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1.1.1 工程工程深圳港蛇口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三期5#泊位工程位于蛇口三突堤东南侧,顺接去年建成投产的4#泊位南端。业主单位:蛇口安迅捷集装箱码头设计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深圳海勤工程监理质监单位:深圳市港口工程质量监督站施工单位: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二公司1.1.2 工期要求本工程开工日期2003年12月18日,竣工时间为2004年12月28日,共1年零10个工作日,其中需在2004年11月8日前提供300m码头即交工第15结构段以供安装调试设备用。1.1.3 质量要求本工程按?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评定验收,质量等级优良。1.2 自然条件
2、1.2.1 水文 1、潮汐 本区域属不规那么半日潮型,日潮不等现象比较明显,同时浅海分潮也很显著,落潮历时稍大于涨潮历时。平均高潮位:2.31m,平均低潮位:0.95m,平均海平面1.67m,最大潮差3.44m,平均潮差1.36m。 2、波浪、海流 以风浪为主,涌浪少见。珠江口附近岛屿很多,深圳湾口西侧有内伶仃岛和矾石浅滩为屏障,外海涌浪很难传入,大浪很少,施工条件较好。 海流根本上以往复流为主,流场较为复杂,落潮平均流速为0.230.41m/s,最大流速0.85m/s;大潮落潮流速0.66m/s,最大流速0.85m/s。 3、风况 本区常风向为E向,频率为23.4%;次常风向为SE向及N向,
3、频率分别为14.2%、12.4%;强风向为SE向。 另本地区常受台风侵袭,影响本区的台风以太平洋台风为多数。台风强度大,持续时间长。1.2.2 材料供应 本工程除橡胶护胶、橡胶舷梯、顶升装置、防风装置、锚固装置为甲供料外,其它工程用料均为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本工程所需材料除管桩钢板、钢轨配件为进口外,其余主要材料均采用合同制采购,以保证所有材料均能保质按时供货。1.2.3 船舶避风锚地 当台风较弱时,船舶避风锚地可在蛇口东角头港。 当台风较强时,船舶避风锚地那么选在东莞沙角。1.3 工程规模及结构 1.3.1 工程规模码头尺度码头长度码头宽度 40m 码头面高程 5.41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4、) 码头前沿水深 -18.0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5#泊位分为7个结构段,其中第1段长62m,排架间距8m;第27结构段长,排架间距。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设计低水位 极端高水位 极端低水位 施工水位1.3.2 工程结构 码头结构为高桩梁板结构,结构缝采用悬臂梁结构。第1结构段,钢管桩径有1100mm、1000mm两种规格,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第2结构段,钢管桩径有1200mm、1000mm两种规格,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钢管桩材质采用Q345B或50B英国标准,壁厚=18mm。 第37结构段桩基采用承载能力大、抗弯能力强的预应力砼大管桩,每榀排架设8根直桩。前后轨道梁下均采用C2
5、1400增强型双直桩,其余节点为1200增强型单根直桩,钢桩靴壁厚18mm。 上部结构为正交梁板体系,门机轨道梁和纵向梁系均为预应力砼梁,横梁采用现浇砼结构,纵向梁与横梁在桩帽节点处整表达浇,面板为预应力砼叠合板。 码头前方通过钢筋混凝土简支板与岸坡现浇挡土墙联接,以协调前方桩台与前方驳岸结构沉降的差异。 1.3.1 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1、桩基工程购置预应力管桩,=140cmm8133购置预应力管桩,=120cmm8267水上打管桩140cmm/根8133/174水上打管桩120cmm/根8267/176制、打1200钢管桩t制、打1100钢管桩t制、打1000钢管
6、桩t购置、安装阴极保护块块89现浇桩头处理砼C40掺8%UEAm31893110现浇桩头处理钢筋t430现浇C45高性能混凝土双桩桩帽m32842现浇C45高性能混凝土单桩桩帽m31520二、码头上部结构制/安 轨道梁,C50预应力砼件/m398/1310制/安 纵梁,C50预应力砼件/m3147/1435制/安 前边梁,C50预应力砼件/m349/219制/安 实心平板C50预应力砼件/m3476/3215制/安 靠船构件柱状,C45高性能混凝土件/m328/68现浇轨道梁C45高性能砼m31437现浇纵梁C45高性能砼m3226现浇前边梁C45高性能砼m3113现浇过渡简支板C45高性能砼
7、m31148现浇横梁,C45高性能混凝土m3现浇迭合板,C40掺聚丙烯纤维m33151现浇磨耗层,C40掺聚丙烯纤维m3335钢轨制作安装,QU120m960150t系船柱个19购置/安装橡胶护舷1450H 套20购置/安装橡胶护舷1250H 套20购置/安装橡胶舷梯DA300组5预制混凝土钢筋加工(非预应力)t602预制混凝土钢筋加工(预应力)t353现浇混凝土钢筋加工t2470桩基动载测试费用根81护边角钢,预埋钢板t5预埋100mm镀锌管m490预埋DN80mm给水管m400预制轨道梁、纵梁、边梁预埋不锈钢管t三、接岸结构基槽挖泥m35053944060kg护底块石m3439010020
8、0kg块石m32935010100kg块石m3178501550kg陆抛块石m311277铺二片石m335247水下抛填中粗砂m3472784回填中粗砂振冲密实m3198000t、C30扭王字块体件/m36900/4800回填开山石m3897780空心方块内填10100kg浆砌石m3496现浇C45挡土墙m33242现浇挡土墙钢筋t376本工程共需浇注砼:33646m3;其中预制砼11047m3,现浇砼22599m3;安装轨道梁98件,安装纵梁189件,安装面板476件。1.4 工程技术文件 1、深圳港蛇口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三期5#泊位工程施工合同书的技术规格书。 2、交通部四航勘察设计院深
9、圳港蛇口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三期5#泊位工程水工设计及施工说明。3、交通部四航勘察设计院深圳港蛇口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三期5#泊位工程水工结构设计图集02S113-SS-SG-00010099。4、交通部四航勘察设计院深圳港蛇口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三期5#泊位工程基槽开挖、回填及基桩施工技术要求。1.5 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 1、?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2、?水运工程测量标准?JTJ203-2001 3、?港口工程桩基标准?JTJ254-98 4、?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 5、?水运工程砼施工标准?JTJ268-96 6、?水运工程砼质量控制标准
10、JTJ269-96 7、?水运工程砼试验规程?JTJ270-98 8、?海港工程砼结构防腐蚀技术标准?JTJ275-2000 9、?港口工程粉煤灰砼技术规程?JTJ/T273-97 10、?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标准?JTJ291-9811、?防波堤设计与施工标准?JTJ298-981.6 单位工程及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单位工程及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见附表1。1.7 工程特殊情况 本工程施工有以下特点:1、 5#泊位工程总长480m,总工期才1年零10个工作日,施工工期紧,确保管桩供应是能否按期完工的关键。2、码头离主航道较近,施工船舶与进出港船舶及作业船舶干扰严重。3、在本工程开工前业
11、主已委托第三方进行过岸坡和港池开挖,造成岸坡严重回淤,将增加基槽和填砂面清淤工作量。2.0 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由中港四航局二公司成立“中港四航局SCT三期5#泊位工程工程经理部负责施工管理。工程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如下所示:3.0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那么 根据现场条件,结合施工方案和方案对施工平面的要求,规划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2 供水、供电 供水:在已建成的港区4#泊位端头处接市管网,并引至码头岸线施工现场,预制场用水为副闸口处接市政管网。 供电:施工现场用电接4#泊位端头电网,预制场用电由二期道堆2TV14高杆灯处增加变压器连接至及预制场。3.3 施工道路
12、和吊机通道本区域交通兴旺,水运、陆运贯穿,所需物质可以从水上或陆上快速到达。现场施工道路是根据工程进度及现场情况进行布置,主要布置三条主线至各个功能区:1、由连洋路出发沿二期4#泊位堆场南侧至码头后沿线再沿5#泊位岸线一路延伸至钢筋木工车间;2、由连洋路出发直线方向经哨所、钢筋木工车间至预制场;3、由连洋路出发直线方向至1#塘、2#塘交界处,穿过1#塘与2#塘堆载区间道路,再沿1#塘海侧至预制场。三条主干道,宽度8.0m,施工道路面积约8900m2,具体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图。沿码头的挡土墙位置,布置100t吊机通道,通道宽度10m。当码头驳岸抛石棱体及混合倒滤层施工后,尽快进行前方陆域回填,以
13、便形成吊机工作通道。3.4 临时设施布置3.4.1 加工车间、预制场预制场设在7#泊位回填陆域,总面积为20000m2,预制场具体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现场预制场平面布置图SCT3.5.17。钢筋、木工、铁焊加工车间等临时生产设施场地布置在临近5#、6#泊位交界处的6#泊位端头,面积3500m2。具体布置见SCT三期5#泊位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SCT3.5.01。3.4.2 生活区、现场办公室、试验室生活区位于连洋路侧与SCT二期堆场空箱区之间的空地,与业主、监理办公室相邻。现场办公室、试验室均延用SCT二期工程所建临设。3.4.3 临时码头在5#泊位端部往南0+180m近业主石料储藏场处修建
14、一座临时卸石码头,临时卸石码头采用砌石结构,在护岸抛石完成后,将临时码头撤除。3.4.4 吊机通道设置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在码头前方设置50t、100t吊机各一台,吊机行走通道拟设在挡土墙下棱体块石上,待本段平台结构施工根本完成后开挖通道,开始挡土墙的施工。3.4.5 水文站设置在5#泊位过渡过段及5#泊位岸线中点各设置一个水文站,水文尺标识显眼便于观察。4.0 施工总流程 施工总流程见下框图: 基槽开挖抛填、振冲中粗砂施工准备夹 桩护 岸 抛 石沉钢管/大管桩回填开山石现 浇 桩 芯 砼现 浇 桩 帽安装扭王字块现浇挡土墙安装靠船构件、轨道梁、纵梁现浇简支板现浇横梁、轨道梁、纵梁预制前边
15、梁、面板测量基线布置预制场建设预制扭王字块预制靠船构件、轨道梁、纵梁安装前边梁、面板现浇前边梁及横梁端头现浇面板及接缝砼现浇上层面板、磨耗层附属设施施工场地清理及交工验收5.0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 测量依据 1、本工程控制系统:坐标采用深圳独立坐标系,高程以当地理论深度基准起算。 2、业主提供的勘测基线控制点网,水准点。 3、施工图纸。 4、?水运工程测量标准?JTJ2032001。 施工测量范围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1、 测设施工基线和施工水准点;2、 基槽开挖、回填施工测量; 3、沉桩控制测量; 4、护岸抛填施工测量; 5、现浇构件放线测量; 6、扭王块安放测量; 7
16、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8、附属设施安装测量; 9、沉降位移观察测量。 测量工作程序 1、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 2、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及内业计算。 3、主管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审核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 4、对重要工程,工程工程主管工程师必须复核测量内业计算结果。5、对须经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工作,如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以及打桩控制应按标准要求将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测量仪器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选用TOPCON型全站仪1台,T2经纬仪2台,N3水准仪2台及SDH13A型测深仪1台进行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实施。各种测量仪器性主要能见下表:测
17、量 仪 器 配 备 一 览 表名 称型 号数 量精 度制 造 商全站仪TOPCON1台2.5,1mm日本拓普康经纬仪WILDT22台2瑞士徕卡公司水准仪N32台瑞士徕卡公司测深仪SDH13A1台100mm无锡测深仪厂 说明:测深仪配备滤波器,以消除波浪对水深测量精度的不利影响。 主要工序施工测量方法 1、测设施工基线和施工高程控制网: a、复核业主提供的勘测基线控制点网、水准点; b、测设施工基线及施工水准点: 根据本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在现场陆域平行于拟建码头方向测设1条施工基线,6个平面控制点,形成测量基线控制网,并在4#泊位端头设立一个测量平台,测量平台采用膨胀螺栓焊角钢结构。其基线控制点
18、布置见附图所示。 利用测量基线控制网加密施工控制点,对码头施工用前方交会法进行控制。施工水准点由业主提供的基点直接引测至施工现场。基点用混凝土墩做成,点位用钢十字标示,并设明显的保护标志。施工基线和施工水准点测设完成后,进行平差电算后绘制施工基线测量平面图; c、报请公司主管部门进行基线及水准点验收后,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d、施工期间定期对基线进行复测校核,特别注意5#泊位前方堆场强夯及储石区对测量基线的影响。 2、水下施工测量 a、平面位置测量1基槽挖泥作业平面位置控制采用DGPS测量定位法;2抛填施工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设断面标志控制;3沉桩施工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前方交汇法控制桩位;4扭王块
19、安装定位用极坐标法控制平面位置。b、高程控制测量 基槽挖泥及抛填施工高程分别用测深仪和水砣测深法控制,水上沉桩作业高程利用水准仪测量。 3、 上部结构施工测量上部结构施工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设平面位置,高程用水准仪测定。4、位移沉降观测 按设计规定的点位按规定的方式和时机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定期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位移及沉降观测,并专门记录。5.2 基槽开挖施工5.2.1 工程概况5#泊位工程基槽开挖范围为顺着5#泊位岸线长560m,其中5#泊位487m,6#泊位预留段73m。由于4#泊位施工时5#泊位预留段约60m基槽已开挖并进行了局部棱体抛石,故本工程基槽开挖实际开挖岸线长为500m。基槽
20、开挖宽度从码头前沿线至软基处理围堰坡角处约80m。基槽外边坡为1:4,内边坡为围堰自然边坡。基槽挖泥底标高为至,除设计断面3-3KP0+180至4-4KP0+240区域开挖深度按高程控制外,其余区域挖泥控制均以土质为主预挖至砂层,标高作校核。本工程基槽开挖范围在此前已由甲方委托疏浚单位进行过疏浚开挖,浚深为,现由业主委托第三方进行泥面标高测量,现有泥面标高约为,也就是说原有泥面上约有厚的浮泥,这给本工程护岸根底带来隐患,基槽换砂前需增加很大清淤工作量,相应对工期有一定影响。 本工程基槽挖泥工程量约546728m3,其中设计假定泥面标高以下开挖量396728m3,回淤增挖量约150000m3。5
21、2.2 施工安排 由于本工程施工区域紧靠主航道又与进港航道重叠,基槽内回淤严重。为减少基槽内回淤,增加大量清淤量,影响工期,挖泥进度必须根据沉桩和基槽换砂进度合理安排,既要为基桩施打和基槽换砂提供足够工作面,步距又不要拉的过大。 基槽挖泥订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预期2004年4月31日结束,工期约4个月。 基槽挖泥须根据换砂进度要求提供工作面,因此挖泥需沿基槽长度纵向分段分层进行。为减少回淤对已开挖基槽的影响,又要保证换砂工作面,开挖纵向分段长度拟定50m,逐段开挖验收逐段基槽换砂抛填。由于本工程基槽开挖施工开工前,业主未能提供基线点及水准点,考虑到5#泊位岸线是二期4#泊位岸线的延
22、续,因此基槽挖泥测量定位仍沿用二期施工基线的延伸,标高控制仍用二期的水准点,待正式基线和水准点验收后再拟调整。本工程基槽挖泥方案安排一组6m3抓扬式挖泥船组进行施工,配1艘6m3抓泥船,1艘自航式泥驳。5.2.3 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1、施工顺序 本工程码头岸线是二期4#泊位的延续,施工总体顺序是从二期4#泊位端点开始向6#泊位方向展开。由于KPO+000KPO+060断面在二期4#泊位预留段中已开挖并抛了局部棱体块石,故本工程基槽挖泥清淤从KPO+060断面开始,逐段挖至KPO+540断面。2、抓斗船施工工艺抓斗船挖泥装自航驳舱自航驳运泥 泥抛 泥 区自航驳抛泥返 航抓斗船采用四锚定位,利用抓
23、斗将疏浚土挖出装入泥驳,泥驳航行至抛泥区抛泥,然后返航至挖泥船装驳,进行下一个生产循环。其工艺流程入下: 抓斗船施工时,利用DGPS进行测量定位,另在围堤上设置导标作为粗定位及施工分块和抛锚定位使用。5.2.4 施工方法a根据挖泥船的船型和性能,确定采用分段、分层、分条的开挖方式,分段的长度为50m,分层的厚度为2.0m,分条的宽度根据船体的宽度确定,每条宽度约为1314m。为保证围堤平安坡脚淤泥开挖控制在合理的速度,以防止原大堤坡脚淤泥卸载过块,造成围堤大面积塌方或失稳的事故。b挖泥船顺码头纵向由港池向围堤坡脚方向进行开挖,外侧前后各布2门八字锚,岸边带预埋地垄扣。然后根据测量导航软件窗口中
24、自动实时动态显示的当时船位指挥抓泥船定位,挖泥船就位后即可靠驳准备开挖。c开挖前,确定分层厚度,分层层数,按确定的方法进行开挖,挖泥司机根据船上的测深仪器控制开挖深度,测量工用测深水铊进行校核,每挖完一个斗位,即向前移,每挖完一条船位,即移往另一船位开挖。挖泥船移船时,要准确定位,控制移船前进的距离,以免造成漏挖。d驳岸堤脚挖泥时,严格控制抓斗下放深度,抓斗按照由港池向堤岸方向排斗,挖至大堤回填石时即停止并前移一个斗位。要加强对堤岸的观测,注意观测开挖是否会造成堤岸的局部滑动或严重坍坡,影响堤岸的平安。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工,报告设计、监理研究处理。e挖泥拖运至海洋局指定卸泥区卸泥,运距约
25、5Km。5.2.5 施工质量标准和控制 1、基槽挖泥质量标准 基槽挖泥挖至设计要求深度,允许平均超深0.6m,平均超宽2.0m,基槽验收使用水陀测量水深,测深仪校核。 2、深度控制施工现场设有验潮站,验潮站设有水位标尺,船上测量工随时掌握当时水位,挖泥操作人员那么根据当时水位及船上的挖深指示仪表控制挖泥,船上的测量工随时用测深水砣校核挖深,对所开挖的深度随时进行修正,使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平面控制各挖泥船、测量船均配备DGPS接收机系统,接收岸台发送的RTCM格式的差分GPS校正信号,实时动态显示架设天线点处坐标,由电子罗经控制抓泥船方位,从而在测量导航软件窗口中自动实时动态显示当时船
26、位,指挥抓泥船定位施工。4、各区段挖泥时平面上分块,立面上分层开挖。在施工安排时每分层都由海测向陆侧分块推进。施工质量严格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按开挖标高和土质双控。由于堤脚挖泥后,岸坡稳定处于临界状态,挖泥完成后应尽快验收,以利尽早安排在大堤坡脚前换砂抛石压坡,确保大堤稳定。5.2.6 挖泥船及辅助设备选配 现 场 设 备 配 备 表船 机数 量性 能抓 泥 船16m3抓斗自航式泥驳1500700m35.2.7 施工区域船机布置基槽开挖时挖泥船抛锚定位施工区域及岸标设置平面位置见附图。5.3 抛砂、振冲施工5.3.1 概述本工程岸坡基槽开挖后,须回填砂垫层至标高,填砂平均厚度约,最大填砂厚度为m
27、基槽回填砂工程总量约411810m3。基槽回填砂为含泥量不大于5,水下休止角不小于32的中粗砂。基槽回填砂采用振冲密实处理,振冲密实宽度范围是从码头前沿线往后55m,振冲深度至基槽底面,振冲后回填砂的密度不小于15击。本工程水域由于受主航道和进港航道共同影响,回淤十分严重。在第三方疏浚后不到两个月时间,疏浚面上已经回淤23m。大量淤泥不可能在基槽开挖中被全部挖走,相当量淤泥将会积聚在基槽底,如果沉积成层,必须进行清淤处理。基槽回填砂施工顺序与基槽开挖错部流水作业,挖泥分段验收后即进行回填砂施工。基槽回填砂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基槽验收 分层回填砂 振冲密实 检测验收基槽清淤5.3.3 施工方法
28、 1、清淤基槽回填砂前应检查基槽内淤泥是否沉积成层,如果沉积淤泥含水率W150、厚度大于,应进行去除。局部淤泥拟用空压机进行清淤。基槽底大面积淤泥层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清淤。清淤要与挖泥、抛砂作业错开,防止互相干扰,清出的淤泥排至港池内。清淤分段进行。原那么上夜晚清淤,白天抛砂,清完一段约2030m即回填砂一段,尽可能缩短基槽裸露时间,防止再次回填。2、回填砂施抛1在基槽挖泥验收后立即进行回填砂施工,如基槽裸露时间过久,淤泥沉积成层,按规定进行清淤处理后再马上回填砂抛填。2回填砂材料采用自珠江口水域。回填砂前应取样进行含泥量和休止角的试验,合格后报监理确认。3基槽回填砂采用开底泥驳抛砂作业,根据基
29、槽挖泥安排分段分层抛填,分层厚度根据开底泥驳自卸堆高而定。4基槽回填砂平面定位,由岸边设断面标志对标控制。标志距离拟定10m,见标志平面布置图5为防止抛砂过程中淤泥在基槽中积聚,回填砂施抛首先由基槽中间也是抛石棱体中心点开始向外向内扩展。6回填砂抛填应掌握潮流情况,考虑潮流影响,确定卸砂点位置,调整船位。尽可能选择平潮期间抛砂。7回填砂施工要每天做回填记录,以图表示抛填位置,并逐层测量检验防止跳抛重抛。8回填砂顶面找平、坡脚欠抛局部采用带皮带机的砂船进行补抛。9基槽换砂分段回填分段验收,基槽填砂顶面标高偏差为300mm。3、回填砂振冲1考虑工期紧张,为便于桩基施打后上部结构能尽快流水作业;为防
30、止回填砂振冲对桩位影响,拟定基槽回填砂验收后立即进行振冲密实施工。2回填砂振冲使用起重扒杆船配23台75kW振冲器进行。3回填砂振冲定位同抛砂定位方法。4振冲点按梅花形布置,点距取,经典型施工实测密度后适当调整。5填砂振冲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振冲,向下振冲至基槽底面以下,留振1015S,然后向上振冲至砂面。向上振冲过程应在每上提时留振一段时间,使电流升高控制值,依次振留至砂面为止。6振冲密实度检验方法:振冲密实度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检验,按每200个振冲点选择1个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孔位由监理工程指定。5.3.4 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的砂垫层抛填方案用约150天完成,平均强度约3000m3/天
31、振冲安排3月开始,6月份结束。5.3.5 施工船舶的配备船 机 配 备 一 览 表序号船机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自航抛石船500m31艘2方 驳1000t1艘定位用3搅吸式清淤船700kW1艘清淤用4皮带扒船1000m34艘5起重泊船60t1艘6振冲锤75kW2个7交 通 船20t1艘施工人员上落5.4 沉桩工程施工5.4.1 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分为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两种类型,桩总数量为439根含过渡段:30根。第1、2结构段为钢管桩,共89根,桩径分:1000、1100、1200三种类型;第3-7结构段和过渡段为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共350根,桩径分:1200、1400两种类型。桩
32、尖设计为开口型。钢管桩分直桩和斜桩两种,混凝土大管桩全部为直桩。5.4.2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5.4.2.1 施工工艺流程桩施工工艺流程见框图:准 备 工 作基槽开挖、回填砂管 桩 加 工桩 船 定 位管 桩 运 输水 上 沉 桩沉 桩 测 试测试桩 头 处 理水 上 夹 桩5.4.2.2 各主要分项施工方法1、管桩制作1钢管桩的制作 钢管桩委托专业厂家分包加工,钢材材质为BS4360:1986 50B英国标准或国家标准Q345,钢材必须有材质合格证明书,并须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化学、力学性能检测。钢管桩的加工严格按照港口工程桩基标准JTJ254-98、钢结构施工及验收标准GB20215、焊接接头
33、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2649及设计和技术规格书要求进行制作、验收、试验。钢管桩日生产能力350m,约250300t,方案每天生产10根。2预应力大管桩的制作mPmPa。1400大管桩钢桩靴长925mm,钢桩靴壁厚20mm;1200大管桩钢桩靴长800mm,钢桩靴壁厚18mm。 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对管节的预制、养护和整桩的拼接、张拉、灌浆等工序严格控制其质量标准,确保管桩的制作质量,每批管桩出厂同时提供合格的质量评定和强度报告。3桩长确实定因素:a、设计提高的桩长明细表。 b、业主提供的现有地质勘察资料。c、试桩试验结果。d、沉桩过程的数据统计。e、桩长确定宁长勿短。4管桩的运输:厂家按照施工单
34、位提供的每驳钢管桩加工方案加工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的装桩方驳靠泊在出运码头,厂家负责管桩的吊装工作,管桩吊装需按施工单位的编制的出运图进行装桩,装完一驳管桩后,方驳由拖轮拖运到施工现场,管桩的运输配备2艘1000t方驳和1艘600hp拖轮。2、水上沉桩 (1) 打桩设备 a. 打桩船沉桩由我局粤工桩4船组承担,桩四船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 船 名粤工桩4桩架高m建造厂日本永吉船体尺寸(m)总长吃水(m)艘吨位(t)总吨型宽艉净吨型深平均排水量船区类抗风能力级拖航状态6打 桩 性 能打桩架高m龙口长m龙口宽m打桩长m其中水下42+水深满足设计桩长33m53m配备桩锤型号桩径(mm)方桩6
35、00600打桩重t俯仰最大角(度)替打长mD125-13钢管桩160080最大30 b、打桩锤打桩锤为德国DELMAG公司生产D100-13柴油锤及HHK16S液压锤。 D100-13桩 锤 主 要 性 能 参 数 表序号项 目单 位性 能1冷却方式空气冷却2总重量t3总长度m4每min锤击次数次36455最大行程m3.46每次爆发能量Nm2138603355407上活塞重量t10HHK16S液 压 锤 主 要 性 能 参 数 表序号项 目单 位性 能1总重量t272总长度m3最大行程m4每次爆发能量Nm2400002沉桩定位 沉桩定位采用前方交汇法,分别在正面基线控制点上布置各一台经纬仪,其
36、中一台为全站仪,可以复核桩到控制点的距离,桩的扭角由经纬仪控制桩船船尾,沉桩定位分粗定位、细定位、精定位三步进行,经各方向观测员校核无误后开始压锤施打。沉桩定位详见沉桩测量定位示意图。2-2-3沉桩贯入度及桩位的控制在沉桩位置的陆岸,架设一台水准仪,对桩自沉、压锤、施打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随时提供桩尖高程、入土深度及桩顶高程,并测定最后10击平均贯入度及桩尖最终高程,设计桩尖标高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桩基沉桩使用D-100锤施工,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辅.钢管桩的沉桩标准:采用D-100锤二档或三档能量进行连续沉桩,收锺时锤击能量为三档,最后一阵100mm的平均贯入击数不大于4mm/击,可
37、以停锤;如果桩顶标高超过设计标高2m,且锤击总数小于1500锤,那么要求最后一阵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3mm/击。1200大管桩沉桩控制标准:采用D-100锤一档能量进行连续沉桩,最后一阵100mm的平均贯入击数不大于4mm/击,可以停锤;如果桩顶标高超过设计标高3m,且锤击总数小于1500锤,那么要求最后一阵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3mm/击。1400大管桩沉桩控制标准:采用液压锤二档能量进行连续沉桩,最后一阵100mm的平均贯入击数不大于4mm/击,可以停锤;如果桩顶标高超过设计标高3m,且锤击总数小于1500锤,那么要求最后一阵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3mm/击。如沉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设计、
38、监理和业主共同研究处理。沉桩桩顶平面位置偏差:直桩:150mm;斜桩200mm地质复杂处300mm,桩纵轴线斜度偏差包括直桩桩身垂直度1%,且1%直桩偏差2%的桩数小于10%.3沉桩顺序沉桩顺序按区段划分: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6段第7段预留段。各分段桩由陆侧往海侧阶梯形展开,在沉桩前对每根桩先后沉桩次序编号,沉桩顺序详见沉桩顺序图。 2-2-5沉桩时的岸坡稳定性观察 岸边设置有沉桩控制点,在沉桩前先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标高,在沉桩后复测控制点的位移和沉降,可以观察到岸坡的稳定性。4水上接桩和桩顶处理尽量防止水上接桩。如偶尔发生在钢管桩沉桩桩长不够时,按标准要求采取水上钢管桩身一处接桩
39、上节桩开单边V型坡口,坡口角度4555,桩内部设置内衬套,内衬套预焊在上节桩底现场套装于下节桩中,再用手工焊接,所用合格管节长度大于2m,两个对接管节螺旋焊缝错开1/8周长以上,焊接部的错开控制在4mm以下。水上焊接完毕后,对焊缝进行手工电动除去焊渣及除锈到达设计要求后。 桩头的割除:影响钢管桩施打的桩头采用直接站在桩船背板上割除的方法,不影响打桩的桩头采用塔设平台,直接在平台上割除桩头,割除前,先放后桩顶标高位置,划好标高线,采用风焊割除高出管节。m的钢管节需运回加工厂家回收利用。混凝土大管桩高于设计桩顶标高的局部采用人工截除,并转运上岸处理.5、沉桩对岸坡的位移、沉降观测水上沉桩时应定期
40、观测岸坡的稳定性,在岸侧设置位移、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位移、沉降观测,如发现位移较大,应立即停止沉桩作业,待研究决定后再进行沉桩施工。6、桩基检测 桩基检测要求进行高、低应变动力检测,桩基极限承载力设计要求如下:序号管 桩 类 型桩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11000mm钢管桩800021100mm钢管桩950031200mm钢管桩1000041200mm大管桩800051400mm大管桩10000大管桩高应变动力检测数量为全部桩基的5%,其中局部进行复打动测。大管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数量为全部桩基的10%,对于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大管桩,均应进行检测。7、 夹桩施工在沉桩后为防止桩身位移或倾斜,及时
41、对施打完成的桩进行夹桩,夹桩结构原那么为:1夹桩完成之后桩区排架满足小型抛石船进出抛石作业。2确保桩和桩排架的稳定。3作为桩内砼施工平台的支撑梁系及桩帽施工的脚手架。根据上述原那么,夹桩材料采用14槽钢,夹桩槽钢顶标高距桩帽底模支承5cm,夹桩在桩帽施工完毕后,在确保桩基不会发生偏移的情况时方可撤除夹桩体系。根据相应工序施工周期需要预备配置3个结构段的夹桩材料周转使用。具体夹桩方案见夹桩施工示意图。5.4.2.3 工期安排 桩基施工方案从2004年4月初开始,至2004年9月5日完成。5.5 桩芯混凝土施工5.5.1 工程概况本工程桩芯分为:钢管桩桩芯砼、大管桩桩芯砼。桩芯砼均采用C40普通砼,掺8%UEA膨胀剂。桩 芯 砼 工 程 量 表桩区/对应桩帽型号砼直径mm桩芯砼底高程桩芯砼底高程砼高度(m)单根砼量(m3) 单根钢筋笼重t 根数钢管直桩/SZM5-1、SZM6-1、SZM9、SZM10-1、ZM3110033钢管直桩/SZM5、SZM6、SZM9、SZM9-1、SZM1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