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89951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导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郁南县实验中学语文科导学案课题 25、杜甫诗三首课型:新授课 执笔:张灿丽 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上课班: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诗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掌握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鉴赏诗中情景交融的写法。预习导学1给加粗字注音。(1)

2、岱宗夫如何岱( )(2)决眦入归鸟眦( )(3)白头搔更短搔( )(4)浑欲不胜簪簪(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钟: (2)阴阳割昏晓阴: 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 (4)浑欲不胜簪浑:3填空(1)杜甫是_代大诗人,字_,他被称作_,其诗作被称作_,都收集在_。(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_4补写诗句。(1)荡胸生层云,_。_,一览众山小。(2)国破山河在,_。 感时花溅泪,_。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望岳一

3、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汇报交流合作探究1、教师具体指导朗读 2、全班齐读课文。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岱宗夫如何( )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 (4)会当凌绝顶(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的景象。5、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6、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而_,时间是从_至_,并由_遥想将来的_。7、春望中的第一句,由“破”字和“深”字你想到了什么?8、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你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读出了什么?10、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拓展提高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学生讨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2、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教学反思2 共2页 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