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门》读后感刘茵.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52938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门》读后感刘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腰门》读后感刘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腰门》读后感刘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门》读后感刘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门》读后感刘茵.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爱,孩子成长的润滑剂读彭学军儿童小说腰门有感高明区杨和镇杨梅小学 刘茵寒假期间,我到书店去找学校向学生推荐的儿童课外读物。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的小说腰门,以它质感的封面,首先进入我的眼帘。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真的是久违了。一边看,一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来。非常庆幸的是,我们姐弟三个的童年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他们的关爱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些艰苦的岁月,并且个个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看腰门,小沙吉六岁就被寄养在云婆婆家,离开父母,独自在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小小年纪,情何以堪!而最令我震撼的情节是:深夜,小沙吉光着脚,在老街两头犹如隧道口的拱门之间,来来回回地寻找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于六

2、岁的沙吉来说,她之所以梦游,倒不是因为有多想念爸爸妈妈,而是总有一些问题在困扰着她:爸爸妈妈是不是把我送给云婆婆了?他们为什么要把我送掉呢?沙吉实在想不出爸爸妈妈不要自己的原因,于是变得整天恍恍惚惚,一到晚上就不停地做着和铁路有关的梦。但小城没有铁路,于是沙吉才会在梦中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以至于有一天竟在梦游时走进了水里,差一点走向了死亡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揪紧了。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但看完之后仍不免让人心有余悸。我不禁想起我的女儿,如果在她那么小的时候,把她寄养在别人家我真不敢往下想。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的父母越来越多地长期缺席。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无疑

3、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创伤,轻者可能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冷漠、自私、缺乏自信与安全感;重者可能给家庭和孩子本人造成永远的伤害。我们做班主任的最感头疼的就是一些问题学生。而这些问题学生的家庭几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我在做班主任的二十几年里,所接触的一些问题学生,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多数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特别是近些年的外来工子女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些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着爱的缺失。就像机器缺少了润滑油一样,他们的心灵也缺少了爱的滋润。我想,生活是无奈的,我们不能要求父母一定得守在自己的孩子身边,但是,父

4、母应该做到:即使迫不得已在家庭生活中缺席,也要想方设法保证对孩子的关爱不缺席。有的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总是怨天尤人,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得体谅父母,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么辛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殊不知,孩子幼小的心灵,首先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因此,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先要检讨自己是不是尽到了责任。对于那些父母长期缺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朋友代为照管的孩子,父母有没有积极搭建与孩子沟通的平台,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即使不在自己身边,但父母的关爱随时都陪伴着自己。谈到这里,我想到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更为普遍,也更为可怕的隐患,那就是父母在场的情感缺席。这一点,我们做班主任的感受更深。不少父母借口工作忙,没有时间管孩子,使得孩子的成长长期游离在父母的监控之外,或父母疏于和孩子沟通,造成亲子隔膜甚至形同陌路父母在场的情感缺席,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失败,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童年是短暂而宝贵的,作为孩子,谁不想在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下度过一生中最初的时光啊。让父母的关爱,成为孩子成长的润滑剂吧。让我们的孩子,在父母关爱的情感滋润下健康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