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0218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85 大小:2.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征求意见稿)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8月目 录第一部分 房屋建筑工程1 地 基 与 基 础1.1基坑支护11.1.1排桩支护11.1.2地下连续墙支护11.1.3基坑降(排)水21.1.4锚杆41.1.5钢与混凝土支撑51.1.6土钉墙61.1.7水泥土桩墙支护61.1.8地下连续墙71.1.9沉井与沉箱91.2 地基处理121.2.1灰浆碎砖三合土地基121.2.2重力夯实地基121.2.3强夯地基121.2.4振冲地基131.2.5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131.2.6砂桩地基131.2.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141.2.8高压喷射注浆地基141.2.9注

2、浆地基141.2.10灰土地基151.2.11砂和砂石地基151.2.12预压地基151.2.13粉煤灰地基161.2.1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161.3桩基础161.3.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161.3.2预应力管桩181.3.3钢桩181.3.4锚杆静压桩及静力压桩191.3.5混凝土灌注桩191.4土方工程231.4.1场地平整挖方、填方231.4.2基坑(槽)边坡开挖251.4.3土方回填压(夯)实261.5地下防水工程271.5.1防水混凝土271.5.2水泥砂浆防水层291.5.3卷材防水层301.5.4涂料防水层311.5.5金属板防水层321.5.6塑料板防水层321.5.7细部构造3

3、21.5.8地下连续墙341.5.9喷锚支护341.5.10复合式衬砌341.5.11盾构法隧道351.5.12渗排水351.5.13盲沟排水351.5.14预注浆、后注浆361.5.15衬砌裂缝注浆361.6钢筋混凝土基础371.6.1模板工程371.6.2钢筋工程391.6.3混凝土工程401.6.4后浇带混凝土421.7基础砌体工程431.7.1砖砌体431.7.2混凝土砌块砌体441.7.3配筋砌体451.7.4石砌体462 主 体 结 构 工 程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482.1.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482.1.2钢筋工程492.1.3混凝土542.1.4后浇带混凝土562.1.5

4、混凝土结构缝处理572.2砌体结构工程592.2.1砖砌体592.2.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622.2.3石砌体632.2.4填充墙砌体652.2.5配筋砖砌体652.3 钢结构工程662.3.1钢结构焊接662.3.2紧固件连接672.3.3钢零部件加工682.3.4单层钢结构安装682.3.5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692.3.6钢结构涂装702.3.7钢构件组装702.3.8钢构件预拼装712.3.9压型金属板722.4 网架和索膜结构732.4.1钢网架结构安装732.4.2索膜安装742.4.3网架防火752.4.4防腐涂料753 装 饰 装 修 工 程3.1楼地面763.1.1整体面

5、层763.1.2水磨石面层773.1.3大理石板块地面783.1.4陶瓷锦砖地层783.1.5缸砖地面793.1.6木质地板803.1.7硬质纤维板地面823.1.8塑料地板地面823.2抹灰工程843.2.1一般抹灰843.2.2装饰抹灰853.3涂饰863.4饰面板(砖)903.4.1饰面砖903.4.2饰面板913.5门窗工程913.5.1木门窗安装913.5.2铝合金门窗安装923.6吊顶933.7轻质隔墙943.8幕墙工程963.9裱糊工程983.10木作安装1013.10.1窗帘盒、挂镜线安装1013.10.2木窗台板安装1023.10.3木扶手安装1034 屋 面 工 程4.1卷

6、材防水屋面1064.1.1基层准备1064.1.2找平层施工1064.1.3保温层施工1064.1.4材防水施工1074.2涂膜防水屋面1084.2.1防水层施工1084.3刚性防水屋面1084.3.1防水层施工1084.4瓦屋面1094.4.1平瓦屋面施工1094.4.2油毡瓦屋面施工1104.4.3金属板材屋面施工1104.5隔热屋面1114.5.1种植屋面施工1114.5.2蓄水屋面施工1115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6 电气安装工程6.1防雷接地装置安装1156.1.1接地体(线)的连接1156.1.2屋面防雷装置安装1156.2配管、桥架安装及线缆敷设1166.2.1配管1166.2.2明

7、配线管1166.2.3桥架安装1176.2.4线缆敷设1176.3配电箱、柜安装1186.3.1配电柜底座安装;线管、桥架入配电箱安装1186.3.2配电箱、柜配线1186.4开关、插座、照明灯具安装1196.4.1开关、插座安装1196.4.2照明灯具安装1207 智 能 建 筑 工 程7.1 通信网络系统1217.1.1通信系统1217.1.2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1227.1.3公共广播系统1227.2 信息网络系统1227.2.1计算机网络1227.2.2应用软件1237.2.3网络安全1237.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247.3.1系统1247.3.2验收1247.4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

8、动系统1247.4.1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1247.4.2火灾报警控制系统1247.4.3消防联动系统1257.5 安全防范系统1257.5.1系统1257.5.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257.5.3入侵报警系统1257.5.4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1267.5.5停车场(库)管理系统1267.6 综合布线系统1267.6.1缆线敷设和终接1267.6.2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1287.6.3信息插座和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1287.7 智能化系统集成1297.7.1集成系统网络1297.7.2验收1297.8 电源与接地1297.8.1智能建筑电源1297.8.2防雷及接地1307.9 环境13

9、17.9.1空间环境1317.9.2室内空调环境1317.9.3视觉照明环境1317.9.4室内噪声1327.9.5室内电磁环境1327.10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1327.10.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327.10.2安全防范系统1327.10.3监控与管理系统1337.10.4家庭控制器1337.10.5验收1338 通 风 与 空 调 工 程8.2 防排烟系统1458.3 除尘系统1468.4 空调风系统1478.5 净化空调系统1488.6 制冷系统1508.7 空调水系统1529 电 梯 工 程9.1 电梯安装质量问题1549.2 电梯安装质量要求1559.2.1机房1559

10、2.2井道1569.2.3轿厢1579.2.4底坑15710 建 筑 节 能 工 程10.1墙体节能工程15910.2 幕墙节能工程15910.3 门窗节能工程15910.4 屋面节能工程16010.5 地面节能工程16010.6 给排水工程16110.7 空调通风工程16110.8电气工程16210.9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162第二部分 市政工程1 道 路 工 程1.1路基工程1631.1.1 路基沉陷1631.1.2高填土下沉1631.2路面工程1631.2.1 水泥稳定土松散1641.2.2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1641.2.3 沥青路面有规则的裂缝1641.2.4 沥青路面出现车辙1651

11、2.5 沥青路面出现松散1651.2.6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 与断裂1652 桥 梁 工 程2.1 基础工程1672.1.1 基坑槽底超挖1672.1.2 基坑回填土沉陷1672.2 下部结构工程1672.2.1 桥台后路面沉陷1672.2.2 混凝上蜂洞、麻面、露筋1682.2.3 桩基础中钢筋笼在灌注 混凝土时上浮1682.3 基础工程1682.3.1 桩基础中出现夹泥与断桩1682.3.2 沉井偏斜1692.4 上部结构工程1692.4.1 支架移位、下垂或支架基础沉降1692.4.2 梁、板中部下挠,梁、板底面不平,梁身不平直1692.4.3 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表面

12、粗糙1702.4.4 模板工程中的跑模、胀模及漏浆1703 给 排 水 工 程3.1 土石方工程1713.1.1 土方开挖1713.1.2 开挖中或者开挖完成后基槽浸水1713.1.3槽底超挖1713.1.4 边坡回填土1713.1.5 回填土1723.2 管道主体工程1723.2.1 管道安装1723.2.2 管道闭水试验1723.2.3 检查井施工1733.2.4 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1733.2.5 防腐1734 机 电 工 程4.1电气安装工程1744.1.1 配电箱安装缺陷1744.1.2配电箱保护接地1744.1.3电器具安装1744.1.4配电箱基础1754.1.5配电柜并列安

13、装1754.2低压配电设施1754.2.1 端子排安装1754.2.2 可动不见连接1754.2.3 二次回路1764.3 照明设施1764.3.1 穿线1764.3.2成排灯安装1764.3.3灯具悬挂1764.3.4 灯具、插座安装1764.3.5 软线吊灯1764.4 防雷1774.4.1 引下线施工1774.4.2焊接177第一部分 房屋建筑工程1 地基与基础1.1基坑支护1.1.1排桩支护质量通病1悬臂式排桩、地下连续墙支护嵌固深度不足。防治措施嵌固深度必须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土的物理参数因素。质量通病2锤击式悬臂桩(预制桩、锤击沉管桩)支护位移太大,有的桩上部折断。防治措施1、

14、支护挡土桩应用600或大于600的灌注桩,不得使用抗弯性能不足的桩体。2、基坑挖土不得堆在坑旁,以免增加支护桩水平力。质量通病3钢板桩支护渗漏涌砂。防治措施1、矫正旧型钢板桩。2、做好围檩支架,确保桩体垂直和墙面平直。3、锁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4、用2台经纬仪从两个方向控制锤击入土。5、采用轴线封闭法合拢板桩空隙。1.1.2地下连续墙支护质量通病地下连续墙支护接头漏水涌砂。防治措施1、封头钢板上的泥沙必须清理干净。2、槽段挖深及钢筋笼前作长度的垂直误差须在规定以内,注意起吊接头箱及U型接头,避免泥沙留在槽段缝处。3、改进接头管、接头箱方法。1.1.3基坑降(排)水质量通病1地下水位降低深度

15、不足。防治措施1、熟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2、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深度及要求降水的深度和工程特点选择降水方法和设备。3、当采用机械挖土时,因使地下水位经常低于开挖底面不少于0.5m。4、严格按照程序和工艺安装井点降水施工。5、降水设备及其零部件、附件要经常性维护保养。6、在基坑内设置降水观察井。质量通病2地面沉陷过多。防治措施1、降水前考虑降水对区域内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影响,采取防护措施。2、做好降水期间沉降观测。3、缩短基坑开挖、地基和基础的工程施工时间。4、滤管、滤料和滤层的厚度等应按规定设置。5、做防水帷幕。6、采用降水与回灌技术相结合的工艺。质量通病3明沟排水不畅。防治

16、措施1、排水沟和集水井(坑)应与基坑(槽)的开挖水平施工长度同步进行。2、排水沟一般宜挖成梯形,宽度等于或大于0.4m,深度为0.40.6m,排水沟应有0.1%0.5%的坡度。3、专人清理排水沟淤泥。4、基坑面积大时。可在基坑内挖盲沟将水引至基坑周围的排水沟加快地下水的排泄。质量通病4集水井(坑)排水不畅或失效。防治措施1、集水井(坑)直径应大于0.5m,深度为1m,布置在基坑四周,一般每隔2040m设置一个。2、水泵型号和数量根据涌水量选择3、集水井(坑)井壁有防止井壁塌方措施,要有滤水层。4、专人清理集水井(坑)并抽水。质量通病5轻型井点降水局部异常。防治措施1、井点管路安装必须严密,井点

17、系统要按一定程序施工。2、抽水机组安装必须全面保养,空运转时真空度应大于60kPa。3、安装抽水机组,并同集水总管相连接。4、在水源补给较多一侧加密井点间距。质量通病6井点堵塞。防治措施1、严格按施工工序安装2、井点滤管一般设在透水层较大的土层中,必要时可扩大砂滤层直径,适当延深冲孔深度或增设砂井。3、冲孔应垂直,孔径应不小于4Dcm,孔深应大于井点底端1m以上。4、单井试抽时排出的浑浊水不可回入回水总管。质量通病7电渗井点降水电渗效果差。防治措施1、埋设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管作阴极,用5070nun钢管或25mm以上的钢筋做阳极,分别用铜芯橡皮线、扁铁或钢筋等连成通路,再分别接到直流发动机相应

18、电极上。2、通电前,清除周围导电体;阳极就位后利用下一钻孔排出的泥浆倒灌填孔,使阳极与土壤接触良好。质量通病8深井井管降水基坑地下水位降深不足或降水速度慢、降不下去。防治措施1、严格按深井井管施工程序安装井管。2、钻孔孔井应大于井管直径300500mm,深度比所需降水深度深68m。3、在井管西周灌砂滤料后应立即洗井。4、合理选择深井泵设备。5、根据含水层条件设置必要长度的滤水管,增大滤层厚度。1.1.4锚杆质量通病1锚杆被拔出或不起作用,桩折断,排桩倒塌。防治措施1、锚固长度的计算应反复核算。2、现场必须做测试,纠正计算上的可能出现的错误。3、第一层锚杆锚固长度在设计中要特别重视。4、预应力施

19、工应由有经验的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操作,当锚头锚住后应检查横梁是否受力。5、基坑开挖时应作排桩的位移测试。6、在基坑底上5m左右增加一层锚杆,则可增加安全性。7、锚杆倾角必须适宜,按规范规定为1525度,不大于45度。质量通病2锚杆与地下连续墙预留孔漏水涌砂。防治措施1、在孔口设橡皮垫圈,以阻止砂与水涌入坑内。2、在钻杆钻进时,保持钻头与外套管有一定距离,停钻时缩回外套管内,避免水从套管内进入基坑。3、灌注砂浆时保持砂浆压力(0.40.6MPa)。4、拔管时留下最后两节外套管,待水泥初凝后拔出。1.1.5钢与混凝土支撑质量通病1钢支撑失稳。防治措施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应按有关规范规程设计,考虑截面

20、长细比、位移等,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适当考虑安全系数。质量通病2钢管支撑间距过大,节点处理不当。防治措施1、按规定计算确定艰巨,处理好节点。2、必须验算灌注桩嵌固长度。3、控制好地面及地下水。质量通病3钢筋混凝土支撑立柱下沉,支护结构破坏。防治措施1、将立柱支撑在较好的地层上,并提高沉降安全系数。2、尽量选用工程桩作为立柱支承。3、钢筋混凝土支撑设计时要考虑温度、节点变位等次应力。质量通病4钢筋混凝土支撑破坏。防治措施1、加深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2、增加被动土区的土抗力,经过地基处理方法提高淤泥质土的性能。3、避免整体滑移。1.1.6土钉墙质量通病11、土钉墙滑坡。防治措施1、对勘察报告应详

21、加研究,特别是、c及渗透系数K等,据此制定合理降水方案。2、计算土钉长度,并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稳定安全系数。3、施工前应作土钉与土体的极限摩阻力试验,施工时要做监控。质量通病2相邻建筑坍塌。防治措施1、根据环境和地质条件采取土层预应力锚杆和土钉墙结合支护方案。2、在地面下第一根土钉处采用预应力土层锚杆,通过测试后设计一根强有力的锚杆,锚杆长度应通过建筑物宽度,达到较好的土层。3、其每根土钉长度应按规范规定计算,一般上部较长而下部较短,并考虑邻近建筑的荷载。4、监测边坡的情况及监测相邻建筑物倾斜数据。质量通病3边坡位移。防治措施地质勘察范围要扩大,尤其在有基坑设计施工的情况下,应比原

22、有范围扩大而准确,需要土的各种物理指标作为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依据。1.1.7水泥土桩墙支护质量通病水泥土桩墙嵌固深度不足。防治措施1、水泥土桩墙的嵌固深度必须满足抗渗稳定条件,并验算其深度。2、进行成桩工艺及水泥掺入量或水泥浆配合比试验,以确定相应的水泥掺入比或水泥浆水灰比。3、水泥土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宽度,当要求截水时不宜小于150mm,不考虑截水时应不小于100mm。1.1.8地下连续墙质量通病1导墙破坏或变形。防治措施1、按设计要求施工;导墙内钢筋应连接。2、适当加大导墙深度,加固地基,墙两侧做好排水措施。3、在导墙内侧设置有一定强度的支撑4、如钻机及附属荷载过大,宜用大张钢板(厚406

23、0mm)铺在导墙上。质量通病2槽壁坍塌(塌孔)。防治措施1、较差土层应采取慢速钻进,适当加大泥浆密度。2、严格控制泥浆质量,泥浆密度一般应不小于105t/m3。3、泥浆认真配置,充分溶胀,储存3h以上。4、做好排水降水工作,减少渗流和高压水流冲刷。5、在松软砂层中钻进应控制进尺,不要过快或空转时间过长。6、尽量采用对土体扰动较少的成槽机械,减少地面荷载。7、根据钻进情况,随时调整泥浆密度和液面标高。8、单元槽段一般应不超过两个槽段,控制地面荷载不要过大。9、槽段成孔后及时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10、加强施工操作控制,缩短每到工序的间隔时间。质量通病3钢筋笼上浮。防治措施1、做好清槽工作。2、

24、在导墙上设置锚固点固定钢筋笼。3、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控制混凝土浇灌导管最大埋深不超过6m。4、钢筋笼上浮不大(不大于100mm)的可不处理。质量通病4导管内进泥、卡混凝土。防治措施1、首批混凝土量应经计算确定,保持足够的数量和下冲力。2、导管口离槽底应保持不小于1.5d的距离。3、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保持不小于1.5m。4、浇灌中注意控制浇灌速度。5、混凝土隔水塞保持比导管内径有5mm空隙。6、保证混凝土流动度、保持连续浇筑。浇灌间歇时,要上下小幅度活动导管。质量通病5拔锁头管接头混凝土坍塌。防治措施1、抽拔锁头管时应达到混凝土的自立强度。2、活动锁头管时应慢速进行,间隔时间为15分钟。3、锁

25、头管加工应顺直,安装应垂直。质量通病6墙体出现夹层。防治措施1、提升导管速度要慢。2、采取多槽段浇筑,应设23根导管同时浇筑。3、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1.24.0m。4、导管接头应采用粗丝扣,设橡胶圈密封。5、保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冲击量,保持快速连续浇筑。质量通病7墙体酥松、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严格按水中浇筑混凝土工序进行施工,精心操作。2、严格认真选用混凝土配合比。3、水泥应选用活性高、新鲜无结块的水泥。4、对槽壁土质松软有流动水的槽段,应加快浇灌速度。1.1.9沉井与沉箱质量通病1外壁粗糙、鼓胀。防治措施1、模板应平整,板面应清理干净。2、木模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浇水湿润;

26、钢模脱模剂要涂刷均匀。3、模板接缝、拼缝要严密。4、模板必须支撑牢固。5、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浇筑。质量通病2井筒裂缝。防治措施1、处理好松软地基。2、沉井刃脚处设垫木(垫架)位置应适当。3、拆除刃脚垫木(垫架)应分区、分组、对称、同步进行。4、对沉井空洞薄弱部位应在四角增设斜向附加钢筋。质量通病3沉井下沉过快。防治措施1、重新调整挖土。2、将排水法改为不排水法下沉增加浮力。3、在沉井外壁间填粗糙材料,或将井筒外的土夯实。质量通病4沉井下沉过慢。防治措施1、沉井制作应严格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施工。2、应有足够的下沉自重。3、对下沉系数不大的沉井采取连续挖土连续下沉。4、在井壁上预埋射水管。5、在井壁周

27、围空隙中充填触变泥浆。质量通病5沉井瞬间突沉。防治措施1、增大刃脚踏面宽度或增设底梁,挖土时在刃脚部位保留约50cm宽土堤。2、严格控制挖土深度。3、控制排水高差和深度,减小动水压力。质量通病6偏移或扭位。防治措施1、加强测量控制和检测。2、及时纠正倾斜,控制沉井不再偏移。3、加强测量检查和复核工作。质量通病7下沉遇坚硬土层。防治措施1、排水下沉时,以人力、工具打入土中向上撬起、取出,必要时打炮孔爆破或碎块。2、不排水下沉时用重型抓斗、射水管和水中爆破联合作业。质量通病8下沉遇流砂。防治措施1、采用排水法下沉,水头控制在1.52.0m。2、挖土避免在刃脚下掏挖。3、穿过流砂层应快速、加荷。4、

28、改用不排水法下沉沉井,保持井内水位高于井外水位。5、改用深井或喷射点井降低地下水位。质量通病9沉井失稳。防治措施1、封底前对不均匀土层进行换填加固。2、封底混凝土采取均匀、对称分格、顺序进行浇筑。质量通病10邻近建筑物下沉。防治措施1、在建筑物基础靠沉井一侧用板桩或喷粉桩加固。2、设置回灌井。3、遇粉砂层采用点井降水。4、沉井挖土尽量采取切土下沉方法。5、在井壁外侧不断回填中砂。质量通病11沉井上浮。防治措施1、在含水层沉井封底,应铺设垫层(4050cm),并在底部设23个集水井不断抽水,待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停止抽水并封堵集水井。2、进行沉井抗浮稳定性验算。3、合理安排施工次序。质量通病

29、12封底渗漏水。防治措施1、在抽承垫木前,对地板与井壁刃脚、底梁、隔墙接触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净浆、污泥。2、底板浇筑做好排水,分层浇筑混凝土,振捣要密实。质量通病13导管拔不出。防治措施1、导管应精心按要求加工制作。2、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应视封底厚度确定。3、混凝土要连续浇筑。4、适当选用混凝土配合比。1.2 地基处理1.2.1灰浆碎砖三合土地基质量通病1松散不密实防治措施1、碎砖粒径26cm,不能夹有杂物;三合土的配合比为石灰膏:砂或沙泥(粘性土):碎砖,一般成分比例1:2:4或1:3:6(体积比)。2、下料前,对基坑(槽)做好清底验槽工作。3、拌合后的灰浆碎砖三合土第一层虚铺22cm,以

30、后每层虚铺20cm,每层夯打15cm。4、夯打前将铺好的三合土用四齿耙拉平。1.2.2重力夯实地基质量通病夯击不密实防治措施1、使土保持在最佳含水量范围。2、分层填土,每层铺填后应及时夯实。3、在条形基槽和大面积基坑内夯打时,宜采用循环法;在较小面积的独立柱基基坑内夯打时一般采用跳打法。4、落锤必须平稳,夯位要准确。5、分层夯实填土必须严格规定控制每层铺土厚度。1.2.3强夯地基质量通病地面隆起及翻浆防治措施1、调整夯点间距、落距、夯击数。2、要进行试夯确定:各夯点相互干扰的数据、压缩变形的扩散角、达到要求的遍数、空隙水压力消散完全的间歇时间。3、选择合理的操作方法。4、在易翻浆的饱和粘性土上

31、在夯点下铺填砂石垫层。5、尽量避免雨季施工。1.2.4振冲地基质量通病桩体缩颈或断桩防治措施经常上下提升振冲器进行清孔,如土质软,可在振冲器下沉到第一层软弱层时就在孔中填料进行初步挤振,再按常规向下振冲,入遇硬土层,应将振冲器在硬土层区段上下提升,适当加大水压进行扩孔。1.2.5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通病桩身回填夯击不密实,疏松、断裂防治措施1、成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桩孔填料前,应先夯击孔底34锤,随填随夯,严格控制夯实质量。2、回填料应拌合均匀,适当控制含水量。3、每个桩孔回填用料应与计算用量基本相符。4、夯锤重不宜小于100kg,落距一般应大于2m。5、地下水位高时应人工降水后再回填夯

32、实。1.2.6砂桩地基质量通病灌砂量不足防治措施1、开始拔管前应先灌入一定量砂,振动片刻,再将管子上拔3050cm,再次向管中灌入足够砂量,并出入适量水,对桩尖处加自重压力。2、控制拔管速度。活瓣桩尖缝隙要严。3、实际灌量应满足规范按照不同地质要求的充盈系数。4、砂桩应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砂桩料以中粗砂为好,含泥量在3%以内,无杂物。5、灌砂量应按干密度和桩孔体积计算。6、可选用混凝土预制桩尖法。采用反插法和全复打应严格按工序要求。1.2.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质量通病缩颈、断桩防治措施1、严格配料。2、控制拔管速度。3、采取扩颈(如复打法、翻插法或局部翻插法)或加桩处理。4、注意做好季节性施工

33、特别是冬季)。5、在桩顶处,必须每1.01.5m翻插一次。6、做好工艺试桩。7、混合料配合比要进行试配。8、开槽与桩顶处理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案,桩体施工完毕待桩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槽。1.2.8高压喷射注浆地基质量通病钻孔沉管困难,偏斜、冒浆防治措施1、放桩位点时应钎探。2、旋喷前场地要平整夯实或压实,稳钻杆或下管要双向校正。3、利用侧口式喷头减少冒浆量。4、控制水泥浆配合比,控制好提升、旋转、注浆。1.2.9注浆地基质量通病注浆管沉入困难,偏差过大防治措施1、放桩位点时应钎探。2、打(钻)注浆管及电极棒,应采用导向装置。3、放桩位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不大于20mm.4、场地要平坦坚实

34、5、开工前应作工艺试桩,确定有效的施工方案。6、设置注浆管和电极棒宜用打入法。7、灌浆操作工序包括打管、冲管、试水、灌浆和拔管五道工序,应先进行试验。1.2.10灰土地基质量通病地基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土料应尽量采用就地基槽中挖出的土,凡有机含量不大的粘性土都可用作灰土土料。2、灰土的含水量要符合要求。3、掌握分层虚铺厚度。1.2.11砂和砂石地基质量通病地基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烁砂、卵石或碎石,以及石屑、煤渣等,不得含有杂质。2、按所采用的捣实方法分别选用最佳含水量。3、掌握分层虚铺厚度。1.2.12预压地基质量通病地基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

35、做好控制性观测和预压效果的测试工作。2、制作砂井的砂,宜用中、粗砂。3、砂井的灌砂量应按井孔体积和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容重计算。4、设置垂直沉降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桩、测斜仪以及孔隙水压力计5、加强加载能量。1.2.13粉煤灰地基质量通病地基密室度过强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1、铺设前应检查粉煤灰材料、地质条件、基槽情况,清除地基土垃圾,排除表面积水,平整场地,并用8t压路机预压两遍,粉煤灰中严禁混入杂质。2、垫层应分层铺设与碾压,施工过程中应检查铺筑厚度、碾压遍数、施工含水量控制、搭接区碾压程度、压实系数等。3、粉煤灰铺设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铺设后应当天压完。夯实或碾压时出现橡皮土应

36、停止压实并处理。4、施工结束后,应做载荷试验。每层铺完后经检测合格应及时铺筑上层,全部粉煤灰垫层完成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1.2.14土工合成材料地基质量通病土工织物或加劲土地基强度、延伸率不足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对土工织物或拉筋材料的物理性能、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进行检验。2、施工中应检查清基、回填料铺设厚度及平整度、土工织物的铺设方向、搭接缝搭接长度或搭接状况、土工织物与结构的连接状况等。3、施工结束后应做承载力检验。1.3桩基础1.3.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通病1桩身断裂、倾斜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了解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并清除。检查桩身质量,不宜使用桩身弯曲超过规定的桩体。

37、2、在初沉桩过程中,要及时纠正桩的不垂直。3、采用“植桩法”施工时钻孔的垂直偏差要严格控制在桩入土深度的1%以内。4、不得使用开裂超过规定的桩。经蒸压达到要求强度后,宜在自然条件下再养护一个半月提高后期强度。5、遇有地质较复杂的工程应适当加密地质探孔。质量通病2桩顶碎裂防治措施1、主筋不得超过第一层钢筋网片。经蒸压达到要求强度后还应有13个月的自然养护,并保持湿度。2、合理选择桩锤。3、沉桩前应对桩的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4、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5、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加设缓冲垫。6、合理确定单桩承载力及施工控制标准。质量通病3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治措施1、探明工程地质

38、情况,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行车路线。遇有硬夹层,可采用植桩法、射水法或气吹法施工。2、防止桩顶打碎或桩身断裂。3、更换能量大一些的桩锤打击,并加厚缓冲垫层。4、做好工艺试桩,选择重锤低击的原则,合理选择打桩顺序。质量通病4接桩处松脱开裂、脱桩防治措施1、要保证连接部件、部位清洁。检查校正垂直度后,两桩缝隙用薄铁片垫实、焊牢。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要求。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选用复打加固方式检查和消除接头处的间隙,再用小应变检查桩体完整性。5、对遇到复杂地质情况的工程可改变接头方式。1.3.2预应

39、力管桩质量通病桩身断裂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了解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并清除。检查桩身质量,不宜使用桩身弯曲超过规定的桩体。2、稳桩时要进行双向校正,开始锤击要先打几次冷锤、校正无误后方可正常施打。3、要详细分析地质报告,选用“植桩法”穿透硬夹层。4、管桩的法兰接盘或接长铁板预埋件要严格要求。5、处于高地下水位时选用闭口桩尖。6、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7、管状的强度必须达到100%。1.3.3钢桩质量通病桩顶变形防治措施1、详细勘察地质的复杂程度,加密探孔。2、先用钎探查找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后再放桩位点。3、打桩场地要平整。4、打桩前桩帽内垫上合适的减振材料。

40、5、打坏的桩顶,接桩时应割除掉。6、穿硬夹层时,可选用射水法、气吹法等措施。7、施打超长又直径较大的桩时应选用大能量的柴油锤。1.3.4锚杆静压桩及静力压桩质量通病1桩身倾斜、断裂防治措施1、对进场管桩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检查,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和齐全。2、施压作业场地应平整。3、压桩机传感设备是否完好,桩机配重与设计承载力是否相适应。4、按一定的打桩顺序进行打桩施工。5、用两台经纬仪、夹角90 度方向进行监测。须注意第一节桩桩尖导向必须垂直;地基表面有坚硬石块必须清除,使桩身达到垂直度要求。6、压桩过程碰到硬土层,不能用力过猛。7、压桩过程中噢乖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

41、歇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做10%的探伤检查。质量通病2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治措施1、详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2、桩身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要求。桩机及配重应符合要求。3、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打桩时注意桩身变化情况。质量通病3接桩处开裂防治措施1、连接表面应清理干净。桩端应平整。2、接桩用焊条或半成品硫磺胶泥应有合格证书或送检、压桩用压力表锚杆规格及质量应进行检查,严格连接部位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焊缝要连续、饱满。3、焊肉中不得夹有焊渣等杂物,焊接后停顿时间要适宜,两节桩应在同一直线上。4、严格按照焊接操作规程施工。1.3.5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通病1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桩身

42、混凝土质量差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混凝土操作规程施工,保证和易性。混凝土浇筑应随浇随振捣,每次浇灌高度不得超过1.5m;大直径桩振捣至少插入2个位置,振捣时间不少于30s。2、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吊放钢筋笼。3、浇筑前先在孔口放好铁板或漏斗。4、雨季施工孔口要做围堰。5、桩孔深时,可吊放振捣帮振捣。6、除了要做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还要在现场制作试块。质量通病2干作业成孔塌孔防治措施1、在砂卵石、卵石或流塑淤泥质土夹层等地基土进行施工,尽可能不采用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方案。2、在有上层滞水的区域内采用电渗井降水。3、正式钻孔前一周,在有上层滞水区域内,先钻若干个孔,深度透过隔水层到砂层,在孔内填进级配卵石

43、让上层滞水渗漏到下面的砂卵石层再进行灌注桩的施工。4、钻孔前宜进行试成孔。5、成孔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6、采用中心压灌水泥浆护壁工法可解决滞水造成的塌孔。质量通病3湿作业成孔钻孔漏浆防治措施1、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或在回填土内掺片、卵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2、在有护筒防护范围内,接缝处可由潜水工用棉絮堵塞,封闭接缝,稳住水头。3、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应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4、在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质量通病4湿作业成孔灌注桩塌孔防治措施1、控制进尺,选用优质泥浆。2、地下水位变化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大水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