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370787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特色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课件 感觉非常好,拿来与大家共享,主要内容,科室简介 中医特色疗法, 呼吸内科 梁国玲,呼吸一病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病区,中医特色疗法,平衡竹罐,呼吸操,埋线,督灸,离子导入,穴位贴敷,脐灸,特色疗法,督脉 行于脊背正中,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是传输精气重要通道,能敷布命门之火,温脏腑。 肺肾功能强健与否与督脉密切相关,调理督脉可平衡阴阳、疏通气血、补益肺肾。,督灸,规范治疗方法,督灸,标本同治,督灸,标本同治,督灸,督灸,督灸,督灸,督灸,适应症:慢阻肺,肺纤维化,肺部感 染(包括真菌感染)中医辨证属肺肾 气虚或肺肾阳虚者。,督灸疗法温补脾肾,扶正固本 可预防病情

2、进展及加重, 改善和保护肺功能的作用。,中医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督灸疗法社会和经济效益,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和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的功能,发挥中药,艾灸,药物的三重作用。,脐灸,脐灸作为外治疗法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充分发挥了穴位、中药、艾灸三大绿色疗法之优势,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所以经历几千年而盛行不衰。,脐灸,脐,即神阙穴,为奇经八脉中任脉上的要穴,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通五脏六腑,联全身经脉,有 “生命之蒂”之称,是一个具有扶正祛邪,养生延年,健脾和胃,温补肺肾,通经活络,行气和血,敛汗安神等特殊作用的穴位。,脐灸,艾绒是主要的施灸材料,艾灸时

3、艾的药性可借火的温和热力,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然后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活络,活血逐痹,温补肺肾,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脐灸,脐灸的适用范围 1 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功能低下; 2 各种慢性肺部疾病缓解期,可提高肺功 能,预防疾病复发; 3 能改善患者睡眠,缓解周身疲劳,改善 亚健康状态,脐灸,适用于各类肺系疾病以及保健。可激发正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尤其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久咳不愈者。,3 隔物灸,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为治疗途径,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为治疗核心; 与普通火罐不同,以不同的火罐手法为治疗手段的非药物的自然疗法; 手法:留

4、、闪、摇、摩、抖、擦、推、弹、振。,4 平衡火罐,平衡火罐,选择起平衡作用的特定治疗部位 实施熨烫、牵拉、挤压、弹拨等手法向大脑中枢反馈信息从而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强身健体的功效。,临床作用1.西医认为:火罐具有活血化淤(外伤)扩张血管,调整末梢神经,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机能,消炎抑菌,退热止痛等2.中医认为:火罐有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不同功效,平衡火罐,药罐,药罐,辩证取穴(例如哮喘): 肺脾气虚:脾俞、肺俞、足三里 肺肾两虚:肺俞、肾俞、气海俞、膏肓 痰湿蕴肺:肺俞、脾俞、定喘、膻中、 丰隆 风热犯肺:大椎、肺俞、尺泽、膻中 风寒闭肺:风门、肺俞、大椎

5、、膻中,6 中药外用离子导入,治疗原理,脉冲电,局部充血,血运,代谢,营养,审证求因,活血化瘀 香窜走络,导入液,双效合一,治疗范围,中药外用离子导入,肺炎喘嗽、肺纤维化、急慢性支气管 炎以及肺胀的急性期。,中药外用离子导入,导入液: 1号(复方紫草液) 2号(复方二花液) 当归液 丹参液 红花液,中药外用离子导入优点,(1)将药物直接导入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 (2)药物作用时间较长。经直流电导入的药物在局部形成“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人体内,中药外用离子导入优点,(3)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从体外给药,避免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或毒副反应。 (4)不同的病症可以应用

6、不同的中药,辨证论治,7 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外敷止咳散(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药物)取适量,生姜汁调,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炎、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等辩证使用。,舒肺贴外敷技术是我们在40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COPD稳定期主要表现为肺肾气虚、痰浊阻肺,或兼血脉瘀阻,其中尤以肺气不振,常兼痰浊或痰瘀互结阻塞肺系为关键的病机特点,按照中医传统整体观和脏腑经络理论、“内病外治”理论,并结合现代药物制备工艺技术形成的一种治疗COPD的有效措施。,穴位贴敷-舒肺贴,成分:白芥子、延胡索、芫花等。 性状:本品为黄色或褐色软膏 功能主治:温振肺气

7、、逐痰活血、止咳平喘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长期咳嗽、咯痰、气喘患者。 规格:20g/支,穴位贴敷-舒肺贴,用法用量:外用,用于穴位贴敷,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药膏1.5g注入贴膜凹陷处敷于穴位上,于612h后取下即可,每10天为一疗程。 禁忌: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皮肤为过敏体质者,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穴位贴敷-舒肺贴,不良反应及处理: 1.贴后可能会出现较大水泡,如果有大水泡可先用消毒毫针将泡壁刺一针孔,放出泡液,再涂龙胆紫药水。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防止感染。 2.外敷治疗后皮肤可暂有色素沉着,一般会消退且不会留有疤痕。,穴

8、位贴敷-舒肺贴,常用贴敷穴位及图谱 1.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膏肓: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3.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4.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穴位贴敷-舒肺贴,5.肾俞: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命门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7.膻中 :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8.天突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穴位贴敷-舒肺贴,穴位贴敷-舒肺贴,穴位贴敷-舒肺贴,8 穴位埋线,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

9、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使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引线体对穴位进行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埋线-呼吸科疾病用穴,疾 病:慢阻肺、哮喘 主要用穴:足三里、肺俞、孔最、丰隆(均取双侧穴位) 随证配穴:外感风寒:外关;外感风热:曲池;胸闷不适:内关;气虚:气海、关元;胃脘不适:中脘、下脘、梁门、天枢;便秘:大肠俞;泄泻:手三里、上巨虚。(均取双侧穴位),穴位埋线-呼吸科疾病用穴,穴位主治病症: 足三里:胃经合穴,全身强壮要穴,主治咳嗽多痰,改善胃肠

10、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力。 肺俞:背俞穴,治疗咳嗽,气喘,胸满,鼻塞等。 孔最:肺经郄穴,主治哮喘、急性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穴位埋线-呼吸科疾病用穴,丰隆:胃经络穴,主治哮喘,咳嗽多痰,为全身祛痰之要穴,还可治疗头痛,头晕,咽喉肿痛,胸痛,大便难等。 外关:外关通于阳维,阳维脉主阳主表,故外关可疏泄阳邪,解表散寒。还可治疗胸胁痛。 曲池:治疗咽喉肿痛,牙齿痛,目赤肿痛,腹痛,呕吐,泄泻,痢疾等。,穴位埋线-呼吸科疾病用穴,内关:治疗咳嗽,哮喘,心悸,心胸胁痛等。 气海:治疗腹痛,泄泻,大便难,具有强身健体作用,为保健要穴之一。 关元:治疗腹痛,泄泻;保健要穴,为全身强壮穴之一。 中脘:治疗胃痛,腹痛,腹胀,肠鸣泄泻。 下脘:治疗腹痛,腹胀,食谷不化,泄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