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18 范进中举》研讨课教案_2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74678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18 范进中举》研讨课教案_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18 范进中举》研讨课教案_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18 范进中举》研讨课教案_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阅读18 范进中举》研讨课教案_2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范进中举一、课标要求1、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2、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二、教学内容分析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的精彩片段之一。全文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乡邻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心冷漠。“穷

2、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范进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将自己的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范进终于在垂老之年,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功名,狂喜之下他疯了,疯得很丑陋,也很可怜。范进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民族的悲剧。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而且八年级时已对小说有所了解和学习,他们不仅从中获得了人生启示和艺术的享受,同时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和感悟能力,对小说这种体裁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本课的字、词、句的理解,大部分同学不会感觉到有难度,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自学一些课文内容,感性认识较强

3、,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所以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范进中举给他带来了哪些变化?”引出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而理解作者创造的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想像触及人物内心世界,理解人物形象,从而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2、能力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人物在范进中举前后人性的变化,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感悟。 3、情感教育目标:感悟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炎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范进中举前后众人人性的变化及其根源。难点:把握

4、文章的主题,理解可笑的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启发与鼓励学生发现独特的见解。五、提炼课题 1.范进“欢喜狠了,迷了心窍”表现在哪里? 2.为什么“欢喜狠了,喜极而疯”? 3. 本文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六、教学过程及方法步骤目标与内容(问题和任务)教学方法设计意图导入1检测导入:本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概括内容,引出报录人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新课1、报录人说“他欢喜狠了,迷了心窍”表现在哪里?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圈点相关内容。3 2、交流归纳分析范进因欢喜而疯的表现。2、为什么“欢喜疯了,迷了心窍”?1、补1 1、科举制度知识。2、学生快速阅读

5、课文,勾画圈点相关内容。3 3、交流归纳。归纳分析范进因欢喜而疯的原因。3、众人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1、 学生思考问题;2、同桌讨论;3、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范进热衷功名、人性的扭曲及众人的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拓展延伸引用胡适的话,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格的可贵。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胡适 讨论交流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人格的思考,从而做一个有是非观的人。作业1、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和课文背景,谈谈你的看法。2、 推荐阅读儒林外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