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0386831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平江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江三中2012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制卷人:赵呈祥 审核人:方杰 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五章)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观察到M个分生组织细胞充满整个视野中,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M/2个BM/4个CM/8个DM/16个2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B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C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

2、植物的抗寒能力3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 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基本一致;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A B C D4肽链在核糖体是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4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6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 )A、0个 B、1个 C、2个 D、14个5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料体中的糖类 存在于动

3、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糖原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B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7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

4、同,也可能不同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8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 ACO2+H2O(CH2O)+O2 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CC3H4O3(丙酮酸)+H2OCO2+H+能量 DC6H12O6+O2CO2+H2O+能量9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

5、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10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生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溶质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动 B溶质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动C溶质分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动 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质11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氧浓度(

6、)abcd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产生酒精的量(mol)96.560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B、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C、氧浓度为c时,消耗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D、a值约为012下列关于细胞合成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B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C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1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的是两条暗带中间夹一条明带,那么关于对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A、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

7、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B、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14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15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

8、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C.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浓度下降引起的17将阴生植物移至强光下,植

9、物迅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 ( )A B C D18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最大D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19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10、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20. 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21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

11、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22.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23. 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24撕去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

12、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25.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B产生的7主要用于合成ATPC6可以来自叶绿体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生物第

13、一次月考答题卷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0分)26. (10分,每空2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图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高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 种。(2)b经 反应合成丙;连接两个b之间的键是 。(3)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是 (相同、不同)的;丙一般是 (相同、不同)的。27(10分,每空1分)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

14、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 和 (填细胞器)中,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2)图乙中酶的基本单位是 ,在人体中,该基本单位的种类约有 种。(3)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和 。(4)图甲中的H实际上是 ,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 的分解。(5)若组成图乙中酶的单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n,通过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的C,则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28(8分)植物细胞可以渗透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甲为30%的蔗糖溶液)(1)已知b

15、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 (2)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硝酸钾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甲图所示:A、B、C中,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非常小,植物细胞会发生 现象,此时,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 ,生物膜与半透膜的根本区别在于生物膜具有 的特性。若曲线C中ef段的细胞如乙图,I部位的物质是 ,若曲线B中bc段的细胞如乙图,则I、II两处的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比较:I II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29(12分)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某正常生理状

16、态的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D代表的物质是 (2)该图字母中,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与 、 与 (3)当图中细胞有过程发生而没有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 ;若要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 。(4)写出A和CO2变成E的反应式 。30(10分)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试管编号实验步骤12341%NaCl溶液(mL)11% CuSO4溶液(mL)11% Na2SO4溶液(mL)1蒸馏水(mL)1pH6.8缓冲液(mL)11111%淀粉溶液(mL)1111唾液淀粉酶溶液(mL)1

17、111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 、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生物第一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18、DDDBCACDBAC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CCCBDDDCAAC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0分)26(10分)(每空2分)(1)8 (2)缩合 肽键 (3)相同 不同 27(10分。每空1分)(1)叶绿体 线粒体 ATP (2)氨基酸 20 (3)光照 氧气 (4)NADPH(还原氢) 丙酮酸 (5)e-mn/n-1828.(8分)(1)D (2) C , 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 选择透过性 蔗糖溶液, 蔗糖不能透过膜,而钾离子,硝酸根离子能透过膜,所以在硝酸钾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29(12分)(每空2分)(1)丙酮酸 (2)A和G B和F (3)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处于黑暗条件下光能(4) CO2+H2O-(CH2O)+O2 叶绿体30(10分)(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Cl-和Cu2+Cu2+Cl-(3)对照确定Na+ 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深砖红色无砖红色(或蓝色)浅砖红色浅砖红色(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