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5:《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197905 上传时间:2021-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5:《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业5:《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业5:《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业5:《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业5:《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5:《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实施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数的认识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主题单元名称 大数的认识作者姓名学科数学学生年级 、班级四年级上册学生人数40专题 1 :数的产生规划项目具 体 内 容实施前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生知识技能要求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数的产生的知识。评价要求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3.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体验数的产生过程。教学条件准备口算卡片、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等实施中谈话导入新课你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那么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揭示课题。情境中了解数的产生1. 学生汇报

2、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师注意收集有用的信息和资料。2.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课本主题图”、“各国不同的数字”、“认识自然数”等环节,小结数的产生历程。走进生活了解进制1. 一般来说,进率是几,就叫做几进位制。你还知道哪些进制。2. 小组交流: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怎么计数的?3. 复习已学的计数单位,及此延伸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看书质疑1.让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学习内容,提出疑难之外,师生共同解决。2.根据课本出示的我国人口数,尝试怎么读这个大数。知识链接1. 最小的一位数是“1”,而不是“0”。2. “0”为什么是自然数?实施后成果评价根据“个人、小组评价量规”,进行打分评价。课外拓展1.

3、小组合作:将“数的产生”的知识制作成一张数学小报。2.以数学小报的形式,展示成果。思考下一专题的开展“计算工具的认识”,把教学重点放在教什么上?专题 2 :计算工具的认识规划项目具 体 内 容实施前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生知识技能要求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所以教学时就要“教”在学生不会、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看一看、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的过程中全面认识计算器,辩证地了解计算器,学会基本操作方法,感受计算器的方便、快捷。评价要求1.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2.理解和掌握计算器的运算。3.能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教学条件准备算盘、计算器

4、、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等实施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1. 同学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引出计算器)。2. 认识神奇的计算器:提前在计算器上输入(9999999912345678),问:这台计算器显示屏上的数字是多少?(12345678)3. 师神秘地说:现在,我只要轻轻吹一口气,这个数就会倒过来,你们信不信?动手操作,探索领悟新知。1. 用计算器计算加减法。(1)提前在计算器上输入(63636363+29292929),只要你们说一声“变”,这个数同样也会倒过来。(2)了解计算器。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激趣比赛,灵活运用。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课件出示的6道题。2.了解功能键的用法

5、。学以致用,走进生活。1环保教育:我们国家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你们知道浪费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吗?2.计算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课件出示,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2.认识算盘。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算盘的资料。3.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25页中的“阅读资料”。实施后检测反馈完成书面练习。写数学日记学习认识计算工具中你认为收获最大或困惑或操作探究过程等写成一篇数学日记,交流展示。评价成果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师评。思考下一专题的开展怎样上好综合实践课?专题 3 :1亿有多大规划项目具 体 内 容实施前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生知识技能要求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

6、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在学生学习了“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评价要求1.经历探究过程,借助具体事物,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用生活周围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教学条件准备纸、实物投影、计算器,尺、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等实施中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出示“100000000”,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揭示课题:1亿有多大。猜想:1亿有多大1.大家闭上眼睛,想像:

7、1亿有多大?3.学生发挥想像,说自己想像中的1亿的大小。操作验证:(第一步:确定方案)1.请每个小组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2.探究不能直接测量该怎么办?3.讨论:先测量“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操作验证:(第二步:进行实验)1. 小组合作,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2.活动:以100张或1000张纸测量的高度,推算1亿张纸的厚度。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3.汇报推算结果。4.讨论: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操作验证:(第三步: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1亿的大小。操作验证:(第四步:表达交流)1. 小组交流活动过程。2. 活动小结。直观感受1.课件出示我国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米?渗透节约思想教育。2.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3.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实施后写数学日记学习“1亿有多大”中,你认为收获最大或困惑或操作探究过程等写成一篇数学日记,交流展示。课外拓展从下面选择你感兴趣的题材开展活动。(也可自定题材)1.1亿粒大米有多少吨?2.1亿个1元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评价成果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