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70904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四单元精品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蚂蚁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 ,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2.珍爱生命;形成长时间观察、探究的能力。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二、课前准备:1、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及蚁群的分工。2、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蚂蚁、蝗虫、苍蝇等。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猜谜语: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学生猜谜底,揭示课题。(二)探究活动1.观察蚂蚁,认识蚂蚁的特点。(1)以组为单位,观察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叫什么?各有什

2、么特点?做好记录。(2)集体交流,认识蚂蚁的共同特征。2.认识其他昆虫的特点。(1)小组活动:观察带来的苍蝇、蝗虫等昆虫,比较它们与蚂蚁的相同点。(2)集体交流。3.归纳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三)自由活动:制作昆虫模型1.分组制作,注意安全。2.交流、展示作品,师生评议。(四)、课后拓展饲养一种自己喜爱的昆虫,继续研究它们的特征。教学反思:1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践的能力。“捉蚂蚁、看蚂蚁、做记录”均由学生自己亲自参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2.合理的观察顺序、科学的观察方法、充足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习效果

3、更明显。在学生观察的时候适时地点拨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合理的观察顺序为学生的进一步观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点拨,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和谐氛围之中,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好的挖掘。16、它们都是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知道鸟的共同特征。二、教学重点难点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鸟的共同特征。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图片、视频资料、鸟类标本、教学

4、课件。学生准备:搜集鸟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交流对鸟的认识2观察鸟(1)以组为单位观察鸟类标本、图片等,了解鸟类特点:它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繁殖方式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作用?(2)交流观察结果。3.归纳概况鸟的共同特征。(1)出示视频资料,认识更多鸟的特点。(2)归纳概括鸟的共同特征。课件出示。(3)课件出示各种鸟,认识不会飞的鸟:鸡、鸵鸟、企鹅等。4.保护鸟。(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3)写一份关于保护鸟的倡议书。(三)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鸟的其他特点,办一期小小的展示会。教学反思:一、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动、植物世

5、界的多姿多彩,我经常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在它们都是鸟一课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耳闻目睹,不仅能从自然中感受到科学的美,而且还能领略到科学的奥秘。二、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提倡“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让“学生倾听老师”,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方式来表达和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再现探究过程的轨迹,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在不断的反思中自主构建新知识,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儿童认知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力的“活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在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通过学生的“

6、有目的的表达”,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活动探究后的发现以及收获,掌握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三、科学课堂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发现学生身边的科学,挖掘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现有的材料、条件,去生成一个真实的科学课堂,而不是刻意地去创设一个实验探究情境,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研究、思考。16、它们都是鸟教学流程素材说明一、导入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交流对鸟的认识2观察鸟(1)以组为单位观察鸟类标本、图片等,了解鸟类特点:它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繁殖方式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作用?(2)交流观察结果。3.归纳概况鸟的共同特征。(1)出示视频资料,认识更多鸟的特点。(2)归纳

7、概括鸟的共同特征。(3)出示各种鸟的图片,认识不会飞的鸟:鸡、鸵鸟、企鹅等。4.保护鸟。(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3)写一份关于保护鸟的倡议书。三、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鸟的其他特点,办一期小小的展示会。学生搜集鸟的资料准备鸟类标本、图片课件出示鸟的视频资料出示鸟的共同特征各种鸟的图片展示学生写的保护鸟的倡议书出示作业内容17、猫和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归纳的方法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2.培养珍爱生命和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哺乳动物;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二、教学重点难点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

8、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归纳的方法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和兔的图片、各种哺乳动物的视频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观察猫和兔,将饲养的猫、兔带到课堂。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流课前对猫和兔的观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观察猫和兔。(1)组内观察,注意做好观察记录,注意安全,不要被它们咬伤或抓伤。(2)集体交流观察结果。投影观察记录,展示交流,集体评议。2归纳总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1)课件出示各种哺乳动物的视频资料,视频: http:/ 认识常见动物类型-哺乳动物;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比较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

9、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教学重、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类型-哺乳动物;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准备】猫、兔标本或挂图;猫和兔的动画、图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胡子两边翘,开口喵喵叫,夜里走路不带灯,捕捉老鼠不睡觉。(猫)红眼睛 白皮袄 长耳朵 真灵巧 爱吃萝卜爱吃草 走起路来跳呀跳(兔)(二)探究新知1.观察猫的外形(1)讲述观察目的:我们来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讨论观察方法:讨论:根据我们以前观察金鱼、青蛙、蚂蚁和蟋蟀等动物的经验说一说,要观

10、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观察?)教师小结:在观察猫的时候,也应该像观察青蛙、蚂蚁等动物那样,先看一看猫的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各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3)学生观察并填表。.身体表面生殖幼崽-猫(4)汇报观察结果:猫的身体分几部分?猫的全身长有什么?(5)教师小结:(出示标有猫的身体各部分名称的挂图,或者观察真实的小猫。)猫的身上长有毛,毛的颜色各种各样,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6)小组讨论:猫的生殖方式。(7)汇报结果。教师小结:胎生、小时候吃奶。2.指导学生观察兔的特征(出示兔的标本或挂图)(1)小组讨论特征

11、并填表。身体表面生殖幼崽-兔(2)汇报讨论结果。(3)小结: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兔全身长毛;胎生、用奶喂小动物。3.指导学生归纳概括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师小结:像猫、兔、虎等动物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的动物是哺乳动物。(三)、科学与生活1.找出哺乳动物(1)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比较、讨论。(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2. 我们人类是不是哺乳动物?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人是哺乳动物。(四)、拓展延伸观察、了解更多哺乳动物,爱护动物,珍视生命。1.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哺乳动物?2. 如果你在公路上看到一只小狗受伤了,你会怎么办?(五)、板书设计 猫和兔身体表面有毛胎

12、生哺乳【课后反思】 猫和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物,学生能够通过平日里地的观察和常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观察、思考,本节课的亮点是很多学生讲解了自己在生活中为小猫接生,救治病残小猫的经历以及与猫和狗的生活经历,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知识,还互相受到了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爱心培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意识,进一步了解了哺乳动物的特征。18.多样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会查阅资料及其他信息源。2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培养珍爱生命和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归纳三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二、教学

13、重点难点: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归纳三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鱼、青蛙、壁虎的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金鱼、鲤鱼、乌龟、壁虎等的资料。四、活动过程(一)课件导入出示鱼、乌龟、蟾蜍等动物视频,问:你看出这些动物的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1.分组探究。(1)小组活动: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鱼、青蛙和蟾蜍、乌龟、壁虎和蛇的特征。(2)集体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各组轮流展示,重复内容不再展示。师生评议。2.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1)师生总结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2)课件出示动物资料。(3)教师小结。3.给动物分类课件出示一组动物,练习分类。(三)自由活动为“动物图片展览会”做准备。1.小组整理动物图片。2.设计展览方法。(四)拓展活动办一期主题为“动物知多少”的手抄报。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资料展示的方式来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生争相把自己的成果贡献出来,集众人智慧于一体,然后总结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通过资料的交流,学生了解了更多的有关动物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