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59255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草原,第一单元主题: 江山如画,学习任务: 1、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感的。,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词),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吾乃诗仙也!,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呢?,你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望庐山瀑布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静夜思,这首诗是已经50岁的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

2、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李白与敬亭山的故事,一、初登敬亭山 二、踏迹谢太守 三、安家敬亭山 四、相看两不厌 五、扁舟敬亭下 六、山下哭老友 选自邢少山博客李白与敬亭山,敬亭山远景,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众鸟/ 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 两不厌, 只有/ 敬亭山。,李 白,解诗题,独坐敬亭山,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众鸟:鸟儿们 尽:消失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悠闲自在独自飘远,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李

3、 白,所有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散了,,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了。,山和我互相对视而不感到厌倦,,这时,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里只有眼前之景吗?“尽”和“闲”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借景抒情, “尽”和“闲”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入诗境,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只有”两字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入诗境,独坐敬亭山中,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 )而产生的( )之情,也是诗人投身到( ),以山为伴,寻找( )的真实写照。,整体感知,大自

4、然怀抱,怀才不遇,安慰,孤独寂寞,望洞庭,刘禹锡,找找看,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你知道吗,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说一说、读一读,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他的许多作品。,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

5、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AA/AA/AAA,望洞庭 (唐)刘禹锡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 翠, 里一 。,你同诗人站在一起望到了哪些景物?,湖光,秋月,青螺,白银盘,山水,?,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 . 像白色银盘. 像湖中的一颗青螺.,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4.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6.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解词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湖面就像一

6、面未经打磨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望洞庭湖,山光水色美好,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只小小的青螺。,明诗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为什么把湖水比作未经打磨的铜镜? 作者观察湖面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打磨的铜镜就给人这种模糊的感觉。,入诗境,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青螺”又指什么? “白银盘”指洞庭湖,“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写出了君山的小巧玲珑,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映衬,突出了洞庭山水的美丽。,入诗境,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 )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 )之情。

7、,洞庭湖秋月,喜爱和赞美,古代铜镜,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 ,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好,哪好?,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词,又叫长短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可以歌唱,每一首词根据格律,都有一个曲调名,成为词牌。忆江南就是词牌。宋朝时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因而有“唐诗宋词”之说。,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胜火,,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能不 江南?,忆,现在你“忆”江南的什么?,忆江南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 )时留下的印象,表

8、达了诗人对如诗如画般的( )的( )之情。,中心思想,江南风光,江南风景,赞美,李白诗词名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刘禹锡诗词名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语言积累,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

9、能不让人回忆吗?,诗句大意,古诗文中游名胜,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小小赛诗会,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刘禹锡 唐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遥望洞庭山水色, 相看两不厌,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一、我会写 tng tng tn lu n 二、我会选 1.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作者分别是( )、( )、( )。 A.刘禹锡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10、2.“风景旧曾谙”中的“谙”字的意思是( )。 A.熟悉 B.黑暗 C.声音小 3.忆江南是一首( )。 A.曲 B.词 C.诗 4.“孤云独去闲”中“闲”的意思是( )。 A.空闲 B.空闲时间 C.悠闲自在 D.放着不用,三、我来判断 1.李白有诗仙之称,人们常说的“李杜文章天下传”中的“李”指的就是李白,“杜”字指的是杜甫。( )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 ) 3.“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字是蓝色之义。 ( ) 4.“相看两不厌”中的“厌”字是讨厌之义。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独坐敬亭山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两句诗是: 2.望洞庭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

11、两句诗是: 3 3.忆江南中运用了反问句式的一句是:,随堂练习,能不忆江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四、我会填 1.“湖光秋月两相和,( )。( ),白银盘里一青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其中“白银盘”是指( ),“青螺”是指( ),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在这首诗中“和”字是( ),“潭面”指的是( )的湖面。用者是( )朝诗人( )。 2. 独坐敬亭山前两句描写了( )( )( )等景物,这两句读后觉得诗人“李白”很( ),可读了后两句体会到“李白”与“敬亭山”相互当作了( ),所以诗人并不觉得孤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3. 忆江南这首词中最能表现江南美的两句是( )。根据这两句,你能用一段话写出你想象的画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