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5).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78882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 (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 (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 (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 (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伯牙绝弦 (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 (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 (5).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凤县新建路小学 汪晓菊【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

2、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他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

3、琴的,青布包头,两截布衫,他是楚国的一个打柴的樵夫钟子期(板书)。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题目叫(师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了。1、 理解“绝”的意思2、 理解课题的意思。(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其实还指不再弹琴了。)3、读题。(生读题)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1、这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文中有两个语气词3、指导读好语气词。4、再指名读,注意停顿。 5、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善” “志”、“念”的意思6、再

4、读全文,把握好停顿。 (生再次齐读课文)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我们一遍一遍地读课文,读到这,你能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 (知音就是相互了解、理解得很深的朋友。) 2、还记得伯牙、子期何许人?(出示插图、出示资料) 俞伯牙 钟子期 衣着 衣着华贵,羽扇纶巾 青布包头,两截布衫 国籍 晋国 楚国 身份 上大夫 樵夫 质疑: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课文的哪句话是这个意思?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指导朗读。3、从哪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

5、关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交流。“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说说意思。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他弹得忘情、投入。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把你们想象到的、感受到的,带到句子中,旁若无人地赞叹。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齐读。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

6、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流水?指导朗读。4、刚才听的琴声,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相传高山流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大家自由读一读。(出示链接,生阅读:相传伯牙学琴三年,虽技巧娴熟,但缺少神韵。于是他的老师成连把他送到东海蓬莱山。伯牙独自在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鸟鸣深涧.十多日后,这些景象使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情操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伯牙把这些融于创作中,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文学家、艺术家擅长寄情山水,伯牙鼓琴,念在大海,透过大海,他还想表达什么?(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宽广胸怀,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5、可是,多少年啊,伯牙在诸侯大夫中

7、、在宫廷乐师间演奏,有人能听懂他的峨峨高山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的洋洋流水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心胸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的情操吗?(生:没有)孤独的伯牙呀,多少年寻寻觅觅,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孤独的伯牙呀,多少年寻寻觅觅,他的抱负、他的心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会得到这样的理解(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的境界。现在我就是伯牙,你们就是子期,让我们在一鼓一听的朗读中

8、,感受这美妙的意境。(师生分角色读)琴瑟相和,心心相惜。现在,男同学鼓琴,女同学听琴,让我们再一次在一拨一应中感受这奇丽的境界。(男女生分角色读)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1、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传来子期因病去世的消息,(音乐起)(出示句子,生读)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你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掊无情的黄土,你会是什么心情?(一个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做了什么呢?(破琴绝弦)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音乐是他的生命,琴是他的至爱,他为什么这么做?是呀,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谁再读?(一生读)古人云:“志哀则音促”,“乃破琴绝弦”,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谁来读?(指几名学生读,教师或示范,或点评)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再一次诵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伯牙 所念 25 伯牙绝弦 知音子期 必得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