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17.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48740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17.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练习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练习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的练习课。本单元学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了“千”“万”两个计数单位,认识了数位顺序表、万以内数的读写,并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学会在生活中估计大数。本节课对以上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具体直观为主,而“千”、“万”这些大数相对抽象。因此教学中借助“小方块”、“计数器”、“数线图”这样的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大数,逐步发展数感。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接触到大数的机会也相对少,因此教学中联系生活,列举生活中真实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和

2、直观模型,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认识、读写、比较和估计,逐步发展数感。2、 经历回顾、整理、反思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 体会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学习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万以内数的知识。【学习难点】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位概念,发展学生的数感。【学习准备】师:ppt课件、思维导图、微视频;生:平板电脑;技术支持:staC Pro 3云端课堂系统【学习过程】1、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 动画演示,回顾“千”、“万”组成。2、 直观感受“一”、“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大数相对抽象,学生学习大数需建立在直观模型的基础上。课

3、的开始以有趣的动画引入,直观、清晰得呈现了千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兴趣。用小方块模型逐一展示“一”、“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好理解数位概念,发展数感。)二、多样练习,温故知新活动一:借助直观,再认大数。1、说一说,图中有多少个小方块?2、 选一选,每个数中“7”表示多少?先独立思考、选择答案,再集体反馈、交流方法。3、 填一填,完整表示2436,还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集体反馈,交流方法。(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模型进行“数的认识”部分的练习。三题各有侧重,第一题借助小方块,第二题借助计数器,第三题还有实物模型和算式。本环节的练

4、习操作,借助staC Pro 3云端课堂系统“课堂互动”功能,及时统计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二:同伴合作,我说你写1、活动要求:同桌合作,一人说数,一人写,轮流玩一玩。2、集体交流并整理读数、写数的方法。(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进行“数的读写”部分的练习。针对学生日常读数、写数的难点和易错点,设计的活动要求中特意说明“说的数中要有0”,强化练习。最后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读数、写数的方法。本环节的练习操作,借助“课堂互动”中的“白板”功能,学生可直接在白板上写数,集体交流时可利用白板现场演示。)活动三:联系生活,比较大小1、出示图片和信息,读一读六条

5、河流的长度。2、把六条河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3、交流、整理比较大数的方法。(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数的比较”部分的练习。把抽象的大数和生动的生活结合起来,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结合实例交流、整理比较大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活动四:参照标准,估计大数1、 估一估杯中有多少粒黄豆?2、 交流整理估数的方法。(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数的估计”部分的练习。通过图片呈现方式的不同,让学生感受数的估计需要一定的参照标准,而不是随意乱猜。)三、自我评价,反思提升根据本节课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集体反馈评价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表现进行回顾、反思,评价内容涉及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总结、能力的表现和学习态度的呈现四个方面。评价的结果通过系统统计直接显示,能让教师看到一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也让学生看到自己课堂表现在班级中的水平。这都为以后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进行反思提升。)【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