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十四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74527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十四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十四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十四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十四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十四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3.品味文章的语言,指出其作用4.理解文章记叙的时候穿插抒情议论的妙处5.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真挚、深沉的母爱)教学重点1. 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2.揣测人物的心理明确记叙文刻画人物的方法3.品味文章的语言,指出其作用4.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真挚、深沉的母爱)教学难点文章记叙的时候穿插抒情议论的妙处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整体感知、研读与赏析文章,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二、继续学习课文,品味细腻、真挚、深

2、沉的语言,体会感情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评说。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4.文章开头说,“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了什么?5.怎样理解母亲“蹑手蹑脚”地到我的床前看了我好几次?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暗含着对旧社会吞没女性的揭露。第3句中的“敢”如果删去,就成了“不对母亲说出一句”,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不敢”是心里想说,但又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

3、许“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是显得真诚、执著。如果改成“不说出来”,就无法把这种矛盾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第4句说明母亲没有丝毫的社会地位,这是母亲的悲剧,更是旧中国广大妇女的悲剧。第五句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到元宵节乐趣,又不愿惊醒自己的孩子,爱子之殷之细,令人感动。6.可随机讨论其他句子。三、明确主题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四、比较阅读 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 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

4、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五、探究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学生讨论、明确: 邹韬奋成长的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邹韬奋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 六、口头表达下面请大家也模仿作者选取我们自己生活中母亲的一两个典型片段来说说我们的母亲!七、小结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古语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爱就要勇敢说出来,让母亲知道我们懂,懂得她们的付出,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每年的5月8日就是母亲节,今年已经过去,你记得感恩母亲了吗?来年大家不要忘记也给母亲送上一份温暖啊!八、布置作业课后模仿文章写母亲片段的方式写写自己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