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案例分析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89264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图形案例分析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面图形案例分析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面图形案例分析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面图形案例分析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面图形案例分析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图形案例分析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认识物体和图形(平面图形)案例教材背景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新教材把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立体图形之后,好让学生在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性目标: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学会利

2、用图形进行拼图。发展性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情感性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感知“体、面”的不同。电脑出示圣诞老人:“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礼物就放在你们小组的桌面,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礼物是什么形状的?”生1:我手中拿的物体是长方体的。生2:我手中拿的物体

3、是正方体的。师:你能给它们按不同的形状进行分类吗?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生1:我摸到物体表面是平平的。生2:我摸到物体表面是正正方方的。【分析】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紧抓小学生喜欢收礼物的年龄特征,通过圣诞老人送礼物在课一开始之时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继而借圣诞老人之口,提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并通过触摸物体的表面和相互交流,从而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这样通过调动了学生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学

4、生学习热情高涨,从而不知不觉地融入轻松、欢愉的学习情境。活动二:找出图形, 发现“体、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4人为一小组,从立体图形中找出一些图形,并结合小组活动结果的汇报进行课件演示: 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分析】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通过“学生找-小组交流活动结果-课件演示”这一连串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和发现的空间,使学生在已经能

5、辨认立体图形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从而实现学习图形从“体”到“面”的转变,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活动三:用“体”描“形”, 实现由 “体”到“面”的转变。圣诞老人:小朋友了不起,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师:现在把这些图形都话在一张纸上小朋友愿意吗?”(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分析】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地把

6、用“体”描“形”的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从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寻找“描”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还根据小学生爱助人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帮图形分房子”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对图形进行整理、归纳,渗透分类的思想,同时也感受助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四、 活动四:涂一涂,说一说(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师: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形穿的衣服都是白色的,大家愿意拿出彩笔把衣服变成你喜欢的颜色吗。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

7、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师: 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分析】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从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爱画画,好奇心强、好动、爱表现的年龄特征出发,利用童话语言吸引学生找认识的图形,利用给图形涂颜色这一环节,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在乐中学。接着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通过相互交流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活动五:图形拼组。小熊猫:“

8、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分析】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在这个活

9、动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非常广阔的、想象力能任意自由发挥的活动空间,学生可以利用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直接感受不同图形的特征;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案例中学生能拼出或画出各中美丽图画,足以看出教师这一活动环节的成功之处。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完全处于一个无拘无束、情绪高涨的状态,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协调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了与人相处,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质,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既能使小学生最真的一面得到充分表露,又能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好所学的知识,这是教改以来一直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此外,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六、 活动延伸小熊猫: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 了告诉我。【分析】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给学生提出的这一挑战性的要求,使课堂得到了延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创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