲历史上通常将绘画、雕塑和建筑归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体力活动,艺术家被看作用手谋生的手艺人。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它们逐渐被视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艺术家也上升为受

5、人尊崇的创造性精英。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开始批评教皇和天主教会 B符合了人们思想表达的要求 C提高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艺术由“体力劳动”变为“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文艺复兴通过艺术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诉求,故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艺术本身不可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B,2(2018高考押题卷一)1416世纪罗马经历了约40余位教皇,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富丽堂皇的包装,还有的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甚至有诸多教皇是由人文才能而登上权力巔峰。

6、这反映出( ) A人权至上思想占据主流 B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观念 C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宗教 D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宗教改造,B,【解析】 1416世纪是西方文艺复兴的重要时期,“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富丽堂皇的包装,还有的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其目的是应对文艺复兴运动对封建教会的冲击,这恰恰说明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观念,故B项正确;人权至上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故排除A项;至于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哪里,材料没有说明,可排除C项;开启了宗教改造的是马丁路德,因此D项错误。,关键词:理性主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人非工具

7、1时间、中心:1718世纪、法国。 2指导思想:_。 3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思想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5性质:资产阶级_的思想解放运动。,考点二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反封建,6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人民主权,人非工具,教权主义,教权主义,7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构建蓝图。 【规律认识】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各不相同。 (1)古希腊智者运

8、动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认识的对象从以自然界为重点转移到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突出人的自身,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的人文观点,实际上是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2)文艺复兴是近代人文主义出现的标志,肯定人和人性,突出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3)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宗教改革者们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沉重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4)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高峰的标志。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级;主张

9、实行法治;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上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做了舆论准备,成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 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

10、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的思想。 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思想。 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跟踪训练 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六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 ) A法国启蒙运动

11、发展最为迅速 B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 C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 D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C,【解析】 法国启蒙运动发展的迅速与否与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无关,故A项错误;理性主义思潮强调理性思考,本身并不会引发精神危机,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中过于注重理性与科技的力量,忽视情感与社会环境,从而造成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的弊端,并非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故D项错误。,4(2018山东省猜题卷)德国启蒙运动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戏剧来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启蒙运动

12、的政治社会因素在德国得不到张扬,他们的努力集中在哲学文学中,其成果集中在理论上。这说明( ) A德法两国的启蒙运动存在着本质差异 B德国启蒙运动的成就与效果不明显 C实现民族国家统一是德国的首要任务 D德国启蒙思想家不以追求理性为目的,C,【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德国启蒙运动内容主要围绕国家统一的文化和戏剧等内容迅速发展,从而体现了民族国家统一是德国的首要任务这一内容,故C项正确;A项错在“本质”,启蒙运动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强调德国的启蒙运动侧重文化领域,不是成效不大,故B项错误;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故D项错误。,热 点 素 养,考查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考查时空

13、观念,(2018全国卷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A,【解析】 结合材料时间“18世纪前半期”、地点“法国”及“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可知,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即反对专制、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想流行,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与史实不符。,(2018江苏15)谚语在一定程度

14、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解析】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A项错误,C项正确;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C,(2018全国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

15、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

16、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评分标准,示例: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全国卷的亮点,也

17、是广大师生最头疼的一道试题。今年的试题一如既往的出乎所有师生的意料,本题以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空间,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反映了黑奴贸易;,“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