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86054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重庆三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方向)年 级 2009级 学生学号 200915144248 学生姓名 付辉骥 指导教师 葛卫国 职称 高级讲师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 2012 年12 月 目 录前言1第一章 夹具的简介21.1 夹具的特点21.2 研究夹具的目的和意义21.3 夹具的基本结构和原理3第二章 三爪卡盘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的结构和原理3第三章 主要参数确定与结构计算43.1 液压腔的结构设计43.2 转子叶片数的设计43.3 摆动角的设计53.4 定子圆柱活塞杠面积的设计5第四章 凹槽轮廓线的设计6 4.

2、1 轮廓面段数的确定6 4.2 活塞杠升程的确定6 4.3 参数1的设计8 4.4 参数的设计9第五章 夹具在安装和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10 5.1 夹具的安装10 5.2 夹具在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10第六章 夹具的经济效益分析11第七章 单工位夹具与成组夹具的分析13 7.1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选择137.2夹紧元件与夹紧力的选择137.3夹具基体的设计夹具基体137.4机壳成组夹具结构13第八章 误差分析148.1定位误差分析148.2 装备误差分析14致谢15结论15参考文献16三爪卡盘增力机构夹具设计重庆三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方向)专业2009级 重庆万州 40

3、4000摘要 设计是在三爪卡盘上加装摆动式液压缸和平面螺旋机构的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的结构。传统的机床如车床、铣床上三爪卡盘的工作一般依靠工人用手工进行夹紧,这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所需夹紧力非常大,还常常有夹不紧的情况,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通过在三爪卡盘加装摆动式液压缸和平面螺旋机构构成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可实现与原有卡盘体的较好结合,并使外加压力能转换成圆周运动,且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达到较高的增力比,最后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关键词三爪卡盘 液压缸 夹具 增力前 言 产品设计无疑作为工业设计的核心,它涉及的面广,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产品设计无时不有,无时

4、不在。产品设计的对象既包括一般的日用生活制品,也包括工业生产的机床,加工工具;既包括家用小电器产品,也包括专业的仪器,仪表;既包括私有的自行车,摩托车,也包括大型的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本论文设计一种在三爪卡盘上加装摆动式液压缸和平面螺旋机构的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的结构。传统的机床如车床、铣床上三爪卡盘的工作一般依靠工人用手工进行夹紧,这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所需夹紧力非常大,还常常有夹不紧的情况,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通过在三爪卡盘加装摆动式液压缸和平面螺旋机构构成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可实现与原有卡盘体的较好结合,并使外加压力能转换成圆周运动,且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达到较

5、高的增力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第1章 夹具介绍1.1 夹具的特点 机床夹具通常是指装夹工件用的装置:至于装夹各种刀具用的装置,一般称为“辅助工具”。辅助工具有时也广义地包括在机床家具的范围内。按照机床夹具的应用,一般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和可调整式夹具等。 通用夹具是在普通机床上一般都附有通用夹具,如车床上的卡盘,铣床上的回转工作台,分度头,顶尖座等。他们都标准化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用来安装一定形状尺寸范围内的各种工件而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调整。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通用家具常常不能够满足各种零件加工的需要;或者因为生产率低而必须把通用夹具进行适当的改进;或者由于工件的形状,加工的需

6、求等的不同须专门设计执照一种专用夹具,以解决生产实际要。 专用夹具是为了适应某一工件的一工序加工的需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其功用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2.缩短了工序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行某一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其主要包加工工件所需要的机动时间和装卸工建等所需要的辅助时间两部分。采用专用夹具后,安装工件和转换工位的工作都可以大为简化,从而提高了生产率3.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障安全生产。根据生产需要,采用一些气动,液压或西塔机械化的专用夹具,对于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的稳定高产都有很大作用。在实际生产应用的夹具很多,分类的方法也有很多种。通常

7、还可以按实用家居的工序不同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车床夹具:包括车床,内外圆磨床其特点是夹具与工件一起作旋转运动,铣床类夹具:包括铣床,刨床等机床用夹具,其特点是家居固定字工作台。只作纵向或横向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综上所述,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这一。因此对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2 研究夹具的目的和意义机床夹具设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机床工装设计而言,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应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

8、进行中外结合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的设计。而深入生产实际调查研究中,应当掌握下面的一些资料:1.工件图纸;认真看工件的图纸,懂的工件被加工表面是技术要求,该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装置中的特殊要求。2.工艺文件:了解工件的工艺过程,该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被加工表面及待加工面状况,基准面选择的情况,可用机床设备的主要规格,与夹具连接部分的尺寸及切削用量等。3.生产纲领:夹具的结构形式应与工件的批量大小相适应,做到经济合理。4.制造与使用夹具的情况,有无通用零部件可供选用。工厂有无压缩空气站;制造和使用夹具的工人的技术状况等。夹具的出现可靠地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

9、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1.3 夹具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按在夹具中的作用,地位结构特点,组成夹具的元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2)夹紧元件及定位装置(或者称夹紧机构); (3)夹具体;(4)对刀,引导元件及装置(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及靠模装置等);(5)动力装置;(6)分度,对定装置;(7)其它的元件及装置(包括夹具各部分相互连接用的以及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用的紧固螺钉,销钉,键和各种手柄等);每个夹具不一定所有的各类元件都具备,如手动夹具就没有动力装置,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有刀具导向元件及分度装置。反之,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有些夹具上还需要设有其它装置及机构

10、,例如在有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第2章 三爪卡盘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的结构及原理设计此次设计是在三爪卡盘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一个液压机构来实现夹紧省力的效果,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主要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螺旋盘,一个摆动油缸及柱塞等。大锥齿轮背面加工出凹槽,圆柱活塞一端与槽配合,另一端装在液压缸定子叶片的孔中,端部装有弹簧,柱塞在弹簧作用下,一端始终与凹槽接触。 工作时利用转动杠转动小锥齿轮2带动大锥齿轮3,当卡爪7未接触工件时,圆锥螺旋弹簧5所受载荷较小,圆柱活塞4与大锥齿轮3无相对运动,缸体6随之一起转动,卡爪7径向移动,接近工件,此为空行程。当卡爪7接触工件后,所受阻力

11、激增,进1. 卡盘体端盖 2.小锥齿轮 3.大锥齿轮 4.圆柱活塞 5.圆锥螺旋弹簧 6.液压缸体 7.卡 爪 8.定子叶片 9.换油机构 10.转子叶片 11.缸体端盖 12.液压油 13.卡盘体图 2-1 卡盘结构方案简图给激减,继续转动手柄,活塞4受力增大,当其达到一定程度时,圆锥螺旋弹簧5被压缩,活塞4与大锥齿轮3产生相对运动,活塞4向定子孔中运动,液压油12被加压缩,液体推动转子叶片10旋转,卡爪7径向微进给,此为夹紧行程。当大锥齿轮3继续旋转至某一角度,活塞4将复位,继续转动,将重复上一次的运动直到把工件完全夹紧。第3章 主要参数确定与结构计算以下以在KZ320型卡盘基础上增设一个

12、螺旋摆动式液压机构为例进行分析。3.1 液压腔的结构设计根据其具体的安装条件和强度刚度要求,拟对其尺寸初步取:外壁厚: n1=14mm 内壁厚: n2=7mm油腔宽: a=40mm 空隙宽: x=1mm故液压腔的面积: S1=a(D/2-d/2-L1-L2-x-n1-n2) =1120mm (3.1)其中:卡盘体大径D=320mm 小径d=100mm 卡盘体外壁厚L1=30mm 卡盘体内壁厚L2=20mm 3.2 转子叶片数的设计 摆动缸中转子叶片的作用是得到尽可能大的扭矩,其输出扭矩的表达式为: M=Zb(-)Pym (N.m) (3.2) 其中 Z:叶片数 b:轴间宽度 D1:油腔大径 d

13、1:油腔小径 P:进油口压力(Pa) Ym:机械效率 D1=D-2L1-2X1-2n1=230mm d1=d+2L1+2L2=200mm在b、D1、d1、P及Ym等一定的情况下,理论上叶片数越大,得到的输出扭矩也越大。 在此次设计中,摆动液压缸是利用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等压强传递的原理,来实现轴向运动向旋转运动的转换。由于已知结构特定,故在本方案中其输出扭矩并不随叶片数的增大而增大,在外力一定的情况下,M只与油腔轴向面积成正比。叶片数Z只影响压力油压强,但最终扭矩不变。故为了便于制造、安装和密封,取 Z=3.3.3摆动角的设计由经验可知,在通常情况下,工件被夹紧时其变形B1mm,取每次夹紧行程中

14、卡爪进给0.02mm,故可得摆动角=360tf=0.6其中 平面螺旋机构的升程t=12卡爪每次进给量f=0.02 3.4定子圆柱活塞杠面积的设计由结构可知,叶片输出扭矩M=PS1rZ1Ym (3.3)其中 P:进油口压强 S:叶片面积 Z:叶片数 r:叶片面积的几何中心到轴心线的距离 Ym:机械效率 油液压强 P=F2/S2(3.4) 其中 F2=F/Z (3.5) 每个叶片受力 F1=PS1 (3.6) F1/F2=S1/S2=1 (3.7)其中1为增力比,为一常数,故S2=S1/1 (3.8) 第4章. 凹槽轮廓线的设计 由设计方案可知,凹槽轮廓线分两个功能部分,它们是增力夹紧部分和圆柱活

15、塞杠位置复原部分。活塞杠与叶片组成增力系统,又与弹簧配合,组成离合销系统。为了使两个系统的工作顺利衔接,特设计过渡斜面系统.设计的凹槽形状如图3所示。 图3 凹槽展开图 如图所示, 1角斜面为槽面的第一部分,角斜面为槽面第二部分增力部分, 2角为第三部分过渡部分,下面分别确定个参数。4.1确定轮廓面段数因采用三个圆柱活塞杠,故同样形状的轮廓面段数N=3n(n=1、2、3)考虑到结构的具体需要,取 n=2, 则N=6,卡爪在一周内将进给 f=6f10.30,故缩短了夹紧时间,提高了效率.4.2 活塞杠的升程 活塞杠的升程 H= H1+ H2 分别确定H1、 H2再根据 H=m (4.1)其中 :

16、增力比 m:卷子叶片的平均移动距离m=0/r=0/ (D1+d2/2)191/22/200=3mm 根据安装的需要,活塞杠轴线与卡盘体轴线R=(191-6)/2=92mm 得轮廓线参数L=2r /6=90.3mm则H=m1=12mm, 故S2=S1/1,=1350/15=270mm. r2=1S2/=9.0mm 凹槽轮廓线的增力部分增力比最大为3=J/L 对活塞杠进行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 图4 活塞杠受力图 =Nsin+Fcos (4.2) J=Ncos (4.3) F=Nf (4.4) 其中f为摩擦系数,可取f=0.18,则:3=T/Q=1/tg+ f 若取极大值,则 tgH/L-2r1=1

17、5/96.3-18=0.20 故可得:3min=1/0.20+0.18=1/0.36=2.6 13=42.5=10.4 由于新增机构增力比为13,且其他机构不变,故13就是最终的增力比.设计目标为增力比0=10,故13=10.4相差不大,符合要求,故取1=4,H=m1=12mm可设H1=4mm,H2=8mm。4.3参数1的设计 当活塞杠处于与凹槽配合状态,与大锥齿轮还没有相对滑动时,其受力如图5所示, 图5 活塞杠凹槽受力图取临界状态分析,则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cos+Nsin+R2=R 水平力平衡 (4.4)F1+F2+Fsin+T=Nsin 竖直力平衡 (4.5)Fcos+Nsin=Q (

18、4.6)F=Rf (4.7)T=PS2+T0 (4.8) T:圆锥螺旋弹簧弹力 F1、F2为密封圈处摩擦力 R1、R2为密封圈处空壁对活塞杠作用力 f:摩擦系数取f=0.15,f1=f2=0.3 已知H1=4,力N的作用点在h=H1/2=2处,为方便计算和实际需要,初取=45由以上各式可得: (3.83sin-0.85cos)T/(0.1cos+sin)=2R1(1.83sin-1.15cos)Q/(0.15cos+sin)=2R2 由于T0,5238; 由于R20,329取=329,则T=0.86Q,R2=0取=5238,则T=0.故可得:随着的增大,T急剧减少,且T随活塞杠升程增大而增大,

19、其与弹簧弹力及液体压强有关,若弹簧确定,则临界T确定,即能求得螺旋盘从空行程转入到夹紧行程的最小动力,故=45符合要求,此时R1=1.3Q,R2=0.3Q,T=0.26Q。 4.4参数的设计 图6 凹槽中心剖面图槽面形状如图6所示,基于工作要求,取C1=3mm,C2由前述条件得:C2=H2tg=H2sin45=8mm (4.9)则tg=H2/(L-C1-C2)=8/(96.3-20-3-8)=0.123 ,得:=7 第5章 夹具在安装和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5.1夹具的安装当夹具的各个零件生产出来后,就要对它进行安装。安装夹具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不同的人安装同样的夹具,其安装的夹具误差都不

20、一样。在安装夹具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1)预紧顶托够力,不得在加工中形成轴心旋转隐患。(2)水平承托,平行对称紧锁,压、托位对点,校正合格(3)侧向多点压锁,压低阶位,尽量避免压块凸出工件加工部位,尽量横向靠外,纵向居中(4)锁和速度适合,遇粘刀要重校夹具5.2夹具在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现代化生产要想有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很多,金属加工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工件在夹具上的装夹。夹具设计依据的原则是简捷、实用、快速、可靠.这里的“快速”指的就是快速装夹。根据工件的种类、结构特征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合理的装夹形式不但能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而且能减轻工人的劳动

21、强度,一般夹具设计出来成为产品后,就有一个装夹模式。装夹模式在快速装夹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事项:(1) 在夹具上相应干涉部位加工出避位,或分开加工,在加工中实现自动避让,加工前要试演确认有无干涉现象(2)在夹具上增加纵横竖三向基准部位供校核用,增加安装或槽,定位稍等(3)选取工件的纵横实体部位作为着力卫,夹具封闭工件外形(4)定位柱有明显的磨损后,更换新定位柱或调整定位柱 (原则上该公司每隔一段时间就检验一次精度,不需要操作工负责) 。第6章 夹具的经济效益分析机床夹具费用是工艺成本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工艺过程的经济性及产品成本,机床夹具的经济性用下述不等式评价:SNC式中S-使用机床夹具

22、后生产费用的节约,即经济效果;式中N-用机床夹具全年加工的工件数量,即工件的年产量;式中C-使用机床夹具全年的费用。(1)使用机床夹具的经济效果:机床夹具的使用减少了生产单件的时间,一个工件的某一工序因使用机床夹具而减少的单件时间是:T=T1-T2,式中T1和T2分别为使用机床夹具前后工件的单件时间。若比较两种机床夹具的经济性, T1和T2又分别代表两种夹具加工工件的单件时间,由于使用机床夹具而节约的工人工资额为:Z=Z1T1-Z2T2式中Z1,T2分别为使用机床夹具前后机床工人每分钟的工资额,若考虑杂费方面H的节约,使用机床夹具的经济效果为:S=Z(1+0.01H)(2)使用机床夹具的的全年

23、费用,一套专用夹具的费用为:式中As-专用夹具的设计系数,通常为0.5;式中Ay -专用夹具的使用系数,一般取用专用夹具制造价格的0.20.3;式中T-专用夹具的使用年限,简单夹具=1年,中等复杂的夹具=23年,复杂夹具是=45年;Cz专用夹具的制造价格由下式计算 Cz =+tZp(1+0.01H);式中-材料的平均价格 (元/kg)式中-夹具元件的重量;式中t-夹具制造工时 h;式中Zp-工人的平均工资 元/人;式中H-工具车间杂费百分比;通过原理,已经可以从该方案中检索到实现设计可行性原理方案。实现某一功能可能有多个解,其优劣程序要视具体情况而论。评价项给出了评价准则和评价的特性值,反映了

24、原理方案在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上的效用。以上所述原理中有关项目中所表达的评价决策的方方面面,为设计展示出统率全局的设计信息空间。第7章 单工位夹具与成组夹具的分析成组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机械制造领域内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作业方式。而成组夹具则是按成组技术原理,在零件分组的基础上,针对一组 (或几组)相似零件的一道(或几道)工序而设计的夹具。它具有专用夹具的若干特点,又具有对工件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适应性,它能使产品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效果,因此,成组夹具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零件的分析与分组, 如某厂生产的交、直流起动机机壳,由于结构简单,采用10

25、号无缝钢管加工而成。本道工序为半精车内孔,其品种有12种之多。轴向长度尺寸最大为1820+0.023,最小为900+0.18 ,止口定位尺寸最大为0-0.087,最小为710-0.046,轴向止口长度一律为3 ,由于尺寸段相距较远,轴向长度考虑压板尺寸,将其分为两组。第1组轴向长度为90135 ,第2组为140182,止口定位尺寸由于需更换定位元件不再分组。把这类使用机床、夹紧方式、加工内容相同的零件挑选出来,形成所需要的成组工序(见图 )。成组夹具的结构设计:成组夹具设计与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相似,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它是为加工某些几何形状相似、工艺过程和定位夹紧相似的零件而设计的。设计时仍然

26、需要选择合理的定位基准、定位元件;选择合适的夹紧力、夹紧元件;设计好合理的基体件。7.1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选择制定设计方案时需选择合理的定位基准、定位元件。以图工件为例,选1020-0.07处止口为定位基准,止口平面为辅助定位。夹具采用定位盘定位,这样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无基准不重合误差。但在实际中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采用增大定位盘内圆柱孔的方法。定位盘内圆柱孔最小增大尺寸为:=hXtg=3X(0.05/123)=0.00127.2夹紧元件与夹紧力的选择夹紧力的选择,除夹紧力方向和作用点外,还要使工件产生尽可能小的夹紧变形,这是选择夹紧元件和夹紧力的主要因素

27、。本例采用压板压紧,夹紧力方向平行工件外圆母线,夹紧牢靠,工件保持正确位置,既防止了薄壁零件装夹变形,又满足了成组的要求。7.3夹具基体的设计夹具基体在设计夹具基体时,除应保证结构合理外,还应保证夹具基体有足够的刚度,而且在可能的范围内,力求能加工零件组的全部。对其基体件还应根据相似件形状、尺寸、精度、毛坯种类及其工艺方法来确定基体件形状、尺寸,以满足加工所有相似件的要求。该基体件与其它夹具元件组成的夹具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更换元件容易,可以加工不同产品的相似件,详见下图,通过它组成半精车内孔成组夹具,可以完成不同产品机壳内孔的加工。7.4机壳成组夹具结构 机壳成组夹具由基体件、调换件、标准件

28、三部分组成,见下图。该夹具由基体件与机床连接,使用机床可视厂方具体情况而定。为保证工件轴线与机床轴线相重合,使用法兰盘(过渡件)与机床内锥孔配合,完成定位。与夹具定位则依靠基体件上的外止口(本例为240处),准确定位后,予以轴向锁紧。夹紧采用双压板球铰压紧,由大拉杆1带动两个小拉杆2来完成。两小拉杆做为调换件,以适应分段两组中不同轴向长度的需要。 4成组夹具的误差分析(1)机床回转中心与夹具安装不同轴时,使夹具在机床上定位脱离理想状态,造成安装误差。解决办法:可在车床上重新车一次定位盘止口,保证定位盘中心和机床主轴中心同轴度小于0.015。(2)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定位脱离理想位置,产生加工偏

29、差,产生的原因有: 定位元件制造超差; 工件与定位元件间定位面间隙太大,或定位元件与机床主轴不垂直; 解决办法: a)确保元件制造精度,定位盘与基体件的配合可按公差等级5级或6级精度。 b)夹具基体件上与定位元件的配合需在机床上精车,以确保定位元件安装后,处于正确位置。如图2中甲120H6及其端面A,并保证尺寸公差和精度要求。 c)定位盘内孔尺寸,取工件最大实体尺寸加(或减)制造公差的1/51/8即:102+0.1 x1/7 =102.0143。成组夹具的经济效益分析 1)节约设计时间:成组夹具只需设计调换件,可单独出图或提供元件号填表选用,一般只占总夹具设计量的515%,以本夹具为例,调换件

30、只占设计总量的10%。2)节约制造工时:只需制造调换件即可,因此节约工时,缩短生产周期,减轻工具车间负荷。3)节约原材料:一般调换件所需原材料只占夹具用料的515%。4)便于管理,减少库存面积。5)为工装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打下基础。目前,成组夹具和组合夹具在车床、铣床、钻床、磨床上得到推广应用。开展成组夹具的设计和应用,对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准备周期,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作用,对我国工业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第8章 误差分析8.1定位误差分析所谓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因为对一批工件来说,刀具经调整后位置是不动的,即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

31、准是不变的,所以定位误差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定位误差实际上是一批工件采用调整法加工时,由于定位所造成的工件加工面相对于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假定在加工时,夹具相对于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的位置经调整后不再变动,那么可以认为加工面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工件加工面相对于其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就是由于工序基准的位置变动所引起的。所以,定位误差也就是工件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加工要求(位置尺寸或位置精度)方向上的位置变动量。8.2 装备误差分析“机床夹具装配调整及夹具精度检验”实验,认识到夹具制造工艺特点和工件加工精度的保证方法,认识到夹具总装图公差配合与技术要求的实际意义。从而使我在进行

32、夹具设计时明白到底应标注哪些技术要求有其意义。安装误差与定位误差:在应用夹具安装工件时,往往由于下列几种因数引起工件的安装误差:1.夹具本身的误差;2.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调整误差;3.夹紧时,整个夹具或其它元件受力后产生弹性变形;4.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接触后的变形;5.由于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6.由于工件的定位基准面与定位元件之间的间隙(如内,外圆柱面定位时)引起的工件可能的最大的位移。小结:在实际工作中,应多读些典型机床夹具总图,多调试一些夹具,多了解一些夹具结构方案,从中多学习一些结构工艺性方面的知识,使设计能力有所提高。结论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

33、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致 谢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34、。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对我从论文提纲的讨论到材料的收集直至文章成文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今天毕业答辩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参考文献1 徐锦康,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2 孙波,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宝典,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033 王洪潢,成本会计,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34 聂桂平,钱可强,工业设计表现技法.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25 李贵轩,设计方法学.世界图书出版社,1989.76 覃小斌,王士虎,张卉,许永年,工程制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77 钟志华,周彦伟,现代设计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88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 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0 张元奎,成本管理学,山东人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