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296598 上传时间:2021-05-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轴箱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轴箱设计1.概述1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11.2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11.3 操作性能要求12.参数的拟定12.1 公比选择12.2 主电机选择13.传动设计23.1 主传动方案拟定2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2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33.2.2 传动式的拟定33.2.3 结构式的拟定34. 传动件的估算44.1 三角带传动的计算44.2 传动轴的估算64.2.1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64.3 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74.3.1 齿轮齿数的确定74.3.2 齿轮模数的计算74.3.4齿宽确定94.4 带轮结构设计105. 动力设计105.1主轴刚度验算105.

2、1.1 选定前端悬伸量105.1.2 主轴支承跨距L的确定105.1.3求轴承刚度105.1.4 求最佳跨距115.2 齿轮校验115.3轴承的校验126.主轴空间位置图137.主轴箱位置展开图138.结构设计及说明148.1 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148.2 展开图及其布置148.3 I轴(输入轴)的设计158.4 齿轮块设计158.4.1其他问题168.5 传动轴的设计168.6 主轴组件设计178.6.1 各部分尺寸的选择188.6.2 主轴轴承188.6.3 主轴与齿轮的连接208.6.4 润滑与密封208.6.5 其他问题209.总结2010.参考文献21一.概述1.1机床课

3、程设计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1.2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普通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本次设计的是普通铣床主轴变速箱。1.3 操作性能要求1)具有皮带轮卸荷装置2)主轴的变速由变速手柄,和滑移齿轮完成二.参

4、数的拟定2.1 公比选择, Z=12 =1.26;2.2 主电机选择合理的确定电机功率N,使机床既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已知电动机的功率是5.5KW,根据机床设计手册7选Y132S-4,额定功率5.5,满载转速1440 ,最大额定转距2.2。三传动系统设计: 图13.1 主传动方案拟定拟定传动方案,包括传动型式的选择以及开停、换向、制动、操纵等整个传动系统的确定。传动型式则指传动和变速的元件、机构以及组成、安排不同特点的传动型式、变速类型。传动方案和型式与结构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和工作性能也有关系。因此,确定传动方案和型式,要从结构、工艺、性能

5、及经济等多方面统一考虑。传动方案有多种,传动型式更是众多,比如:传动型式上有集中传动,分离传动;扩大变速范围可用增加传动组数,也可用背轮结构、分支传动等型式;变速箱上既可用多速电机,也可用交换齿轮、滑移齿轮、公用齿轮等。显然,可能的方案有很多,优化的方案也因条件而异。此次设计中,我们采用集中传动型式的主轴变速箱。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和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级数为Z的传动系统由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个传动副。即本设计中传动

6、级数为Z=12。传动副中由于结构的限制以2或3为合适,本课程设计选择方案: 12=322;12232;122233.2.2 传动式的拟定 12级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组,选择传动组安排方式时,考虑到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具体结构、装置和性能以及一个“前多后少”的原则。故离电动机近的传动组的传动副个数最好高于后面的传动组的传动副数。主轴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很大,因此主轴上齿轮少些为好。最后一个传动组的传动副常选用2。 综上所述,传动式为12=322。3.2.3 结构式的拟定(1)对于12=322传动式,有6种结构式和对应的结构网。分别为: 图2传动副的极限传动比和传动组的极限变速范围 主传动链任一

7、传动的最大变速范围一般为:810。在检查传动组的变速范围时,只需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因为其它传动组的变速范围都比它小。方案中第二扩大组,则最后一个扩大组的变速范围,是可行的,方案中,不如前者好。 在图2中,方案a,b,c,e的第二扩大组x2=6;p2=2,则26*(2-1) 6。因1.26,则R2=1.266=4,是可行的。方案d,f中,不如前者好。基本组和扩大组的排列顺序在可靠的四种结构网方案a,b,c,e中,还要进行比较以选择最佳方案。原则是选择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最小的方案。因为如果各方案同号传动轴的最高转速相同,则变速范围小的,最低转速较高,转矩较小,传动件的尺寸也就可以小些。方案a的中

8、间传动轴变速范围最小,帮方案a最佳。即如果没有别的要求,则应尽量使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一致。根据(1)传动副的极限传动比和传动组的极限变速范围(2)基本组扩大组的排列顺序,选定的方案。 转速图的拟定:查询转速标准数列表7-1,得到主轴的各级转速如下图 图3转速图四. 传动件的估算4.1 三角带传动的计算三角带传动中,轴间距A可以加大。由于是摩擦传递,带与轮槽间会有打滑,宜可缓和冲击及隔离振动,使传动平稳。带轮结构简单,但尺寸大,机床中常用作电机输出轴的定比传动。(1)选择三角带的型号 根据公式 式中P-电动机额定功率,-工作情况系数 查机械设计图8-8因此选择A型带,尺寸参数为B=95mm,=1

9、1mm,h=10,。(2)确定带轮的计算直径,带轮的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就越大。为提高带的寿命,小带轮的直径不宜过小,即。查机械设计表8-3,8-7取主动轮基准直径=100。由公式 式中: -小带轮转速,-大带轮转速,-带的滑动系数,一般取0.02。所以,取为较大值180mm,一可增大包角,二可以满足传动比的要求。(3)确定三角带速度按公式 (4)初定中心距带轮的中心距,通常根据机床的总体布局初步选定,一般可在下列范围内选取: 根据经验公式 取,取=400mm. (5)三角带的计算基准长度 由机械设计表8-2,圆整到标准的计算长度 (6)验算三角带的挠曲次数 ,符合要求。 (7)确定实际中心距

10、(8)验算小带轮包角,主动轮上包角合适。(9)确定三角带根数根据机械设计式8-26得传动比查表8-4a,8-4b得= 0.15KW,= 1.14KW查表8-5,=0.98;查表8-2,=0.93 取 根(10)单根三角带的初拉力最小值查表3表8-3得A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所以(11)作用在支承轴上的径向力4.2 传动轴的估算 传动轴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刚度的要求,强度要求保证轴在反复载荷和扭载荷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机床主传动系统精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较大变形。因此疲劳强度一般不失是主要矛盾,除了载荷很大的情况外,可以不必验算轴的强度。刚度要求保证轴在载荷下不至发生过大的变形。因此,必

11、须保证传动轴有足够的刚度。4.2.1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其中:N-该轴传递的功率;该轴每米长度允许扭转角;-该传动轴的计算转速。计算转速是传动件能传递全部功率的最低转速。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可以从转速图上,按主轴的计算转速和相应的传动关系确定。查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2取I,II,III,IV轴的0.5;根据计算转速的概念和转速图可判断: 所以 , 取30mm, 取35mm , 取50mm此轴径为平均轴径,设计时可相应调整。 表1 估算传动轴直径计算公式轴号计算转速电机至该轴传动效率输入功率估计轴的最小直径mmI8000.965.2830II500 0.9034.7735III2500.854

12、.05504.3 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4.3.1 齿轮齿数的确定当各变速组的传动比确定以后,可确定齿轮齿数。对于定比传动的齿轮齿数可依据机械设计手册推荐的方法确定。对于变速组内齿轮的齿数,如传动比是标准公比的整数次方时,变速组内每对齿轮的齿数和及小齿轮的齿数可以从表3-6(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中选取。一般在主传动中,最小齿数应大于1820。采用三联滑移齿轮时,应检查滑移齿轮之间的齿数关系:三联滑移齿轮的最大齿轮之间的齿数差应大于或等于4,以保证滑移是齿轮外圆不相碰。第一组齿轮:传动比: ,, 查表,齿数和取72=36,=36,=28,=44,=32,=40;第二组齿轮:传动比:, 齿数和取

13、84:=42,=42,=28,=56;第三组齿轮:传动比:,齿数和取88:=54,=34,=25,=63,表2 各传动组齿轮齿数变速组第一变速组第二变速组第三变速组齿数和 72 84 88齿轮Z1Z2Z3Z4Z5Z6Z7Z8Z9Z10Z11Z12Z13Z14齿数3636284432404242285654342563通过以上齿轮的齿数,传动副,级比指数以及传动比确定如下所示传动系统图:核算主轴转速误差实际传动比所造成的主轴转速误差一般不应超过,即: 主轴转速合格。4.3.2 齿轮模数的计算式中: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齿轮模数mm;驱动电机功率KW;该传动轴的计算转速i大齿轮齿数与小齿轮齿数之比i

14、1;小齿轮齿数;齿宽系数,(B为齿宽,m为模数),610;许用接触应力MPa,查表26。(1)- 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 取m4(2) -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4.4 取m5 (3)- 齿轮弯曲疲劳的计算: 4.98 取m5 (4)标准齿轮:从机械原理 表10-2查得以下公式齿顶圆 齿根圆 分度圆 齿顶高 齿根高 齿轮的具体值见表表3齿轮尺寸表齿轮齿数z模数m分度圆d齿顶圆齿根圆齿顶高齿根高1364144152134452364144152134453284112120102454444176184166455324128136118456404160168150457425210220197.5

15、56.258425210220197.556.259285140150127.556.2510565280290267.556.2511545270280257.556.251234517018015756.2513255125135112.556.2514635315325302.556.254.3.4齿宽确定 由公式得:第一套啮合齿轮 第二套啮合齿轮 第三套啮合齿轮一对啮合齿轮,为了防止大小齿轮因装配误差产生轴向错位时导致啮合齿宽减小而增大轮齿的载荷,设计上,应主动轮比小齿轮齿宽大所以,4.4 带轮结构设计 查机械设计4P161页,当。D是轴承外径,查机械零件手册2确定选用深沟球轴承601

16、0,d=50mm,D=80mm。带轮内孔尺寸是轴承外径尺寸80mm。齿机械设计4表8-10确定参数得: 带轮宽度:,五. 动力设计5.1主轴刚度验算 5.1.1 选定前端悬伸量C,参考机械装备设计1P121,根据主轴端部的结构,前支承轴承配置和密封装置的型式和尺寸,这里选定C=120mm. 5.1.2 主轴支承跨距L的确定 根据金属切削机床5表10-6前轴颈应为6090mm。初步选取90mm.后轴颈(0.70.9),取80mm.根据设计方案,选前轴承为双列圆柱滚子轴承3182118型,后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30216型。根据结构,定悬伸长度a120mm。5.1.3求轴承刚度主轴最大输出转矩(未考

17、虑机械效率)T=切削力:背向力:故总此作用力:F=此力主轴颈和后轴颈个承受一般,故主轴端受力为F/2=1223.43N。在估算时,先假设初值l/a=3,l=3120=360mm。前后支承的支反力和:根据式(106)可求出前、后轴承的刚度: ;5.1.4 求最佳跨距初步计算时,可假定主轴的当量外径为前、后轴承颈的平均值,。故惯性矩为: 查线图。计算出的与原假定不符。经过反复验算得仍接近1.8。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迭代过程,很快收敛于正确值。最佳跨距。5.2 齿轮校验 在验算算速箱中的齿轮应力时,选相同模数中承受载荷最大,齿数最小的齿轮进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的验算。这里要验算的是齿轮3,齿轮9,齿轮1

18、3这三个齿轮。 齿轮3的齿数为28,模数为4,齿轮的应力:1)接触应力: u-大齿轮齿数与小齿轮齿数之比;-区域系数; -弹性影响系数; K-载荷系数;圆周力。查机械设计4表10-4及图10-8及表10-2分布得假定齿轮工作寿命是48000h。最终确定 :接触应力 960.0Mpa 接触疲劳强度校核满足2)弯曲应力: 在验算变速箱中的齿轮强度时,选用模数中承载最大的,齿数最小的齿轮进行接触和弯曲疲劳强度验算。一般对高速传动齿轮主要验算接触疲劳强度,对于低速传动齿轮主要验算弯曲疲劳强度,对硬齿面软齿芯淬火齿轮,一定要验算弯曲疲劳强度。 齿型系数;应力校正系数.校核a传动组齿轮校核齿数为28的即可

19、,确定各项参数 1)由于,则:计算可知: 2)由公式,取。3)计算圆周速度:4)齿轮精度为7级,由机械设计图10-8查得动载系数 由机械设计表10-4查得5)确定动载系数: 6)查表 10-5得:,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由图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图10-18查得 ,S = 1.3 , 故合适。校核b传动组齿轮校核齿数为28的即可,确定各项参数1)由于,则:计算可知2) 由公式,取。3)计算圆周速度:4)齿轮精度为7级,由机械设计图10-8查得动载系数,由机械设计表10-4查得:5)确定动载系数: 6)查表 10-5得:, 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由图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图

20、10-18查得 , , 故合适。校核c传动组齿轮校核齿数为25的即可,确定各项参数1) 由于,则:计算可知:2)取齿宽系数,模数,则3)计算圆周速度:4)齿轮精度为7级和v,由机械设计图10-8查得动载系数,由机械设计查得:5)确定动载系数: 6)查表 10-5可知:,7)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由图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图10-18查得 ,S = 1.3 , 故合适。5.3选定轴承和轴承的校验查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轴I: 最左端6010 d=50 D=80 B=16 6006 d=30 D=55 B=13轴II: 30207 d=35 D=72 B=17 轴III:30210

21、 d=50 D=90 B=20 轴IV:前轴承3182118 d=90 D=140 B=37 后轴承30216 d=80 D=140 B=26 最左端6012 d=60 D=95 B=18轴选用的是深沟球轴承6010 其基本额定负荷为16.2KN 由于该轴的转速是定值所以齿轮越小越靠近轴承,对轴承的要求越高。根据设计要求,应该对轴未端的滚子轴承进行校核。 齿轮的直径 轴传递的转矩 Nm 齿轮受力 N 根据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可以得出轴承的径向力为 777.7 N N因轴承在运转中有中等冲击载荷,又由于不受轴向力,按机械设计4表13-6查得为1.2到1.8,取,则有: N N轴承的寿命 因为,所以按

22、轴承1的受力大小计算: 故该轴承能满足要求。六.主轴空间位置图图4七.主轴箱位置展开图图5八.结构设计及说明8.1 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设计主轴变速箱的结构包括传动件(传动轴、轴承、带轮、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主轴组件、操纵机构、润滑密封系统和箱体及其联结件的结构设计与布置,用一张展开图和若干张横截面图表示。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只画展开图。主轴变速箱是机床的重要部件。设计时除考虑一般机械传动的有关要求外,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精度方面的要求,刚度和抗震性的要求,传动效率要求,主轴前轴承处温度和温升的控制,结构工艺性,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原则,遵循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原则

23、。主轴变速箱结构设计是整个机床设计的重点,由于结构复杂,设计中不可避免要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修改。在正式画图前应该先画草图。目的是:1) 布置传动件及选择结构方案。2) 检验传动设计的结果中有无干涉、碰撞或其他不合理的情况,以便及时改正。3) 确定传动轴的支承跨距、齿轮在轴上的位置以及各轴的相对位置,以确定各轴的受力点和受力方向,为轴和轴承的验算提供必要的数据。8.2 展开图及其布置展开图就是按照传动轴传递运动的先后顺序,假想将各轴沿其轴线剖开并将这些剖切面平整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I轴上装的摩擦离合器和变速齿轮。有两种布置方案,一是将两级变速齿轮和离合器做成一体。齿轮的直径受到离合器内径的约束,

24、齿根圆的直径必须大于离合器的外径,否则齿轮无法加工。这样轴的间距加大。另一种布置方案是离合器的左右部分分别装在同轴线的轴上,左边部分接通,得到一级反向转动,右边接通得到三级反向转动。这种齿轮尺寸小但轴向尺寸大。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案,通过空心轴中的拉杆来操纵离合器的结构。总布置时需要考虑制动器的位置。制动器可以布置在背轮轴上也可以放在其他轴上。制动器不要放在转速太低轴上,以免制动扭矩太大,是制动尺寸增大。齿轮在轴上布置很重要,关系到变速箱的轴向尺寸,减少轴向尺寸有利于提高刚度和减小体积。8.3 I轴(输入轴)的设计将运动带入变速箱的带轮一般都安装在轴端,轴变形较大,结构上应注意加强轴的刚度或使轴部

25、受带的拉力(采用卸荷装置)。I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由于组成离合器的零件很多,装配很不方便,一般都是在箱外组装好I轴在整体装入箱内。我们采用的卸荷装置一般是把轴承装载法兰盘上,通过法兰盘将带轮的拉力传递到箱壁上。离合器及其压紧装置中有三点值得注意:1) 摩擦片的轴向定位:由两个带花键孔的圆盘实现。其中一个圆盘装在花键上,另一个装在花键轴上的一个环形沟槽里,并转过一个花键齿,和轴上的花键对正,然后用螺钉把错开的两个圆盘连接在一起。这样就限制了轴向和周向德两个自由度,起了定位作用。2) 摩擦片的压紧由加力环的轴向移动实现,在轴系上形成了弹性力的封闭系统,不增加轴承轴向复合。3) 结构设计时应使加力环

26、推动摆杆和钢球的运动是不可逆的,即操纵力撤消后,有自锁作用。I轴上装有摩擦离合器,两端的齿轮是空套在轴上,当离合器接通时才和轴一起转动。但脱开的另一端齿轮,与轴回转方向是相反的,二者的相对转速很高(约为两倍左右)。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这点。齿轮与轴之间的轴承可以用滚动轴承也可以用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在一些性能和维修上不如滚动轴承,但它的径向尺寸小。空套齿轮需要有轴向定位,轴承需要润滑。8.4 齿轮块设计齿轮是变速箱中的重要元件。齿轮同时啮合的齿数是周期性变化的。也就是说,作用在一个齿轮上的载荷是变化的。同时由于齿轮制造及安装误差等,不可避免要产生动载荷而引起振动和噪音,常成为变速箱的主要噪声源,并影

27、响主轴回转均匀性。在齿轮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齿轮块的结构形式很多,取决于下列有关因素:1) 是固定齿轮还是滑移齿轮;2)移动滑移齿轮的方法;3)齿轮精度和加工方法;变速箱中齿轮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它的精度选择主要取决于圆周速度。采用同一精度时,圆周速度越高,振动和噪声越大,根据实际结果得知,圆周速度会增加一倍,噪声约增大6dB。工作平稳性和接触误差对振动和噪声的影响比运动误差要大,所以这两项精度应选高一级。为了控制噪声,机床上主传动齿轮都要选用较高的精度。大都是用766,圆周速度很低的,才选877。如果噪声要求很严,或一些关键齿轮,就应选655。当精度从766提高到655时,制造费用

28、将显著提高。不同精度等级的齿轮,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对结构要求也有所不同。8级精度齿轮,一般滚齿或插齿就可以达到。7级精度齿轮,用较高精度滚齿机或插齿机可以达到。但淬火后,由于变形,精度将下降。因此,需要淬火的7级齿轮一般滚(插)后要剃齿,使精度高于7,或者淬火后在衍齿。6级精度的齿轮,用精密滚齿机可以达到。淬火齿轮,必须磨齿才能达到6级。机床主轴变速箱中齿轮齿部一般都需要淬火。8.4.1其他问题滑移齿轮进出啮合的一端要圆齿,有规定的形状和尺寸。圆齿和倒角性质不同,加工方法和画法也不一样,应予注意。选择齿轮块的结构要考虑毛坯形式(棒料、自由锻或模锻)和机械加工时的安装和定位基面。尽可能做到省

29、工、省料又易于保证精度。齿轮磨齿时,要求有较大的空刀(砂轮)距离,因此多联齿轮不便于做成整体的,一般都做成组合的齿轮块。有时为了缩短轴向尺寸,也有用组合齿轮的。要保证正确啮合,齿轮在轴上的位置应该可靠。滑移齿轮在轴向位置由操纵机构中的定位槽、定位孔或其他方式保证,一般在装配时最后调整确定。8.5 传动轴的设计 机床传动轴,广泛采用滚动轴承作支撑。轴上要安装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传动轴应保证这些传动件或机构能正常工作。首先传动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如挠度和倾角过大,将使齿轮啮合不良,轴承工作条件恶化,使振动、噪声、空载功率、磨损和发热增大;两轴中心距误差和轴芯线间的平行度等装配及加工误差也会

30、引起上述问题。传动轴可以是光轴也可以是花键轴。成批生产中,有专门加工花键的铣床和磨床,工艺上并无困难。所以装滑移齿轮的轴都采用花键轴,不装滑移齿轮的轴也常采用花键轴。花键轴承载能力高,加工和装配也比带单键的光轴方便。轴的部分长度上的花键,在终端有一段不是全高,不能和花键空配合。这是加工时的过滤部分。一般尺寸花键的滚刀直径为6585。机床传动轴常采用的滚动轴承有球轴承和滚锥轴承。在温升、空载功率和噪声等方面,球轴承都比滚锥轴承优越。而且滚锥轴承对轴的刚度、支撑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都比较高。因此球轴承用的更多。但是滚锥轴承内外圈可以分开,装配方便,间隙容易调整。所以有时在没有轴向力时,也常采用这种轴承

31、。选择轴承的型号和尺寸,首先取决于承载能力,但也要考虑其他结构条件。同一轴心线的箱体支撑直径安排要充分考虑镗孔工艺。成批生产中,广泛采用定径镗刀和可调镗刀头。在箱外调整好镗刀尺寸,可以提高生产率和加工精度。还常采用同一镗刀杆安装多刀同时加工几个同心孔的工艺。下面分析几种镗孔方式:对于支撑跨距长的箱体孔,要从两边同时进行加工;支撑跨距比较短的,可以从一边(丛大孔方面进刀)伸进镗杆,同时加工各孔;对中间孔径比两端大的箱体,镗中间孔必须在箱内调刀,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既要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又要符合孔加工工艺,可以用轻、中或重系列轴承来达到支撑孔直径的安排要求。两孔间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510,以免

32、加工时孔变形。花键轴两端装轴承的轴颈尺寸至少有一个应小于花键的内径。一般传动轴上轴承选用级精度。传动轴必须在箱体内保持准确位置,才能保证装在轴上各传动件的位置正确性,不论轴是否转动,是否受轴向力,都必须有轴向定位。对受轴向力的轴,其轴向定位就更重要。回转的轴向定位(包括轴承在轴上定位和在箱体孔中定位)在选择定位方式时应注意:1) 轴的长度。长轴要考虑热伸长的问题,宜由一端定位。2) 轴承的间隙是否需要调整。3) 整个轴的轴向位置是否需要调整。4) 在有轴向载荷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弹簧卡圈。5) 加工和装配的工艺性等。8.6 主轴组件设计主轴组件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安装工件(车床)或者刀具(铣床、

33、钻床等)的主轴参予切削成形运动,因此它的精度和性能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设计时主要围绕着保证精度、刚度和抗振性,减少温升和热变形等几个方面考虑。8.6.1 各部分尺寸的选择主轴形状与各部分尺寸不仅和强度、刚度有关,而且涉及多方面的因素。1) 内孔直径车床主轴由于要通过棒料,安装自动卡盘的操纵机构及通过卸顶尖的顶杆,必须是空心轴。为了扩大使用范围,加大可加工棒料直径,车床主轴内孔直径有增大的趋势。2) 轴颈直径前支撑的直径是主轴上一主要的尺寸,设计时,一般先估算或拟定一个尺寸,结构确定后再进行核算。3) 前锥孔直径前锥孔用来装顶尖或其他工具锥柄,要求能自锁,目前采用莫氏锥孔。

34、4) 支撑跨距及悬伸长度为了提高刚度,应尽量缩短主轴的外伸长度。选择适当的支撑跨距,一般推荐取: =35,跨距小时,轴承变形对轴端变形的影响大。所以,轴承刚度小时,应选大值,轴刚度差时,则取小值。跨距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其他结构的限制,常常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安排结构时力求接近上述要求。8.6.2 主轴轴承1)轴承类型选择主轴前轴承有两种常用的类型: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承载能力大,可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结构比较简单,但允许的极限转速低一些。与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配套使用承受轴向力的轴承有三种:600角双向推力向心球轴承。是一种新型轴承,在近年生产的机床上广泛采用。具有承载能力大,允许极限转速高

35、的特点。外径比同规格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小一些。在使用中,这种轴承不承受径向力。推力球轴承。承受轴向力的能力最高,但允许的极限转速低,容易发热。向心推力球轴承。允许的极限转速高,但承载能力低,主要用于高速轻载的机床。2)轴承的配置大多数机床主轴采用两个支撑,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为了提高主轴刚度也有用三个支撑的了。三支撑结构要求箱体上三支撑孔具有良好的同心度,否则温升和空载功率增大,效果不一定好。三孔同心在工艺上难度较大,可以用两个支撑的主要支撑,第三个为辅助支撑。辅助支撑轴承(中间支撑或后支撑)保持比较大的游隙(约0.030.07),只有在载荷比较大、轴产生弯曲变形时,辅助支撑轴承才起作用。轴

36、承配置时,除选择轴承的类型不同外,推力轴承的布置是主要差别。推力轴承布置在前轴承、后轴承还是分别布置在前、后轴承,影响着温升后轴的伸长方向以及结构的负责程度,应根据机床的实际要求确定。在配置轴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每个支撑点都要能承受经向力。 两个方向的轴向力应分别有相应的轴承承受。 径向力和两个方向的轴向力都应传递到箱体上,即负荷都由机床支撑件承受。3)轴承的精度和配合主轴轴承精度要求比一般传动轴高。前轴承的误差对主轴前端的影响最大,所以前轴承的精度一般比后轴承选择高一级。普通精度级机床的主轴,前轴承的选或级,后轴承选或级。选择轴承的精度时,既要考虑机床精度要求,也要考虑经济性。轴承与轴和

37、轴承与箱体孔之间,一般都采用过渡配合。另外轴承的内外环都是薄壁件,轴和孔德形状误差都会反映到轴承滚道上去。如果配合精度选的太低,会降低轴承的回转精度,所以轴和孔的精度应与轴承精度相匹配。1) 轴承间隙的调整为了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和刚度,主轴轴承的间隙应能调整。把轴承调到合适的负间隙,形成一定的预负载,回转精度和刚度都能提高,寿命、噪声和抗震性也有改善。预负载使轴承内产生接触变形,过大的预负载对提高刚度没有明显的小果,而磨损发热量和噪声都会增大,轴承寿命将因此而降低。轴承间隙的调整量,应该能方便而且能准确地控制,但调整机构的结构不能太复杂。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内圈相对外圈可以移动,当内圈向大端轴向

38、移动时,由于1:12的内錐孔,内圈将胀大消除间隙。其他轴承调整也有与主轴轴承相似的问题。特别要注意:调整落幕的端面与螺纹中心线的垂直度,隔套两个端面的平行度都由较高要求,否则,调整时可能将轴承压偏而破坏精度。隔套越长,误差的影响越小。螺母端面对螺纹中心线垂直度、轴上和孔上套简两端平行度等均有严格的精度要求。8.6.3 主轴与齿轮的连接 齿轮与主轴的连接可以用花键或者平键;轴做成圆柱体,或者锥面(锥度一般取1:15左右)。锥面配合对中性好,但加工较难。平键一般用一个或者两个(相隔180度布置),两国特键不但平衡较好,而且平键高度较低,避免因齿轮键槽太深导致小齿轮轮毂厚度不够的问题。8.6.4 润

39、滑与密封 主轴转速高,必须保证充分润滑,一般常用单独的油管将油引到轴承处。 主轴是两端外伸的轴,防止漏油更为重要而困难。防漏的措施有两种: 1)堵加密封装置防止油外流。 主轴转速高,多采用非接触式的密封装置,形式很多,一种轴与轴承盖之间留0.10.3的间隙(间隙越小,密封效果越好,但工艺困难)。还有一种是在轴承盖的孔内开一个或几个并列的沟槽(圆弧形或形),效果比上一种好些。在轴上增开了沟槽(矩形或锯齿形),效果又比前两种好。 在有大量切屑、灰尘和冷却液的环境中工作时,可采用曲路密封,曲路可做成轴向或径向。径向式的轴承盖要做成剖分式,较为复杂。 2)疏导在适当的地方做出回油路,使油能顺利地流回到

40、油箱。8.6.5 其他问题 主轴上齿轮应尽可能靠近前轴承,大齿轮更应靠前,这样可以减小主轴的扭转变形。 当后支承采用推力轴承时,推力轴承承受着前向后的轴向力,推力轴承紧靠在孔的内端面,所以,内端面需要加工,端面和孔有较高的垂直度要求,否则将影响主轴的回转精度。支承孔如果直接开在箱体上,内端面加工有一定难度。为此,可以加一个杯形套孔解决,套孔单独在车床上加工,保证高的端面与孔德垂直度。 主轴的直径主要取决于主轴需要的刚度、结构等。各种牌号钢材的弹性模量基本一样,对刚度影响不大。主轴一般选优质中碳钢即可。精度较高的机床主轴考虑到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可以选用或其他合金钢。主轴头部需要淬火,硬度为505

41、5。其他部分处理后,调整硬度为220250。9. 总结通过本次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在设计过程当中,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运用所学的专业或有关知识,比如零件图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以及所学软件AUTOCAD的运用。我利用此次课程设计的机会对以往所有所学知识加以梳理检验,同时又可以在设计当中查找自己所学的不足从而加以弥补。使我对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系统掌握。而且:(1) 通过本次设计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2)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分析力、工程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3) 加强了对自己专业的深刻认识,对金属切削机床

42、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课程设计来检查和考验我们在这几年中的所学,同时对于我们自身来说,这次课程设计很贴切地把一些实践性的东西引入我们的设计中和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关联。为我们无论是在将来的工作或者是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是在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10.参考文献1 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1999.12 2 周开勤. 机械零件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3 曹玉榜 易锡麟.机床主轴箱设计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