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85682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及预防处理措施 摘要:分析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裂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桥梁;墩身;裂纹;原因;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ridge pier construction process crack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s: bridge; Pier; Crack; Reas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2、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概述 在桥梁墩身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经常出现。墩身混凝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养生,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在裂纹产生后针对影响工程质量问题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处理,对于正在施工的采取措施避免裂纹出现,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2 墩身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21温度应力: 夏季施工环境温度昼夜温差大,加上砼水化热大,造成砼芯部温度与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大;致使墩身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对于工程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可根

3、据墩身高度在墩身内部分层布置冷却水管,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使水循环起到降温作用,保证混凝土芯部与表面温差不宜太大,内外温差不超过15C为宜。每天安排专人定时对芯部温度及外界温度进行测量。 浇筑混凝土时最好选择在每天气温最低时候进行,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等各方面性能指标有所降低,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砼温差控制,降低水化热,浇注尽量错开中午,必要时拌合用水加碎冰。 2.2养生原因: 现场作业人员未重视夏季养护,现场部分养生塑料布已破损,造成砼表面暴露,湿度不均匀,墩身表面开裂严重; 对于施工完毕的墩身拆除模板后立即安排包裹养生;采取墩身表面裹一层无纺布,外面

4、再采用塑料布包裹严实,顶部留有进水孔,底部压死,防止漏风,每天专人及专用养护水车对墩身进行洒水养护,每天保证23次,必须使墩身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可以避免墩身出现裂纹。 2.3浇注工艺问题: 在墩身泵送混凝土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从中间向四周浇注,造成墩柱表面水泥浆多粗骨料少,容易产生裂纹; 这就需要改变浇注工艺,浇筑墩身混凝土过程中必需有技术人员现场盯控,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从四周向中间浇筑,保证墩身表面有足够的粗骨料,不至于浮浆过得多造成表面产生过多裂纹。 2.4原材料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是由于砂子含污量超标,碎石石粉含量超标,水泥进场后没有稳定期立即使用,造成水化热大,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

5、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水化很慢,在水泥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可破坏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混凝土抗拉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纹; 加强原材料控制,在施工中必需采用合格材料,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砂子、碎石、水泥应该控制好各项控制指标,尤其是水泥出场未超过3天的水泥禁止浇注墩身。 2.5拆模时间: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于拆模这个重要环节忽略。拆模过早会造成砼强度不足产生裂纹,拆模过晚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裂纹。 拆模时间不能随意进行,应该根据实验室提供实验数据确定,防止过早或过晚拆模导致墩身表面产生裂纹。 2.6混凝土保护层 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

6、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混凝土保护层过小,易产生钢筋骨架网状裂纹。 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好钢筋保护层,避免造成墩身开裂。 2.7水灰比 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水灰比,应该根据试验室现场试验数据适当调整水灰比,避免出现裂纹。 2.8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 施工过程中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分层厚度

7、应控制在约30cm,捣鼓时应有均匀气泡出现为振捣密实,准备施工下组混凝土时,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对上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清理干净后用水湿润,最大限度地保证混凝土自身密实、完整,避免和减少裂纹的出现。 2.9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 在夏季由于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会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过快,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时间,夏季施工拌制混凝土时要考虑水分的损耗,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浇筑速度适中,不宜过快。 3裂纹处理措施: 施工过程中墩身混

8、凝土表面主要表现为竖向裂纹,是在未承重条件下产生的非受力结构裂纹,砼裂纹深度30毫米以内,不存在过深裂纹。根据规范要求宽度小于01 mm的裂缝都属于正常的工作裂缝,0.2mm左右裂纹可以采用干硬性纯水泥浆掺胶横纹向手工揉搓修补;裂纹较大的或延伸过长的裂纹采用环氧树脂压浆处理,也就是采用壁可法处理。 墩身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过程控制各个环节,物资、试验、技术各个部门加强沟通,相互配合,严控原材料,以数据说话,加强现场技术控制,严防墩身表面出现过多的裂纹,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质量后果。出现问题应积极主动分析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应尽量在事故萌芽状态避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应通过严格精细的过程控制管理办法,有效保证墩身的施工质量,取得显著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增忠,朱玉仲. 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分析及其防护和处理J.混凝土,2010(4) :7-10. 2吴岳雄.浅谈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与预防J.山西建筑,2007,33(4):166-167. 个人简介:张亚会(1982),男,助理工程师,2006年至今,曾参加过广西阳平高速公路,京石客运专线,晋中南铁路建设技术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