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75836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教案设计【课题名称】土壤里有什么【作者】谷惠【单位姓名】洛西街小学【教材依据】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本课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 , 利用放大镜观察 , 再用沉积和加热土壤的方法, 来探究土壤的成分, 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亲历 , 体验科学探究后 , 了解土壤的组成 ,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设计思想】 本课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 , 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 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预测猜想实验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课后延伸的探究。本课从科学知识目标上来说 , 是比较浅显的 , 较容易达到的。

2、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 必然要涉及到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探究技能的问题 , 这是本课的重点 , 是实现“科学探究”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最重要的活动部分。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对岩石风化及风化的结果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 进一步以学生常见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 , 旨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探究 , 了解自然中土壤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研究土壤 , 了解土壤的组成 , 是学生掌握记录观察试验的方法 , 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 , 进行推测及猜想研究 , 在通过实验验证 , 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 , 而是一种混合物。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农村 , 对于土壤他

3、们司空见惯 , 非常熟悉 , 但是他们可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那里来 , 更会想到土壤来源于岩石 , 土壤的成分 , 他们对土壤既熟悉又陌生。本课活动紧接着上一课的内容 , 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 , 一方面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证据;另一方面是了解土壤对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 , 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 , 当水流静止下来时 , 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 一般来说 , 重的颗粒先沉积 , 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 , 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 , 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1 /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植物残留体 , 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教学难点:依据收集到证据后得出结论;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方法】: 以观察探究为核心 , 采用设疑观察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 情景教学及多媒体辅助等教

5、学 , 让学生在亲历 , 真实的实践中学习新知。【学法指导】: 以观察实验活动为方式 , 变课堂为生活 , 坚持观察 , 实验探究 ,合作交流 , 归纳总结的教学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学准备】:分组准备:新鲜土壤一袋、干燥土壤一袋、一个放大镜、一个烧杯、一把药匙、一根筷子、一杯水、一张记录表 , 一个纸盒 , 一张报纸 , 五根牙签等。演示材料:酒精灯石棉网干土火柴铁盒三脚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岩石变化图片。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知道了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等作用 , 岩石破碎的现象叫风化。岩石在风化的作用下碎裂 , 继续风化

6、 , 碎裂成小石子和沙 , 如果继续风化 , 会怎样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4 课土壤中有什么 , 研究土壤 , 寻找土壤源于岩石的证据。二、寻找土壤的成分:猜测:根据你平时对土壤的观察, 你认为土壤中有什么?大胆的说说你的预测。实验(一):观察新鲜土壤1请同学们用肉眼仔细观察老师给大家准备花园里的土壤 , 把你的发现记录在录表上。比比谁的眼睛更敏锐 , 哪小组合作效率高。2、从老师这里领取放大镜, 进行更细致地观察。3交流观察新鲜土壤的收获。4为了方便观察 ,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干燥的土壤 , 借助牙签 , 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 , 有什么发现?能给他们分分类吗?怎样区分呢?5交流土壤颗

7、粒的观察发现。6. 阅读资料:(课件呈现)地质学家对这些颗粒进行分类:直径大于2 毫米的颗粒称为沙砾(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石子);直径小于2 毫米大于 1/16 毫米的称之为沙;直径小于 1/16 毫米大于 1/256 毫米的称之为粉沙;直径小于 1/256 毫米的称之为黏土。实验(二):用沉淀法了解土壤大成分1如果把这么土壤倒入水中 , 你又能发现什么呢?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2把干燥的土壤倒入水中观察 ,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2 / 43让我们来搅拌一下 , 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问题?小棒用力搅拌水中的土壤 , 让土壤颗粒随水运动 , 然后静置在一边。4好 , 我们让它们静止一段时间吧。5我们现在

8、再来看看烧杯里在水的作用下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是怎样的顺序?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6现在请小组同学整理你们的实验记录, 说说土壤中有什么?课件呈现 :放大后得沙砾 , 沙, 沙粉和黏土颗粒。演示实验 :用加热土壤 ,验证土壤中含有腐殖质1 . 师用酒精灯加热土壤 ,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闻到了什么气味? 这说明了什么?2.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3. 结论:土壤加热后会冒烟 , 有焦的味 , 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三、土壤和生命:课件呈现图片:1. 观看图片 ,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 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土壤里有青蛙 , 花栗鼠 , 蚯蚓 , 昆虫 等等。)2想一想:土

9、壤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它们又为土壤做了什么?3. 自由交流。4小结: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 土壤为它们不仅提供了栖息地 , 还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养料 , 而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 , 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 , 更有利于生物的生长、生活。5那么土壤和我们人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6. 小组内极极交流汇报。7小结:因为土壤和生物有密切的关系 , 而人的衣、食、住、行又和生物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 可以说土壤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 你同意吗?四、总结引伸:阅读课本65 页内容。1这节课你有什么

10、收获?(课件呈现本课小结内容)2是呀 , 土壤的作用真大啊!让我们以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结束本课吧!阅读课本 65 页内。保护土壤 , 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 ,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家园就要靠我们所有人。实验报告表:实验名称:寻找土壤的成分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方法实验现象肉眼放大镜倒入水中燃烧土壤3 / 4板书设计:动物生物土壤植物组成水非生物空气腐殖质矿物体会与反思:根据科学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 小学科学课要进行科学探究学习 , 这对学生的学 习和成长进步都有好处 , 我本着这一理念设计了此教案。把活动权交给学生 , 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 , 使学生能在自己操作的实验

11、中 , 增加科学兴趣 , 获得科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实验探究这一环节分了两部分:观察和实验。首先 , 通过耳闻 , 目睹 , 手捏 , 鼻嗅等观察的方法对土壤的成分做出分析 , 这样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其次 ,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 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和条件中活动 , 亲历 , 体验科学探究。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 , 体验合作 , 体验质疑 , 体验挫折 , 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本课实验部分是小组内人人参 , 生生合作交流 , 师生互动交流 ,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 既积极投入 , 专注地研究 , 初步有了进行科学研究的专注和激情 , 同时 , 课堂活动又不显得混乱无序。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沟通、思想交流 , 充满了平等、真诚的氛围。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 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也有不理想的地方:一方面是小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方法、水平和质量等问题都不尽人意 , 另一方面是我考虑到时间的因素 , 所有的土壤材料都是我给准备好的。土壤的种类不全, 使得学生的观察没有得到全面的展开 , 使得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以后的科学课上一定引领孩子还原大自然的真实。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