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87132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案_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城市分布、以及上海市的地位。2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旅游业发展的影响。4运用实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1联系生活经验,结合有关资料,讨论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2运用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点对旅游业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探究、分析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上游地区的不同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2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

2、和自然环境特征。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点。3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1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不同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听音乐,赏美景。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图片,提问:从图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学生回答。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江南水乡,领略这片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设计说明:运用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环节一:图解位置、范围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图”。读图提示:描

3、述区域范围时,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如河流、省区。学生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小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等地区。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读图提示:可以从沟通东西、联系南北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展开讨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评价。引申:有人将东部沿海地区比作一张“弓”,京津唐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弓架的两端,京广铁路是“弓弦”,长江则是一只“箭”,这只箭的“箭头”在哪里呢?学生读图观察、回答。小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处,地理位

4、置优越。通过长江航线可以联系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通过海岸线可以联系南北,通过远洋航线可以加强对外交流。环节二:认识区域农业承转: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位置优越,而且农业发达,古代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那么,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问题设置:1.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图”,说明其地形特点是什么?2.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然后个人发言,教师引导,形成正确认识。1.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5、,一派“水乡”风光。2.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教师补充: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十分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且濒临海洋,水产业也十分发达,所以,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思路总结:分析一个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可以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方面来分析。一般而言,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加上水热条件优越,就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设计说明: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这里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作为方法演练。环节三:分析河流影响复习:多媒体出示“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分析东南亚中南

6、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回顾问题设置:(1)中南半岛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什么有利条件,又有什么弊端?总结: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有利条件一是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二是河流能提供便利的水运通道;三是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但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承转: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现象,现在我们把眼光从城市发展扩大到区域发展,河流对整个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补充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总结:在河流中上游落差大的河段开发水电;发展水产养殖;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等。承转过渡,设

7、问:长江对其下游和上游地区发展的影响相同吗?多媒体展示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景观图片:从景观图上看,长江上游和下游有什么差异?据此分析,对区域发展各有什么影响?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总结:长江上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水电;下游水流平稳,流量大,可以发展水运、水产养殖。方法归纳:其他河流也与长江相似,上游河段一般地形复杂,落差大,适宜发展水电;中下游河段水流平稳,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但是否适宜通航,还要看水位、水量、冰期等其他条件,如水量大小、水位高低、有无结冰期,等等。设计说明:首先回顾复习中南半岛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然后把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扩大到对整个区域发展的影响,并

8、提供长江不同河段的图片,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差异。环节四:探究城市发展过渡: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水运发达,到今天,各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种类齐全,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多媒体出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1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如上),找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功能城市及核心城市上海。2阅读教材,说说上海在全国的地位,了解上海浦东开发的重要意义。3课件展示上海建设的最新成就:洋山深水港、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

9、角洲城市群。承转: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必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设计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分布采用读图的方法,找出各类城市,培养读图能力。提供更多的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上海的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读“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说说你对“同城效应”的理解。(2)据图分析,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即所谓“同城效应”。阅

10、读资料,认识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资料: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上海与昆山之间二等座24.5元;苏州与昆山之间二等座票价14.5元。(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教师随时引导提示)小结: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创业的机会更多、选择就业的空间更广阔,走出家门到其它城市创业就成为了可能,而发达的交通运输使

11、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现实。不过,这种生活方式,也使得人们用在道路上的时间和费用也较多。设计说明:提供了票价,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方式的利弊。环节五:解读水乡风情教师:出示苏州园林(以拙政园为代表)、水乡乌镇、镇江金山、扬州瘦西湖、无锡鼋头渚、古镇周庄的图片,或者选择你自己熟悉的旅游点,以导游的身份给同学们介绍这个旅游点。设计说明:小小导游员的活动采用模拟旅游的方式,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点搜集资料,并以导游员的身份解说,可以培养学习兴趣,锻炼表达能力。环节六:课堂知识检测多媒体展示课堂考查内容,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与发展,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了解到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