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新技术在化学课中实践性运用的问题.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79121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学新技术在化学课中实践性运用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教学新技术在化学课中实践性运用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教学新技术在化学课中实践性运用的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教学新技术在化学课中实践性运用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学新技术在化学课中实践性运用的问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 信息化教育的时代背景1 国家“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政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先后启动了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在教育战线,国家确定了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教育。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

2、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几项重大战略举措,使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跨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新课程在西北地区中小学状况的改变”新课程的实施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通过几年的发展研究,新课程已经引起了西北地区教师备课及师生对其态度的巨大变化,使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技术的比例明显降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技术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比例显著提高同时教

3、师给予学生学习独立性的比例大幅增加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教师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独立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化学课的特点及使用多媒体手段的必要性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限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实验教学也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我们应更提倡利用化学多媒体手段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因为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丰富的信息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黑板教学课堂信息

4、容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而使用化学多媒体教学则可扩大课堂容量,最大限度地调动有用资源,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既能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又不影响授课的连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听课效果大大增强的同时又涉猎更多的知识。在同等的时间内,多媒体传授的内容比传统教学方法传授的内容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信息量。其次,化学教学中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对教学非常有利,因为表现力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行为学家曾表示:一个学生能保持兴奋性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如何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一直是个教学的大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可以利用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为一体的

5、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多媒体形式生动直观地模拟出来,使授课内容动静结合;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原来很难想象和理解的问题一目了然、迎刃而解。譬如在讲解离子的结构时,采用flash动画的方式,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微观世界的奥秘,效果会出人意料!再比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时,同样利用flash动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仪器去组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简明而又方便。教学过程中手段的这种多样性将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再次,较强的交互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多媒体可以

6、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确定教学起点。运用适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和策略,并利用学生反馈的信息,适当调整和修正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保证学生获得知识的可靠性与完整性,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可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最后,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既能使教学内容经常更新又能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已经渗透到很多新兴学科,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又使其本身的内容体系得到升华。本着“常讲常精、常讲常新”的观点,教师要经常对教案进行修改,虽然制作多媒体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因其修改、充实、完善十分方便,可以减少重复备课的负担,有利于教师把精力集

7、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改进和创新上来。同时这也促使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技能,对教师素质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二 新课程理念在多媒体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新课程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从

8、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给多媒体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在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中都应时刻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育的各种方式中来。1备课环节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媒体。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旨在对以下几方

9、面有所突破,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比如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实验,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通过录像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10、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实时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2 教学环节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避免让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变成课件的播音员或放映员,因此多媒体在制作时要注意内容编辑精练,授课时注意把握好节奏,加强师生沟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提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即在多媒体之外,还应考虑现代

11、教学设备、仪器进行演示教学,或通过游戏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三 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具有其节奏鲜明,利于学生思考等优点,因此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1 多媒体教学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而制作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还必须结合必要的黑板板书,将一些重点、难点灵活的作更加详细、透彻的解释。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内容量大、进度快是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多媒体课堂教学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老师不用板书讲解,速度过快,忽略与学生交流。这样就出现了教师为多媒体服务,成为多媒体的放映员、播音员,而学生则成为记录员的现象。因此更应爱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总之,在多媒体教学中,为学习者提供认知帮助是关键而有效的策略。在教学的实践中,各取所长,灵活运用,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条件,迎接未来所带来的教学面更广、教学质量要求更高的新形势的挑战。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好地用新课程理念完成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