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395425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所谓活动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养成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她的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发展”。这是对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一课改宗旨的最好诠释。那么,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如何体现上述要求,开展创造性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一、开展历史活动课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活动课非常强调学生的“活动”,即学生的主动

2、参与意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在组织、指导、示范的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自主地选择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法,自主地开展活动、参与活动过程,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展示活动成果。 2.兴趣性原则:历史活动课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开展活动课要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出发点,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丰富多彩,寓教于乐,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在活动过程中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3.实践性原则:历史活动

3、课要具有实践性、操作性,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使学习过程与社会实践过程融为一体,成为发挥其潜能的广阔天地。因此,在设计活动课时要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社会交际等多种实践机会,如搜集、阅读、调查、动手制作等生活化、社会化的具体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4.综合性原则:在开展历史活动课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内容之外,还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借助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劳技、美术、音乐的知识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和方法提供素材和契机。二、上好历史活动课对教师的要求 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教师

4、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注入全新的精神和采用最优化的策略应对方式。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师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宰和评判者,教师讲授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自身的角色,在教学观念上,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在信息传输中,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对学生的态度,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于当今的历史教师自身接受的就是传统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转变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就显得尤为迫切。2.教师需要尽

5、快“充电”,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开展活动课的过程中,由于活动课所具有的开放性、综合性,学生研究的许多问题往往超出了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即使有些研究问题是在历史专业范围内,但其涉及的知识也往往超出了大纲和教材的范围。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才可能在开展活动课时体现出创新性、前瞻性,做到游刃有余,有声有色。 3.教师需要在开展活动课的过程中给自己准确定位。其一,教师在活动课中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的真正交流,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其二,活动课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协助,教师

6、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宏观上对活动思路的指导、活动目的的指导、活动方法的指导以及活动结果评价和表达的指导,还可以在活动中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指导。其三,教师在活动课中还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提出活动任务,提供活动信息,同时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其四,教师在活动课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意识。4.教师开展活动课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教师在组织活动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史由证来”的“求实”、“求真”精神,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不能单纯追求热闹、流于形式,

7、诸如激进式的“革命”,包办式的“研究”、陷阱式的“问题”、纯想像式的“讨论”是不可取的。 教师在活动中要做到多鼓励学生。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用经常的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假设和陈述,其中包括虽不成熟但却闪烁着创造性火花的一得之见。不要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要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民主的活动课堂。 教师在活动中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同时,不能只着眼于部分学生的参与,而忽略了全员性。历史活动课必须考虑学生整体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的因素。在设计活动主题时,应选择“大众化”的题材和形式,在活动中尽可能创设人人都能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尤其要注意调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对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以上是我在上初中历史活动课的一些拙见,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