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480573 上传时间:2021-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此之前,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做了理论铺垫,故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1) 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

2、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2) 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2、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

3、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教法与学法:本节课将采用探究式学习、交流与讨论的教学方法。试验与教具准备: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棒、试管、酒精灯、烧杯、白磷、硫酸铜溶液、铁钉、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液。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铁丝燃烧、硫燃烧现象,说明前面都是在“质”的层面上研究化学反应,今天我们将从量的层面研究化学反应。出示学习目标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发展史,今天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学生仔细听,进行互动齐声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精

4、神。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学生猜想:相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出示目前能提供的实验药品、实验器材清单。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试验?引导学生从反应药品的选择,仪器的选择,和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方面进行思考。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报告试验方案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合作探究将学生划分为两大组,每组五个小组,要求各小组按步骤完成方案一和方案二并注意记录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分发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巡视、指导、将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失误记下来,以便于最后进行反思)要求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分析错误)【讲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根据

5、实验方案,选择药品器材,小组协作进行试验并将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结论。学生积极回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概念形成初步认识形成概念【讲解】大量实验的实验都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了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解析】:讲解内容中的几个关键词语,例如“参加”“化学反应”,结合学生刚刚完成的实验进行理解学生认真记录积极回答使学生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理解提出疑问作出猜想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出示课本实验5-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文字表达式以及实验5-2镁条燃烧文字表达式,

6、请同学们猜想反应后,天平会不会平衡?不平衡是质量变大还是变小?思考,并且做出猜想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且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实验探究请四位同学,分成两小组,一位同学念步骤,另一位按照课本步骤进行操作,并且用摄像头将实验过程投影到ppt上,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现象以及天平是否平衡。【提问】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在这里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吗?那为什么质量都偏小了呢?(正确的给予表扬,错误的进行适当引导)那如何才能使天平平衡呢?引导往往是生成了气体、跑进来了气体或者产生白烟等,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或者是偏小仔细观察,记录现象,并且发现天平没有平衡学生回答不是学生举手回答积极回答

7、学生认真理解,更深刻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深入学习寻找根源【提问】我们已经完成了四个实验,都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那么为什么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思考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引导: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要关注原子)设问反应过程中:氢原子、氧原子有没有变?那么原子的质量变不变呢?【设问】那么宏观上,元素种类和质量变了没?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进行解释。小结微观解释:原因是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思

8、考交流观察、思考发现问题,代出原因。没变。认识产生质量守恒的原因。并且学会从微观到宏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思考并记录深入理解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反思回顾波义耳拉瓦锡实验,找出波义耳失败的原因以及学生实验时涉及的一些问题,例如:白磷燃烧时气球和橡皮塞的作用,以及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举手回答,学以致用前后对应,突破难点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对知识进行概括齐声回答知识梳理布置作业一课一练,导学测评记录巩固板书设计: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了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2、 本质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9、、质量、个数都不变。教学设计自我评价:本节课通过展示两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在前面都是学习化学反应的“质”变,引入今天要学习的“量”变,同时回顾前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精神,紧接着通过发散式提问,让学生自己去猜测结果,引起学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及时给出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体验探究真相的快乐。及时给出定义,并且通过几个关键词语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这时提出问题:所有的化学反应是否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将学

10、生的实验操作投影到多媒体上,增强实验的真实性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分析不相等的原因,归纳这类问题的解释。接着还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了解其根源,对一些题目的解决起到帮助,适时给出相关习题,巩固知识。最后通过小结进行知识梳理,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节课在环节处理上比较紧凑,并且紧扣定义开展实验,目的性较强,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实验时会出现实验结果不符的现象,但是这并不妨碍最终定义的形成。附:当堂训练题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2)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3、( )镁带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坩埚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4、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你的支持!】9 / 9实用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