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93635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周雪吟学习体会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尤其呼唤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的目标。现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谈几点体会。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社会和学生生活为基本内容,以问题引导为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达到促进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的目标。 1、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

2、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个框题时,对从众、求异、攀比、求实的四种消费心理,可以创设适合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如通过四个学生的对话,展现学生的追星现象、喜欢穿奇装异服现象、买衣服比拼和讲究实惠等现象,从而让学生去识别并正确评价这四种消费心理,并提倡求实的消费心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的生活贴近,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主动去探究,去获取知识。 2、教学情境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

3、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求新知,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例如在兼顾效率与公平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段材料:“现在某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A店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B店要求:会说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

4、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现要问:(1)这两个招聘启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3)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示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教学情境应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更广的思维空间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政治课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至于问题的答案,应该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为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果情境本身已有老师带有倾向性的提示,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这是不可取的。例如在依法纳税这一教

5、学内容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王某和家人到某饭店吃饭,结账的时候,王某的爸爸问售货员能否优惠一点,售货员回答说,不要发票就可以优惠。所以王某的爸爸就没有要发票。”然后请学生评价材料中人物的行为。由于从情境本身看不出明确答案,因此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再让他们经过学习、讨论以后来回答,问题的答案就不难得出。 4、创设教学情境应让注重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创设情境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过程。教学中的“师”与“生”是教学情境的两个极,教学行为是教学情境的中介。例如在讲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内容时,对“真理

6、性的认识的标准是什么?”这一知识,可分为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探究“依据权威人士的观点判断”;第二小组负责探究“依据多数人的观点判断”;第三小组负责探究“依据科学理论进行判断”;第四小组负责探究“进行实践,用实践进行判断”。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权威人士的观点”、“多数人的观点”、“科学理论”都是主观的东西,尽管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不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在主要是由自己参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探求、感悟新知,在这样一种情境创设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可以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 5、教学情境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性 教学情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如: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漫画情境、演示情境、动画情境、视频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等,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不论采取哪种形式,只要能服务于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带来感悟新知的情感体验,都应该采用,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