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72413 上传时间:2021-05-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9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必修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第 2 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课前预学案1. 氨的物理性质氨是 _色_气味的 _体 , 在标准状况下 , 密度是0.771g/L,比空气,_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 在常温、常压下1 体积水能溶解_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_在常压下冷却至 33.5 或在常温下加压到700KPa800 KPa, 气态氨就液化成无色液体 , 同时 _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_大量的热 , 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 所以氨常用作致冷剂。2. 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氨溶于水时 , 大部分 NH3 与 H2O 结合 , 形成,NH3?H2O 可以部分电离生成 _和 _, 其溶液显。(

2、 2)氨与酸反应氨与盐酸反应 , 生成。( 3)氨的还原性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氨具有性。工业上利用氨在催化剂(如铂等)存在的情况下跟氧气反应来制取硝酸所需要的。3.化学氮肥1)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和有机态氮肥尿素_2) 铵态氮肥常见的铵态氮肥如是历史上最长的氮肥。碳酸氢铵在以上 , 即可分解:,在储存碳酸氢铵时 , 应 _包装并放在 _处, 施肥时 , 应将其以保持肥效。3)尿素和复合化肥尿素的分子式 _, 它的含氮量高达 _, 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1 / 22尿素作为氮肥有什么优点?复合化肥: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含氮和磷的一类复合化肥。如磷

3、酸一铵( NH4H2PO4)和磷酸二铵 ( NH4) 2HPO4 等4. 铵盐氨气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铵, 像氯化铵这样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铵盐。常见的铵盐有:_、 _、 _。铵盐都 _溶于水。受热分解, 又能与反应产生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跟_物质如 _等混合施用。实验室常用加热_和 _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用法收集用 _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预习自测:1下列叙述中 , 正确的是()A 氨气易在空气中燃烧B.氨水显碱性C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 在反应 NH3 + H + = NH4 +中,NH3 失去电子被氧化2任何铵盐都具有的性质是()

4、A 都易溶于水B.加热都放出氨气C 只有与碱作用才产生氨气D.都不能与其它盐反应3在 1 L 1 mol ?L-1 的氨水中()A 含有 1 mol NH 3 分子B含 NH3和 NH4+之和为 1 mol32D3324+C 含 NH?HO 1mol含 NH、 HN?HO、NH 之和为 1 mol4、N、P、K 三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下列物质可以直接作为肥料施用的是()A、磷酸B、稀氨水C、氢氧化钾D、硝酸5、硫酸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下列物质不能跟硫酸铵肥料混合使用的是()A、碳酸氢铵B、草木灰C、尿素D、氯化钾2 / 22高一化学 导学案课题S3-2 氨与化学氮肥时间

5、2010-11-26主备审核1、 认识氨气的溶解性 ,氨与水的反应 ,氨的还原性;铵盐的受热分解、铵教学目标 盐与碱的反应 ,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 ,了解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重点氨、铵盐的性质教法 引导探究法教学方法学法 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引入】 氨是氮循环中的主要物质,它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氨和铵态氮肥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一、 氨的物理性质氨的化学式是,色 ,态 ,味,溶解性,毒性证明氨极易溶于水的实验是 _。氨易液化 “液氨 ”,常作。【演示实验 1】 氨的溶解性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成功关键是:a、;b

6、。【演示实验 】氨和氯化氢的反应。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完成下列表格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实验 1实验 2思考讨论:1、氨的喷泉实验原理是什么?2、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由什么现象可以说明?3 / 223、氨除了能与盐酸反应外,还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吗?演示实验2 中若将浓盐酸用浓硝酸、浓硫酸代替,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吗?二、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氨 _溶于水 ,氨的水溶液叫 _,氨溶于水时 ,大部分 NH 3 和 H 2O 结合 ,形成一水合氨( NH 3H 2O),氨溶于水的过程中存在着下列可逆反应:。 NH 3 2不稳定 受热时分解为和。H O,_2、氨与酸

7、的反应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可生成氯化铵,该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论:挥发性的强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便产生_的现象 ,如HCl、HNO3、 HBr,HI )等遇氨气均有该现象产生,而 H 24、 H 34 无此现SOPO象。思考: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 ,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3、氨与氧气的反应通常状况下 ,氨在氧气中不反应 ,但在催化剂(如铂、氧化铁等)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该化学方程式为。这一反应叫氨的催化氧化 ,这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三、化学氮肥化学氮肥主要包括氮肥(主要成分为 _)、氮肥(主要成分为_)、和有机态氮肥 尿素 _思考:如何

8、科学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四、铵盐( 1)铵盐的受热分解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特别是碳酸氢铵在 _以上即可分解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 2)铵盐与碱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 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II 硝酸铵与氢4 / 22氧化钠溶液反应。_铵盐遇碱会产生 _,其离子方程式为 _。( 3) 铵根离子的检验:步骤:在含有 NH 4+的溶液中加入 _并加热 ,用湿润的 _色石蕊试纸检验 ,若试纸变成 _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 4+。五、 NH 3 的实验室制法该化学方程式为。用湿润的 _试纸放在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可以看到,加热一会儿后 ,试纸变 _,这说明氨气已经充满

9、试管。应立即停止加热 ,并将多余的氨气吸收掉 ,(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 _或_浸湿的棉花球) ,避免_。若要制取干燥的氨气 ,可使产生的氨通过干燥剂。在实验室 ,通常是将制得的氨气通过 _以除去水蒸气。由于氨水受热分解也可产生氨气 ,在实验室有时也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得到氨气。NH3H 2NH3 2O+H O另外 ,把浓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也可以制得氨气。如下图:浓氨水氨气的收集与验满:用_收集 ,并用 _检验氨所是否收集满。NaOH 固体本节小结:当堂检测:1、2009 年清明前夕 ,冷藏厂因切割钢管引起液氨的爆炸,造成四人死亡。如果你是工作人员如何操作避免惨剧的发生?5 / 222、右图装

10、置可用于()A 、加热 NaHCO 3 制 CO 2B、 用 Cu 与稀 HNO 3 反应制 NOC、 用 NH 4Cl 与浓 NaOH 溶液反应制 NH 3D 、用 NaCl 与浓 H 2SO4 反应制 HCl3、在右图装置中 ,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 a,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入烧瓶内 ,然后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液体 b 呈喷泉状喷出 ,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 a 和 b 分别是()a(干燥气体 )b(液体 )ANO 2水BCO 24mol/LNaOH 溶液CCl2饱和 NaCl 溶液DNH 31mol/L 盐酸课后巩固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2、

11、氢化铵( NH 4H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 ,又知 NH 4H 与水反应有 H 2 生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 4H 是离子化合物 ,固态时属离子晶体B、NH 4H 溶于水 ,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C、NH 4H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 ,有两种气体产生D、 NH 4H 与水反应时 ,NH 4H 是氧化剂3如图 ,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 ,使 Y 滴入瓶中 ,振荡 ,过一会可见小气球 a 鼓起 ,气体 X 和液体 Y 不可能是 ( )A、 X 是 NH ,Y 是水3YaB、 X 是 SO2,Y 是 NaOH 浓溶液C、 X 是 CO 2,Y 是稀硫酸D、 X 是

12、 HCl,Y 是 NaOH 稀溶液4、现有 A、 B、 C 三种气体 ,A 无色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O2 反应生成 B,B 不溶于水 ,但却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A 和 C 都能溶于水 ,溶于水后前者呈碱性 ,后者呈酸性 ,两者水溶液相混合得到了D 的溶液 ,请填出 A、 B、C、D的化学式:A: _B:_C:_D:_能力提升: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氨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方法利用了铵盐的什么性质?。7 / 22( 2)该装置还可制取的气体有,把装有试剂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检验 C 中氨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4)能否用排

13、水集气法收集氨气?为什么?。若将 C 装置管口向上,怎样改进才能收集到氨气?画出收集氨气的装置图。( 5)若要制取干燥的 NH 3,应怎样改进实验装置(写出仪器、试剂和所处的位置)?_。( 6)收集 NH 3 时 ,管口所加棉花团的作用是,当 C 中 NH 3 已集满 ,实验结束时 ,可在试管口放置一团用溶液浸湿的棉花,目的是。在以前做过的实验中 ,还有哪些实验用到过棉花?分别起什么作用?。( 7)除( 6)中所述方法外,还可用哪些装置除去多余的NH 3?。( 8)将干燥的 NH 3 通入图中装置 ,a、 b 处的现象分别是(已知 2NH 3+3CuO 3Cu+N 2+3H 2O)。( 9)除

14、上述方法外 ,还可用什么方法制取氨气?画出装置图,指出所需试剂。(提示:用浓氨水和碱石灰)解析:本题难度不大 ,但将氨的实验室制法汇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并迁移应用。答案:( 1) 2NH 4Cl+Ca (OH ) 2CaCl 2+2NH 3 +2HO;铵盐与碱反应生成NH 3 。8 / 22( 2) O2;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 3)方法一: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试管管口,如试纸变蓝 ,表示氨已收集满;方法二:用玻璃棒蘸浓盐酸靠近集气试管管口,如有白烟出现,表示氨已收集满。( 4)不能 ,因为 NH 3 易溶于水;装置图见右图。( 5)可在 A 、C 间加一盛有

15、碱石灰的干燥管或U 型管( 6)减少 NH 3 与空气的对流 ,提高 NH 3 的纯度。稀H 2SO4,吸收多余 NH 3 ,防止污染空气。在 KMnO4 受热分解制氧气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 KMnO 4 颗粒随气体进入导管。在 Cu 和浓 H 2SO4 反应生成 SO2 时 ,在试管口塞一团蘸有 Na 2CO 3 溶液的棉花 ,吸收过量 SO2,避免污染空气。Na 2O2 与 H 2O 反应时用脱脂棉包住 Na2O 2 粉末 ,用棉花的燃烧证明反应放热且生成O2。( 7)可将多余 NH 3 通入水中 ,但要有防倒吸装置。(其他合理方案亦可)( 8) a 处黑色 CuO 粉末变红色 ,b

16、中无水 CuSO 4 变蓝( 9)可用如图装置制取 NH 3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预习学案课题氮的循环、氮气、氮的氧化物主备审核预习目标4、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 , 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5、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方式, 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3、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重点难点1、氮气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氢气发生的反应;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化学性质。【新课预习】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1.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 _叫做氮的固定 , 简称固氮。氮的固定主要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两种方式。2. 自然固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

17、种是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另一种是_, 即微生物种群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_是人工固氮的主要方式。9 / 22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1、氮气(1)氮气的电子式 _, 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 , 要破坏这种 _, 需要 _, 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反应条件_。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反应条件_。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 )一氧化氮是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_, 反应方程式为 _。( 2)二氧化氮是 _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易溶于

18、水且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预习自测】1.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所产生NOBNO和O2生成NO2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DNH4Cl 与 Ca(OH)2 反应生成 NH32. 下列气体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污染的是()A.COB.CO 2C.NO 2D.N23. 氮气可以用来填充灯泡 , 原因是()A密度小B化学性质稳定C无色D价格低廉4. 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 , 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10 / 22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 , 不能

19、用排水法收集5. 氮的循环在自然界元素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些氮的转化是从氮气到氮的化合物。有的转化是从氮的化合物到氮的化合物。下列过程中, 以游离态的氮为原料 , 最终产生氮的化合物的是()A工业合成氨B硝化细菌的硝化过程C动物尸体腐烂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E盛夏时节 , 雷雨肥田 , 植物茂盛第二节 氮的循环 ( 第一课时 )导学案课题氮的循环、氮气、氮的氧化物主备审核时间2010-11-26学习目标1、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 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质;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 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2、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 认识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氧气、氢

20、气的反应 , 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溶解性, 一氧化氮与氧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重点难点(4) 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方法诱导探究教学过程一、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自然界中氮元素循环示意图11 / 22大气中的N 2根合汽闪车瘤成电尾菌氨气动物粮食作物无机氮有机氮铵盐硝化细菌硝酸盐地下水细菌思考讨论:请仔细观察课本 73 页图 , 并仔细阅读 73 至 74 页 , 你发现氮的循环有那几种方式?请从动植物体 , 自然界中的雷雨放电、人类的活动三方面分析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总结自然界中氮元素的存在状_态, 如: _;_ 态 ,

21、 如_。通过豆科作物的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自然固氮高能固氮2、氮的固定化学固氮:反应的方程式_人工固氮仿生固氮3、主要形式( 1)游离态化合态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 把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条件下 , 与氧气结合为氮氧化合物, 并随降水进入水体中;合成氨工厂、汽车发动机都可以将一部分氮气转化成化合态。( 2)化合态游离态:硝酸盐在某些细菌作用下转化成氮气。( 3)化合态化合态:化石燃料燃烧、森林和农作物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 , 进入氮循环。例 1: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 通常情况下 , 氮气性质很不活泼B 可在氧气中燃烧 , 生成一氧化氮C

22、 在水中溶解度小(通常情况下)12 / 22D 跟氢所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氮气是氧化剂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气1、氮气的电子式 _, 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 , 要破坏这种 _, 需要 _, 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反应条件 _。( 2)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 _,反应条件 _。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氮的氧化物简介种类物理性质稳定性NO_色气体 ,_ 溶于水中等活泼易与氧气反应生成 _NO2_色气体 ,_ 溶于水 , 有毒较活泼 , 易发生二聚反应实验探究一 :操作:用盛有NO注射

23、器吸入少量空气(4-5ml), 之后用橡胶塞堵住 .将此注射器与盛 NO2 的药瓶对比。现象:药瓶中气体由色变为色。结论:(写反应方程式)实验探究二 :操作:用盛有NO2 注射器吸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塞上橡皮塞, 振荡注射器之后 ,再次打开橡皮塞吸入一定量的空气, 向注射器内溶液中加石蕊试液。现象:先色无色后由无色色; 溶液变为色结论:(写反应方程式)例 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3 / 22 NO和氧气的反应: _,条件 _。 NO2 和 N2O4 的相互转化: _,因为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 故通常“纯净”的 NO2或 N2O4 并不存在。例 3. 请写出雷雨过程中形成硝酸的化学反应:a;b;

24、C。 课堂练习 1. 氮的循环在自然界元素的循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些氮的转化是从氮气到氮的化合物。有的转化是从氮的化合物到氮的化合物。下列过程中, 以游离态的氮为原料 , 最终产生氮的化合物的是()A工业合成氨B硝化细菌的硝化过程C动物尸体腐烂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E盛夏时节 , 雷雨肥田 , 植物茂盛2. 神七卫星的运载火箭 , 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 , 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火箭起飞时看到一级火箭的中部会冒出红棕色的气体, 这是为了保证贮箱安全 , 由保险门自动开启所排出的部分氧化剂变化而来的。用你学过的知识推测以下反应可能发生的是()A.N 2+ O2 = 2NO 2

25、NO + O 2 = 2NO2B.N2O42NOC.N2+ 4CO2 = 2NO2 + 4COD.N2 + 4H 2O = 4H2 + 2NO23. 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N 和 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BNO与 O 反应生成 NO22322CNH催化氧化生成 NOD由 NH制 NHHCO和( NH)334342SO44. 将盛有 12mlNO 和 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 , 还剩余2ml无 色气 体, 则 原 混合气体 中O2 的体积是14 / 22()A1.2mlB.2.4mlC.3.6mlD.4ml5. 将一收集满 15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

26、中 , 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反应后剩余什么气体?其体积为多少?【课后巩固】1、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NO2BNOC O2D Cl 22 、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 通常情况下 , 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B 可在氧气中燃烧 , 生成一氧化氮C 在水中溶解度小(通常情况下)D 跟氢所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氮气是氧化剂3 、盛满等体积NO和 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 , 倒置在水槽中 , 反应完毕后 , 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A1/2B 1/3C2/3D 5/64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B 闪电时 N2 转化为 NOC合成氮D

27、豆科作物根瘤菌将 N 转化为 NH235 、据估计 , 高空大气中的O 吸收紫外线可生成臭氧 , 臭氧可分解: OO223+ O。臭氧与大气污染物之一的 NO发生反应: NO+O3=NO2+O2,NO2+O=NO+O2,纵观这些反应可以看出 NO是作(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 干燥剂6 、将充有 20mlN 和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 , 充分反应后 , 试管残留气体10ml, 则原混合气体中N2 和 NO2 的体积比是()A 1 :1B 1 :2 C 1 : 3 D 2 :37 、将 12LCO和 NO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 O2 固体 , 充分反应后 , 气体体积减少到8L

28、(相同状况) , 则原混合气体中CO2 和 NO 的体积比可能为() 1:22 : 1 2 : 33 : 215 / 22AB C D 8 、在标准状况下 , 将 O2 与 NO按 3 :4 体积比充满一干燥烧瓶 , 将烧瓶倒置于水中 , 瓶中液面逐渐上升后, 最终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接近于()A0.045mol ?L-1B 0.036 mol ?L-1C0.026 mol ?L-1D 0.030 mol ?L-19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常见的大气污染分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 , 二次污染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 , 或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9、生成新的污染物, 如 2NO + O2 =2NO就是二次污染物 , 由 NO2导致的污染就是NO的二次污染。下列物质:SO2; NO; NO2; HCl; CO2不易导致二次污染的是()A B C. 和 D 只有10 氮气是空气中的成分 , 且含量很大 , 现已有科学家设计出了液氮蒸汽机, 即利用液氮的蒸发来驱动机车,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主要依据是()A液氮的沸点为 -195.8 C, 远低于常温B氮气与氧气反应放热C氮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D氮气在空气中约78%(体积分数 )11 、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2、HCl、NH3、NO2、NO、H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装有浓硫

30、酸的洗气瓶, 发现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 继续通过装有固体Na2 O2 的干燥管 , 发现从干燥管出气口一端出来的气体颜色显红棕色 , 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 最后试管里仍然充满液体。由此可知:(1)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_, 一定不含有 _。(2)由最终结果可知 , 原气体中 _气体的体积比为 _。12 甲、乙两同学分别做实验制取A、B 两种气体。由于两人都用错了收集气体的方法 , 结果甲同学收集到气体B, 乙同学收集到气体A。试推断这两种气体各是什么物质 ,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6 / 22第 3 课时硝酸预习案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6、硝酸及其应用物理性质纯净

31、的硝酸是_色、 _挥发、 _ 刺激性气味的_。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 一般将它保存在_ 试剂瓶中 , 放置在 _处。化学性质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石蕊试液变_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_( H+ 作用) , 随后 _(氧化作用)。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 该化学方程式为_ 。硝酸越浓 , 越 _ 分解。浓硝酸久置呈黄色, 是由于 _ 。浓硝酸应盛放在带玻璃塞的_色瓶里 , 并存放在 _处。强氧化性与金属的反应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除 _、 _ 、_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通常 , 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

32、是二氧化氮 , 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氮。完成下面两个化学反应:17 / 22Cu 与浓 HNO3: _ 。Cu 与稀 HNO3: _ 。常温下浓HNO3使 _、 _钝化 , 原因是浓硝酸硝酸使这两种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从而阻止内部金属继续与酸反应。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 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与浓 HNO3的化学方程式:_ 。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几种环境问题光化学烟雾 _ 和 _ 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 称为光化学烟雾。危害: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气味,_ 、 _ 、_ 。水体的富营养化概念:水体中_的含量增大, 会导致藻类“疯狂生长”, 迅速地覆盖在水面上,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