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54992 上传时间:2021-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故都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故都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故都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都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案例名称故都的秋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一提供者课时2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文是高中一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二、教学

2、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文字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美读、涵咏散文的能力。把握“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苦闷、抑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散文鉴赏知识,比如朗诵上的吟咏,常规的表现手法“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等,所以能够把握这篇文章的文意,抓住中心。但是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难以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上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领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创

3、设各种学习的情境来激发学习者的内在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领会文章的妙处。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了“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学案导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分析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等部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达到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动学习的目的。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PPT课件、图片素材、配乐朗读素材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入新课提问谈话,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根据课下准备分组

4、回答 观看幻灯片,了解作者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景设置一:听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对课文的初步认知和感受。情景设置二:解题引入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分组讨论,形成统一答案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散文的方法,形

5、成对文章的整体认知。情景设置三:课堂研讨(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秋天的特点提出问题:(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2)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几幅图并概括)?(3)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4)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观看幻灯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情景设置四:拓展延伸(幻灯片)阅读下面的文段,请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多媒体课件显示文段)观看幻灯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情景设置五

6、:归纳总结(幻灯片)教师归结:领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体悟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分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认识培养学生美读、涵咏散文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情趣。导入新课教学流程图指导学生预习研讨一听朗读研讨四研讨三研讨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课堂研讨七、教学评价设计课堂评价量化评分,分为三部分,一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20分,学生根据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小组的协作、学习的态度等方面对自己作出合理的评价)。二是同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20分,小组成员之间互评)。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20分)。课外作业量化评分,根据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情况由小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40分)八、帮助与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巡回辅导跟踪学生学习的进展。引导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并对合作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个别操作有困难的同学,在旁边指导。在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中,我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其二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主要借助几个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并且进行课外延伸,对课文进行质疑,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本文的学习重点: 2、了解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本文的学习难点: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的(情景交融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