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混凝土面层浇筑施工要点6.1.1.1准备工作1、施工复测:对道路中心桩位置、水准点基点桩及其他测量资料 进行复测,对控制桩进行加固。2、原材料的准备(1) 、集料:质地坚硬、清洁、无风化,针片状颗粒、含泥量、有机 质含量符合规范要求,集料级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 、水泥:安定性、细度模数、初终凝时间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 规范要求.(3) 、石料:质地坚硬、清洁、密实、无风化,极限抗压强度等各项 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设计规定,几何尺寸等外观指标符合规范要求.6.1.1.2 C20混凝土配合比1、将计划用于每一处机械化施工和小型配套机具施工的混凝土垫层的水泥、碎(砾)石、砂、外加剂等材
2、料,在用于工程之前5天,委托中心试验室按有关规定的标准方法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 组成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应包括混凝土弯拉和抗压强度、集料级配要求、水灰比、稠度、水泥用量、质量控制等细节。2、 及时将配合比设计报告单和总说明报送监理工程师认可。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经批准后,立即进行试拌。6.1.1.3抽样检验按有关规范要求频率做抽样检验,制作抗压和弯拉试件各二组, 分别作7天、28天的抗压、弯拉强度试验。6.1.1.4混凝土浇筑1、基层准备:在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前,应将基层上的浮石、杂物、尘土等全 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洁,并整理排水设施。基层如有车辙、松软及其他不符规定要求的部位。均应翻挖、
3、清除,并以同类混合料填补,其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 ,重新整型、碾 压,并符合密实度的要求。2、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配置合适的施工机械,其 技术性能应满足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要求。 并应将工地配置的各种施工 机械的名称、机型、规格、数量等,列表报监理工程师认可。3、模板:(1) 模板以钢板材料制成,并配有合适的装置以保证模板连接牢固 可靠,使在浇注混凝土时能经受捣实和饰面设备的冲击和振动。(2) 模板安装应顺直,无扭曲;相邻钢模应平头锁接方式紧密联接, 不得漏浆;模板接缝在任何方向都应不能活动。 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 路面厚度相同,误差为+0,-5mm。(3) 用于胀缝和
4、施工缝的模板,根据传力杆和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 钻孔。(4) 模板在整个长度完全紧压在基层上,并正确地按完成后的路面 边缘要求的坡度和纵向安置。(5) 模板要彻底清扫干净,并在每次浇注混凝土之前涂隔离剂。4、钢筋设置:钢筋网片、角隅钢筋、边缘钢筋的安设,均要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5、混凝土面层的浇注1) 、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表面洒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2) 、混凝土入模前,先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范 围内,制作混凝土检测抗压抗折强度的试件。3) 、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 、摊铺现场应设专人指挥卸料,应根据摊铺宽度、厚度、每车 混凝土数量均匀卸料,严格掌握不能
5、亏料,可适当略有富余,但又不能太多,防止被刮到模板以外。5)、摊铺后,检查拉杆平行与水平,同时要用铝合金直尺进行平 整度初查,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不缺料。6)、每日工作结束,施工缝宜设在胀缝或缩缝处,按胀缝或缩缝 要求处治。因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中断浇筑时,可设临时工作缝。宜 设在缩缝处按缩缝处理。7)、当摊铺到胀缝位置时,应按胀缝设计要求设置胀缝和安装传 力杆,传力杆范围内的混凝土可用人工振实和整平。如继续浇筑,摊 铺机需跳开一块板的长度开始进行,留下部分待模板拆除并套上胀缝 后用人工摊铺振动成型。8)、摊铺机在摊铺时,两侧应各设1名辅助操作员,保证摊铺机 运行安全和摊铺质量。9)、在待振横断面,每车道路应使用 2根振动梁,组成横向振动 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捣密实,并应注意角处不得角振或漏振。10)、振动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 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 30s。振动棒 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 ;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200mm。 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11 )、振动梁振实,每车道路面宜使用 1根振动梁。振动梁应具 有足够的刚度和质量,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线沿纵向拖行, 往返23 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