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15256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7,目录,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8,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9,十九大报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0,2017年双十一,11秒破亿、28秒破十亿、3分1秒破百亿、9小时4秒破千亿2017年“双11”天猫成交额不断创新高,最后定格在168

2、2亿元人民币,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活动期间,仅天猫一家购物平台参与人数就超过1亿,覆盖225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双11”不仅是中国最有魅力的狂欢日,也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购物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2,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1979年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2013年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3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

3、献率超过3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3,我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4,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特征十分明显,许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要产品和服务质量、单

4、位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行经济体系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价格、低质量的需求,而且中低端生产能力大量过剩、高端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以至于一些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集成电路核心芯片、飞机汽车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产品和设备技术依赖进口,就连带自动清洗装置的马桶盖、电饭煲、炒菜锅、婴幼儿奶粉等,国人都喜欢买质量较高的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产品。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因此,我国经济必须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

5、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5,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公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7,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述具有丰富内涵、深刻含义,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两个原则、三个变革、三有经济体制、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个目标”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条主线”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两个原则”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三个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6、革”;“三有经济体制”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8,目录,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9,一、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一、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开放,共享,创新,A,协调,B,绿色,C,D,B,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1,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三次科技革命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3,中兴通

7、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6,创新型国家的标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3,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拉美陷阱) 区域协调发展(东中西) 城乡协调发展 短板效应 系统论:各个部分,各个部分里的要素都要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4,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5,绿色发展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加强绿色治理。像对待生

8、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创新绿色技术。加大科技投入, 振兴绿色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践行绿色生活。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强化绿色监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6,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7,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闭关锁国无异于掩耳盗铃

9、、自欺欺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8,一带一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4,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民共享 全面共享 共建共享 渐进共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5,关系,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6,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7,201

10、6 年跨境电商消费者调查报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8,2017中国海淘消费者购物习惯及支付偏好调研报告,根据本次调研的抽样调查发现,海外直购日渐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选择。在所有受访者中,有49%的受访者表示曾经于过去一年在国外网站进行过海淘消费,平均每年进行6次海淘,且在国外网站海淘的单次平均消费金额为人民币1197元(普遍高于在国内海淘平台购物的694元)。其中,尤以“已婚有孩群体”为海外直购主力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2,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供

11、给侧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者和产业三个逐次递进的层次,构成经济增长的供给体系;“结构性”是指生产要素、企业和产业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配置的,不同的组合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改革”是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调整生产关系,改变生产要素、企业和产业的重大比例关系,既包括数量关系调整,也包括质量提升(见图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逻辑关系示意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4,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

12、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二是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降低经济运行风险,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同时,着力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既要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又要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 三是处理好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做好“减法”,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深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同时要做好加法,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 四是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把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既要大力推进供给创新,适应和引领需求的变化。也要采取必要的财政、货币等政策,发挥需求侧对稳定经济增长、拉动新兴产业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57,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