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泛华.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0224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泛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泛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泛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泛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泛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泛 华 建 设 集 团PAN-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二八年二月II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发起单位1三、项目建设地点2四、建设内容2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六、项目建设周期2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一、项目背景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项目定位及SWOT分析12一、项目定位12二、项目SWOT分析12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4一、项目选址14二、建设条件16第五章 建设方案20一、规划原则20二、规划设计依据20三、规划构思20四、总体布局21五、规划结构21六

2、功能组合22七、交通系统24八、景观绿化系统25九、市政配套设施及管线综合25十、建筑高度和容积率控制25十一、建筑色彩控制26十二、建筑风格提示26十三、综合指标27第六章 节能、节水28一、节能28二、节水29第七章 环境保护30一、项目环境影响分析30二、环境保护措施30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31第九章 项目进度安排35一、建设周期35二、分期开发原则35三、分期实施计划35四、项目实施进度表37第十章 投资估算38一、编制说明38二、投资估算39三、资金筹措39第十一章 经济评价40一、项目财务效益分析40二、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41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分析44一、促进渔业产业发展

3、增强经济实力44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44三、加强城镇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44四、保障国防44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46一、结论46二、建议46附图:1、项目位置示意图2、项目用地范围图3、项目功能分区图4、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海南省(临高)南海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二、项目发起单位泛华建设集团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建设部原直属企业,是为探索中国建筑业改革,并为实践工程总承包和建设项目管理而设立的现代化企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和累积,创建了建设领域独树一帜的泛华品牌,成为建设行

4、业中具有相当规模和比较优势,且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投资建设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泛华集团已打造出了多个城市建设的精品案例,并形成了集规划建设、产业经济、投资金融、策划等多个专业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团队。集团拥有分公司、专业公司、控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单位50余家,各类技术人员3000多人,各类专业执业资格人员达1000多人。泛华站在“城市建设发展商”和“建设领域系统服务商”的高度,通过探索和创新,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经营理念,站在城市经营产业角度,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的投资、建设、运营;实践并完善“融投资带建设、源头战略”的核心经营战略,按照建设项目全寿命理论,从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招

5、标代理、勘察、施工、采购、监理、装修、代建服务、建成运营等提供全过程或阶段性服务;并拥有工程咨询甲级、设计甲级、勘察甲级、监理甲级、造价甲级、总承包一级等30余项资质。泛华集团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良好的资信实力,是农业银行的“AAA+”级客户,是北京市最高级别的纳税A级企业。2007年9月,在1999年与国家开发银行初次建立建设产业与金融之间的合作关系之后的第八个年头,又签署了旨在深入实施城市建设项目的协议,全面升级了彼此之间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泛华集团目前投资在建的城市经营项目有:山东昌乐新城(34km2),黑龙江海林新城(12km2),辽宁

6、沈抚新城等。三、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海南省临高县,以避风条件较好、具有较大经济腹地的临高县黄龙港为核心,北至临高角,东抵黄龙港后港水域以及马袅至新盈沿海公路A线与海岸线所围合的陆域区域,用地范围所涉及的乡镇有新盈镇、调楼镇和东英镇的美夏村的部分用地。总用地56.9km2,长约24.4km,宽约0.64.4km。四、建设内容本项目主旨是打造海南省乃至国家级的现代化国际海洋产业综合实验区以现代渔业为主导产业,立足海南省、面向全国和国际市场的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高效化、现代化的国际海洋产品物流及产业综合实验区,同时带动以海洋、渔业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海洋科研、培训及相关制造业、海洋

7、文化产业,形成完整的现代海洋产业链,拉动城镇跨越式发展,成为临高乃至海南省新的经济增长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区域范围内的港口建设,海洋产业区、海洋生态新城、滨海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带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项目规划总用地56.9km2。港口建设包括新盈港、黄龙港、武莲港、调楼港、抱才港,可容纳渔船5000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燃气站、垃圾中转站、加油站、消防站、公厕、长途车站、公共汽车总站等;此外还有土地整理拆迁等建设内容。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20.13亿元,其中:市政配套工程费用为49.98亿元,拆迁费用39.14亿元,征地

8、费用25.61亿元,项目前期费用0.4亿元,招商策划费用2亿元,财务费用1亿元,不可预见费2亿元。项目投资拟申请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资金支持,其余部分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六、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八年。从2007年底开始项目前期工作,至2015年底结束,项目分三期建设。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公顷54451.1港口用地公顷2001.1.1新盈港公顷271.1.2黄龙港公顷771.1.3武莲港公顷601.1.4调楼港公顷61.1.5抱才港公顷301.2海洋产业区公顷18321.3海洋生态新城公顷10.091.4滨海海洋休闲度假旅游带公

9、顷20211.5市政配套设施公顷120已含在各功能区中1.6道路公顷682已含在各功能区中1.7景观及防护绿带公顷6282港口2.1新盈港2.1.1规划岸线长度m17002.1.2防波堤m21602.1.3码头泊位个82.1.4港池水域公顷702.1.5配套陆域公顷272.1.6护岸m6502.1.7代表船型吨1002.1.8容纳渔船数艘8002.1.9年卸港量万吨82.2黄龙港2.2.1规划岸线长度m80002.2.2防波堤m8602.2.3码头泊位个202.2.4港池水域公顷1532.2.5配套陆域公顷1022.2.6护岸m50502.2.7代表船型吨300-4002.2.8容纳渔船数艘2

10、5002.2.9年卸港量万吨152.3武莲港2.3.1规划岸线长度m15002.3.2防波堤m16602.3.3码头泊位个142.3.4港池水域公顷492.3.5配套陆域公顷762.3.6护岸m5102.3.7代表船型吨300-4002.3.8容纳渔船数艘10002.3.9年卸港量万吨132.4调楼港2.4.1规划岸线长度m8002.4.2防波堤m10602.4.3码头泊位个32.4.4港池水域公顷122.4.5配套陆域公顷62.4.6护岸m1402.4.7代表船型吨802.4.8容纳渔船数艘2002.4.9年卸港量万吨0.53市政设施自来水厂等指标不细列3.1道路km27.28只含主干道、次

11、干道3.2景观及防护绿带公顷6284容积率0.65绿化率23%6总投资亿元120.1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陆地为主要活动舞台的人类日益为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矛盾所困扰,在陆地耕种面积已接近极限的状态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向海洋要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海洋正逐渐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联合国21世纪议程郑重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21世纪应是人类大力开发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1全国海洋产业概况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4929亿元,比

12、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1%(而04年仅占3.9%)。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4844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0085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4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1503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2152亿元。海洋经济三产结构5:46:49。2007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151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个就业岗位。 图2-1 2001-2007年海洋生产总值情况2007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各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稳

13、步增长。 图2-2 2007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于2008年2月21日发布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要向又好又快方向转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以上;海洋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以上;年均新增涉海就业岗位100万以上。可见,中国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2海南省海洋产业概况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大省,管辖的海洋面积达到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得天独厚

14、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南于2005年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海洋经济发展要突出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四个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规模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以前海洋经济总量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2010年海洋产业达到32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2.22%。20112020年保持13%左右的增长速度,202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翻3番,达到110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1.82%。而实际上,2007年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56.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37%,发展速度远超预想。表2-1 2007年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对比表区域海洋生产总值占

15、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主要海洋产业主要海洋产业所占比重环渤海经济区9542亿元38.3%海洋交通运输业、渔业和滨海旅游业33.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7748亿元31.1%滨海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渔业和船舶工业38.6%珠江三角洲经济区4755亿元19.1%滨海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渔业36.8%海南省456.4亿元1.8%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油气业67.2%2006年海南省海洋渔业产量166万吨,创产值160.7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0.5%,占全省国民经济总产值(1052.4亿元)的15.3%;2007年海南省海洋渔业产量188.8万吨(增长14%),创产值186

16、4亿元(增长16%),占到全省国民经济总产值(1229.6亿元)的15.2%。海南渔业产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份额最大,是海南海洋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南省渔业产业虽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从全国主要渔业大省的渔业经济发展对比分析看,虽然具有强大的渔业资源,但由于渔业加工能力不足、缺少大型物流基地无法形成集聚效应等原因,海南省的渔业经济总量比值偏低,综合效益并不理想。表2-2 海南与其它主要渔业大省渔业经济比较表省别海洋捕捞(万元)海洋养殖(万元)水产品加工企业数(个)加工能力(吨/年)渔业经济总值(万元)辽宁942335143247075820257966483443江苏6880

17、2171390177919356008490609浙江20015319628062309188106011045053福建145515720727521366162152810001140山东185265025771501840597686714610920广东103997415668961142218244611389618海南8373304186652447144951843107注:数据出自2007年中国渔业年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海南省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数仅为浙江的十分之一,加工能力不到山东的八分之一。海南省渔业经济总值远远低于其他渔业大省,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6个省的海

18、域面积之和仅为海南省的一半,而海洋渔业的总产值却是海南的34倍。伴随当今渔业发展的新形势,渔业加工、物流、服务与渔业捕捞本身之间的互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缺乏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储藏运输、后勤服务能力的渔港基地必然会导致渔业捕捞量的流失,这在远洋捕捞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尤显重要。因此,大力发展集港口、水产品加工、物流贸易、储藏运输、滨海旅游、后勤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海洋渔业产业基地,引导产业集聚,是发展现代高效海洋产业的重要举措。海南省渔业发展目前还大多处于自发性的分散状态,为了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带动海南省渔业的跨越式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个面向全国乃至国际的大型渔业产业综合基地,提高渔业产业

19、附加值,增强综合效益。 3临高县海洋产业概况临高北临北部湾、琼州海峡,东临海口旅游、文化、经济圈,南临洋浦国家级出口保税区,西临越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临高县海洋捕捞基础良好,2007年渔业产量突破50万吨,占海南省总产量的26.6%,是海南省的第一海洋渔业大县。全县拥有渔船近4000艘,海上熟练劳力2.8万人,有一大批闯海经验丰富的船长。临高县港口资源优越。全县海岸线长71km,港湾11处,拥有金牌、新盈、黄龙、武莲、抱才、头咀等天然良港,其中黄龙港和金牌港具备建成全国一流的大型渔业码头的天然条件。临高渔民有勇于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体制精神。全国第一套深海网箱养殖首先在临高试养成功,至今已

20、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全国第一个到南沙养鱼的项目是临高渔民所为;美国南方鲆首先在临高试养成功,填补省内空白;全省底播养殖、集约化养虾和金枪鱼试捕在临高首先试验成功;全省渔业造船股份制首先在临高实践成功,成为全省融资造船最成功的体制之一;全省第一个渔业合作社于今年4月份在临高成立。临高县海洋水产养殖资源丰富。全县拥有30万亩海域可利用,适于发展深海网箱养殖、海洋底播养殖,可养殖白蝶贝、扇贝、蛏蛭、鲍鱼、对虾、海参、麒麟菜、各种贝类、各种经济鱼类。临高已打响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品牌,人偶戏、哩哩美等传统文化常响不衰,其中人偶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围绕临高角、高

21、山岭、文澜江、文庙、后水湾等旅游资源,大做旅游文章,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滨海休闲度假、商务会议、道教文化、渔业休闲旅游精品。临高县是建设以渔业为核心,以渔港为基础,具备渔产品卸货交易及加工、渔需品加工制造、海洋工业、海洋食品及生物医药加工制造、海洋运输、海洋旅游以及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产业基地的理想之选。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加大南海资源开发力度、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要求南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海南省所管辖的南海海洋面积达到200万平方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但目前,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其原因众多,而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造成的南

22、海诸岛主权、海洋权益纷争是影响南海资源开发的主因。海南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加大南海资源开发力度,以海南岛作为大本营,以海洋渔业、旅游业作为开发南海诸岛的突破口,加大油气资源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北向南逐步创办海洋开发服务基地,合理开发利用南海资源,振兴南海经济。本项目建设一个以渔港为基础,具备海洋产品卸货交易及加工、渔需品加工制造、海洋工业、海洋食品及生物医药加工制造、仓储运输、后勤服务、海洋旅游以及滨海休闲度假等功能多样、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产业基地,为临高渔船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对南海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二)全国渔业“十一五”规划及海南省海

23、洋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渔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全国海岸线平均每189km有一个一级以上渔港,可以为42%的海洋渔船提供服务、满足36%的海水产品就近卸港。海南省委、省政府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明确了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确立“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与合作,实施滨海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骨干的海洋经济体系,以及“一环四带三区、阶梯式开发”的区域布局,重点开发建设环岛“蓝宝石”海洋经济圈,不断壮大海南海洋产业规模,扩大海洋经济总量,为海南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海南省人民政府还在2005年制订了海南省海洋经济发

24、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渔港建设要重点提升渔港的配套功能和建港水平,并与渔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渔港建设成渔船安全避风、渔货集散、生产整休、加工贸易、质量安全监督、生产补给、滨海旅游和休闲渔业为一体的产业基地”。本项目符合全国渔业“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是落实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三)打破海南渔业发展瓶颈,建设渔业强省的需要海南省海洋经济尤其是渔业发展目前大多处于自发性的分散发展状态,海洋捕捞与产品加工、贸易集散、物流业之间的产业联动程度较低,渔业综合产值低下,缺乏大型的渔业综合产业基地形成集聚效益,渔业发展的“瓶颈”症状明显,这与海南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极不适应,迫切需要打造海

25、南渔业全新的名片效应,依靠大型综合海洋产业基地,形成海洋经济的完成产业链,逐步扩大规模,实现良性循环,打破海洋产业发展瓶颈,促进海南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造海南渔业强省实力与地位。(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增强经济实力的需要在以和谐发展观为核心的新的经济秩序与新的海洋政治、自然环境下,本项目大型产业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针对现有城市功能欠缺的补课式开发,更是具有前瞻性、能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的产业优势,打造海洋经济产业群,培植税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现代工业、建筑业、休闲旅游业、后勤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促进城市建设

26、提升城市化水平,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福利的需要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福利。项目的建设将会直接服务于民,使渔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便捷安全的保证,并会因产业链的延伸增加就业和创收机会,改善经济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使渔民进得来、住得下、富得起。第三章 项目定位及SWOT分析一、项目定位以现代高效渔业为主导产业,打造集现代渔港群、渔船渔具生产、渔船补给维修、海产贸易物流、海洋工业、海洋食品及生物医药加工制造、仓储运输、海洋旅游、滨海休闲度假、综合服务配套及现代化滨海新城为一体,生态良好、环境宜人、基础设

27、施完善、生活配套齐全、内容丰富有趣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二、项目SWOT分析(一)S(优势)分析l 区位优势:临北部湾,靠近海口,隔海与内陆及越南相望。l 海陆空交通优势:西线高速公路、西线铁路、加来机场。l 渔业发达优势:海南传统渔业大县,鱼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渔业养殖潜力大。l 土地优势:用地内耕地较少,土地坡度适宜,利于综合开发利用。l 气候优势:风害较轻,利于船只停泊装卸、补给休整。l 海岸线长,渔业传统文化保留得较好,渔业旅游资源丰富。l 渔港现有一定基础。五个自然港口,适于不同级别渔鱼分类停靠,修造船、渔船补给条件优越。l 渔业从业人员占大多数,具备一定专业素质。l 地下

28、淡水资源丰富,利于大规模开发建设。(二)W(劣势)分析l 北部湾鱼产量逐年减少,需开辟新的渔场。l 建设大规模渔港的自然条件一般,渔港建设投资可能较高。l 临高渔港项目尚未进入中心渔港规划,起步较晚。l 沿海道路没有形成,与干线公路、铁路、机场的连接公路等级标准较低,满足大物流的需要需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l 城镇建设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l 西部沿海地区人口较为密集,拆迁成本较高。(三)O(机会)分析l 渔业基础较好,在海南具有明显先发优势。l 沿海公路正在准备建设之中,为物流园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l 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项目进行时机成熟。l 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给予项目充分

29、关注。l 临高县政府全力推进项目进行,制定优惠招商政策,确保项目实施。(四)T(威胁)分析l 渔业发展已引起各地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模式成为热点,区域竞争加剧。l 项目建设规模庞大,投资量大,对资金保证要求较高。l 项目用地规模大,用地性质较为复杂,土地指标置换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挑战。l 现代产业基地开发及管理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项目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的挑战。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一)地理位置项目将选择在海南省西北部的临高县进行建设,临高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0953,北纬 19312002之间。东距海口市97km,南距儋州市70km,西距洋

30、浦50 km。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与雷州半岛相隔只有18海里,至越南的海防市约220海里。海榆西线公路、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西环铁路从临高县中部通过,与相邻各市县联系方便(见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4-1 临高县在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图项目具体地点为避风条件较好、渔业比较发达、具有较大经济腹地的临高县西北部沿海地带,以黄龙港为核心,南起新盈渔港,北至临高角,东抵黄龙港后港水域以及马袅至新盈沿海公路A线与海岸线所围合的陆域区域,用地范围所涉及的乡镇有新盈镇、调楼镇和东英镇的美夏乡的部分用地。总用地56.9km2,长约24.4km,宽约0.64.4km(见图2红线范围所示)。图4-2 项目建设地点

31、所处临高县位置示意图(二)项目用地情况项目涉及的新盈镇、调楼镇、东英镇,现状用地包括:城镇、渔港、滩涂及水域养殖用地、耕地、园地、林地、村庄及独立工矿、交通及未利用土地。本项目位于三个镇的沿海地带,占三镇辖区总面积的23。所涉及的用地现状以城镇、渔港、滩涂、沿海林地、渔村及未利用土地为主,所涉及的耕地较少。表41 项目涉及的新盈镇、调楼镇、东英镇土地情况一览表城镇镇区建设用地港区水域、滩涂及海产养殖用地海岸线(km)耕地及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未利用土地辖区总用地新盈镇1.91新盈港7.8721.112.51.27.38.960.7调楼镇1.0黄龙、武莲、调楼、抱才4渔港9.9112

32、2.05.70.86.53.749.6东英镇0.65美夏港6.82027.835.90.825.55.883.3总计3.5624.53870.954.12.8219.318.4193.6比例()1.812.736.627.91.5109.5100注:本表除标注者外,单位均为km2。二、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临高县地处琼北台地,全县分为南部和东部低丘、中部平原、北部滨海沙滩三个递降地貌,由东南逐步向西北部倾斜,地形较平缓,利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所在位置属于北部沿海地区,平均海拔320m,由陆地坡向海岸,大部分坡度为15。2气候条件临高县处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南缘,

33、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5,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7.1,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8.5,暖季长,冷季短,春温回升早且快,热量资源丰富。由于受岛内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脉的阻隔,处于背风面,又濒临北部湾,有独特的小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全年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每平方厘m110-130千卡;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多在2000h以上;雨量适中,年雨量1415.4mm,510月为雨季,雨量达2000.3mm,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35.5mm;风害较轻,常年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9m/s。夏秋季节有台风登陆,台风每年平均出现4次;风力12级以上的台风,出现机率较低。3水文地质临高县北部地

34、质基底大部分由更新世第二期橄榄玄武岩,玻基辉榄岩、辉斑玄武岩和晚更新世第一期橄榄玄武岩、玻基辉榄岩、辉斑玄武岩组成,并形成高山岭火山区。临高县内河流少,且不长,地表水缺少。集水面积100km2的河流有文澜河、东江河、马袅河三条。项目所在区没有大的河流。临高县地下水分布最广的是松散、固结岩类承压水,面积1072.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1.44%;基岩裂隙水占总面积的13.2%。境内地下水丰富,新盈农场至多文镇一带以北地区的地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在70130m。临高角最深为214.65m,厚度一般在2050m之间,最大厚度为96m。滨海平原区一般高出地面57.5m,最高为13m,富水性较

35、强,单位出水量小于2L/s,自流量为8001200m3/d,最大为2353m3/天。项目南面的新盈镇南,有新市水库,为小型水库,库容163万m3。4潮汐和浪高潮汐:根据公式(HK1+H01)/HM计算,临高西部海域比值大于5,东部海域比值为7.3,均属于典型的正规日潮海区。只有在月球赤纬趋于零时,西部海域约有12天时间出现半日潮,东部海域则有4天的时间。最大潮差:西部海域年平均为394cm,5月最小,为252cm;东部海域年平均为283cm,其中12月最大,为318cm;4月最小,为257cm。西部海域潮差大于东部海域。平均潮差:西部海域平均潮差为189cm,东部海域为171cm。最高潮位:东

36、部海域最高潮位在10月间,为378cm。最低潮位在12月间,为49cm。多年月平均浪高为0.61m。最大浪高2.6m,最小浪高为0.3m。东部海域海湾全年以风浪为主,涌浪为副,风浪频率为768510-2,涌浪频率为142310-2。5土壤条件本项目位于北部沿海一带,有沉积岩形成的新老冲积层,形成海湾一级阶地沙堤沉积,土壤质地为沙质黏土、泥炭、贝壳碎硝沙、沙砾等。6地震设防临高县地处儋州的王五至文昌的文教大断裂带西北侧,境内有西.北向的小断裂4条,东北向的小断裂带有3条,交错排列,还有从高山岭的死火山口呈西北方向排列,断裂带为基底断裂,表层玄武岩仍完整无损。按照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临

37、高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二)交通条件本项目用地道路系统由二级和三级道路组成:公路干线、县道及乡村公路组成。公路干线指南面的西线高速公路,通过临城的放射状公路与新盈镇、调楼镇、东英镇相连,这几条放射公路为县道,为二级柏油路,路面宽约7m,三镇与临城距离约1216km,最南面的新盈镇与西线高速路临高出口约12km。三个镇以乡道与各村连接,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粤海铁路西环线的临高火车客货站正在兴建;新盈、头咀、调楼、黄龙、抱才等港口可通航货轮直达广州、湛江、海安、北海、海口、三亚等港口;金牌3000吨级车客轮渡码头已建成、和邦3.5万吨级杂货码头主体工程已完工并

38、可停靠船舶。临高县加来镇附近,有一个军用机场,距县城21km,机场扩建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对境内货物疏运有一定的意义。随着沿海公路的实施,临高县将成为有“陆海空”交通优势的县份之一。现状沿海公路缺乏,没有形成沿海公路网络,沿海各乡镇之间联系不便。目前已规划马袅至新盈沿海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报审,规划为二级公路,路面宽12m,这条路将是连接沿海各村镇及港口的重要通道。(三)市政基础设施条件1电力电力供应与全省联网运行,实现了村村户户通电。临高县有110KV变电所2座,35KV变电所8座,500千瓦以上水电站8个,500千瓦以下水电站13个,总装机容量1.54万KW,年发电量6500万KWH。2

39、供水临高水资源丰富,水质好,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文澜江、东江河、马袅河、博厚溪和文科溪。文澜江贯穿本县南北,常年水源充足。全省最大的松涛水库东干渠流经县境内5个镇(流长50km),年可为临高县供水2亿m3。全县现有中小型水库7个,总库容量为8000 m3。地下水储藏量约6亿m3,理论可采量4.3亿m3。2006年,临高地表水厂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日供水量达3万吨,将解决县城及周边地区8万人的饮水和工业用水。3管道天然气临高县位于岛西工业走廊重要地段,东方1-1气田天然气洋浦至海口输气管道穿过境内。临高城市天然气供气工程项目预计2007年年底建成供气,届时每日

40、可向临高城地区供气1.5-2万m3;待二期工程竣工后,每日可向临高县城地区供气5万m3。第五章 建设方案一、规划原则1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综合考虑的原则;2综合、现代、生态、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原则;3将县域总体规划、新调一体化总体规划、已有渔港规划纳入本规划;4集约化、规模化布置,节约土地的原则;5适当分区、合理布局、有利管理、配套齐全的原则;6挖掘当地滨海环境及传统渔业文化特点,营造特色区域的原则;7打造现代化风貌、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镇整体形象,美化市容的原则;8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二、规划设计依据1临高县地形图。2临高县域镇域体系20052020年总体规划。3临高县199720

41、10土地利用规划(2001年送审稿文字部分)。4临城20052020年总体规划。5临高县马袅至新盈沿海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12报审中)。6黄龙港及周边四个港口人口现状。7黄龙港及周边四个港口20052020年相关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8新调地区20052020年总体规划(尚未报审)。9海南省关于海岸用地退线及用地性质的相关规定。1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及城市给排水、强弱电、燃气等国家规范。三、规划构思以现代渔业产业链为核心,形成一港、一区、一城、一带的现代海洋产业国际物流及产业基地。一港:由沿西海岸分布的新盈、黄龙、武莲、调楼、抱才渔港群形成的港区。

42、一区:由渔业养殖加工、仓储配送、渔业交易、渔船补给维修、渔船渔具生产、综合服务配套组成的现代海洋产业区。一城:由新盈镇、调楼镇一体化后形成的海洋生态新城。一带:北部沿海至临高角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带。四、总体布局项目整个用地呈“L”形,位于马袅新盈沿海公路与海岸线之间,宽约13km,长约26km。西部沿海为一港、一区、一城渔业产业及配套区,北部沿海为滨海旅游休闲带,这些功能区外侧由马袅至新盈的沿海公路连接起来,并通往西线高速的临高出口。这些功能区由主干道、水域、坡度较陡的丘陵、防护绿化隔离带,围合和分隔起来。1港区:以黄龙港及黄龙后港区为核心,从南到北分别是新盈、黄龙、武莲、调楼、抱才港。各港有

43、其各自的功能,形成船舶停泊、装卸、补给、维修保养、捕捞服务、海水养殖服务等功能完整的渔港群。2海洋产业区:位于黄龙港后港区南北两侧,东面临马新沿海公路,包括海产加工区、仓储配送物流区、渔具生产区、海产交易区、综合服务配套区,形成完整高效的现代海洋产业链。3海洋生态新城:位于港区与海洋产业区之间,新盈镇与调楼镇保留和改善部分老城区,新区向东面、南面及北面扩展,两镇逐渐连成一体,形成环境良好、配套完善的海洋新城,居民以原城镇居民、城镇化渔村居民、渔业产业从业人员为主。4滨海休闲旅游带:位于北部沿海,至临高角,从西向东由渔人码头区、龙潭神雨名胜保护区、中低密度休闲居住区、游船码头、星级酒店群、综合配

44、套服务中心区及滨海旅游度假区组成。居住人群以渔业产业高端管理技术人员、专家、旅游度假人群组成。五、规划结构整个项目分为四大区域:渔港区(一港)、海洋产业区(一区)、海洋生态新城区(一城)、滨海旅游休闲区(一带)。每个区域有各自的中心区,渔港区核心区为黄龙港;海洋新城中心区为商业区和行政文化区;海洋产业区中心区为综合服务配套区;旅游休闲带的中心区为星级酒店群、美厦游船码头和周边的大型公共配套设施。六、功能组合功能分区项目内容一览表功能分区项 目内 容一港(港区)新盈港30100T船,码头泊位8个,围填陆域27公顷,疏浚水域28公顷,容纳渔船800艘,年卸港量8万吨,为深海养殖服务。黄龙港30005000T船,码头泊位3个,围填及征地陆域77公顷,疏浚水域112公顷,容纳渔船2500艘,年卸港量40万吨。武莲港5001000T船,码头泊位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