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一、单选题(共131题)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写入党章。A、党的十八大B、党的十九大C、党的十七大D、党的十六大答案:B2 .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A.经济B.文化C.社会答案:C3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A.文化B.经济C.政治答案:C4 .党的民族政策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A.B.C.答案:C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坚持民族平等B.
2、坚持民族团结C.自治权答案:C6.我国()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答案:A7 .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A.主线8 .基石C.本质答案:B8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年。A. 2年B. 3年C. 3-5年答案:C9 .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A.藏文、满文、彝文、壮文B.回文、蒙文、彝文、苗文C.藏文、蒙文、维文、壮文答案:C10.民族团结进步四项教育是指()、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的教育。A.民族法律B.民族法规C.民族法律法
3、规答案:C11.()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A.民族团结B.民族友爱C.民族和平答案:A12.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A.维护民族自治B.维护民族区域制度C.维护民族团结答案:C13,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A.目标B.核心C.基本落脚点答案:C14.我国设立的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分别是()。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B.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乡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答案:A1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A.民族自决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
4、答案:C1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应当给予()。A.优先录用B.适当的照顾C.必须录用答案:B1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A.交流合作B.互助合作C.对口支援答案:C18.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的民族成份确定。”A.父亲B.母亲C.父或母答案:C19.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B.增强民族团结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答案:A20.()是各族
5、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A.国家统一B.发展教育C.提高教育水平答案:A21.我国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一律平等。A.发展程度高低B.教育程度高低C.整体素质高低答案:A22.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A.西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唐朝时期答案:B23.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A.共同语言B.共同文化C.共同爱好答案:B2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A.国家统一B.民族团结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答案:C25.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邓恩铭是()。A.土家
6、族B.水族C.苗族答案:B2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国情依据、民族特点依据和()。A.现实依据B.历史依据C.实践依据答案:C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A.权力B.权益C.义务答案:C28 .民族团结包括()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A.不同民族之间B.汉族C.不同国家之间答案:A29 .包头市()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A. 1983年B. 1993年C. 1973年答案:A30.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A.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B.坚持民族平
7、等、团结和共同繁荣C.发展民族经济答案:A3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是()。A.占50%B.占64%C.占75%答案:B32.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答案:A33.我国()法律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A.刑法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答案:C3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A.自治权B,国家的集中统一C.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答案:B35 .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来解决。A.艰苦奋斗B.发展C.解放思想答案:B36 .民族问题是指导民族从()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
8、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A.发展B.形成C.形成发展答案:C37 .民族观是对()的基本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A.民族和民族问题B.民族C.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答案:A38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实行的。A.西藏B.少数民族聚居地区C.青海D.内蒙古答案:B39.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个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A.政治和经济B.物质资料生产C.劳动对象D.风俗习惯答案:A40.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
9、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o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答案:C4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C.共同信仰D.共同经济生活答案:D4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答案:A43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A.每五年B.不定期C.每四年D.每三年答
10、案:C44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A.基本特征B.发展方向C.努力目标D.根本要求答案:A45 .()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文化B.科技C风俗习惯D.经济答案:A46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oA.主任B.副主任C.主任或者副主任答案:C47 .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的特点是()。A.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48 群众性、民族性、区域性C.特殊性、民族性、文化性D.群众性、民族性、文化性答案:B48.我国民
11、族平等特征的完整表述是()。A.按照人口多少确定地位B.民族团结、互助与和谐C.履行义务就享受不到权利,享受权利不必履行义务D.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彻底性、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答案:D49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A.大杂居B.小聚居C.交错杂居D,以上都是答案:D50 .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A.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D.平等互助答案:A51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是什么?()A.平等B.和谐C.团结D.互助答案:B52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A.民族区域自治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D.经济发展答案:B53.我国各族人民的生
12、命线是什么?()A.民族团结B.民族繁荣C.民族奋斗D.民族经济答案:A54.包头市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是每年的几月?()A. 9月B. 5月C.7月D.3月答案:A55 .包头市的民族政策宣传月是每年的几月?()A. 5月B. 6月C.7月答案:A56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要求是什么?()A.人文化、目标化B.实体化、平等化C.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D.平等、团结、互助答案:C57.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并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
13、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扎实推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固C.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答案:A5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坚持民族平等B.坚持民族团结C.自治权D.经济发展答案:C59.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根本原则。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答案:B60.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答案:B61.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指()。A
14、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答案:B62.()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民族和谐答案:A63.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A.对民族的认同B.对制度的认同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D.对民族经济的认同答案:C64.十九大的主题是
15、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A.继续前进B.牢记使命C.方得始终D.砥砺前行答案:B65.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A.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B.扎实做好深化改革工作C.扎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D.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答案:A6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A.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
16、抱在一起B.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C.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D.同心共筑民族团结生命线答案:A67.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D6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D69.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A.十八周岁B.十九周岁C.二十周岁D.二十二周岁答案:C70.习近平
17、总书记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题贺匾的内容是()A.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B.建设亮丽风景线共圆伟大中国梦C.建设美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答案:A7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A.“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B.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C. “促进民族团结”D. “平等、团
18、结、互助、和谐”答案:A72.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并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指出“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A.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B.开展进社区C.做好服务工作D.推动民生答案:A73.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并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JA.保护和传承B.弘扬C.建设D.发展答案:A74.()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A.中国特
19、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答案:B7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A.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B.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C.团结在一起D.守望相助答案:A7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等。”A.进连队B.进家庭C.进街道答案:A7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A、指南B、主线C、遵循D、根本答
20、案:B78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A、国家安全B、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答案:C79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A、底线B、生命线C、梦想D、精神家园答案:B8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A、共同和平发展B、共同努力发展C、共同繁荣发展D、共同进步发展答案:C8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21、A、法律观B、民族观C、新闻观D、价值观答案:B82 .推动各民族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0A、群众意识B、法治意识C、民族意识D、人民意识答案:B83 .()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A、社会主义文化B、传统文化C、中华文化D、革命文化答案:C84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中国道路B、中国文化C、中华文化D、中国方案答案:C8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A、“度”B、“魂”C、“纲”D、“领”答案:C86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
22、必须坚持正确的(),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A、王朝史观B、新国史观C、中华民族历史观D、人民史观答案:C87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一律()oA、进步B、团结C、平等D、奋斗答案:C88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A、法制B、道德C、信仰D、法治答案:D8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A、民族工作B、民族事务C、民族问题D、民族政策答案:C90 .加强和完善()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A、党B、军队C、国家D
23、人民答案:A91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重点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A、生活和工作的关系B、物质和精神的关系C、民族和国家的关系D、政治和文化的关系答案:B92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规定的责任,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长久之策、固本之举。A、宪法B、习惯法C、民法D、惯例答案:A9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四个共同”是()。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们美好的生活是各
24、民族共同向往的A、B、C、D、答案:D94 .()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A、国家认同B、民族认同C、身份认同D、文化认同答案:D95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A、交往交流B、交往交融C、交往交流交融D、交流交融答案:C96 .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A、保护性传承B、开创性发展C、创新性发展D、保守性传承答案:C97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A、东乡族自治县B、肃南裕
25、固族自治县C、天祝藏族自治县D、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答案:C98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提出的。A、孙中山B、梁启超C、费孝通D、顾颉刚答案:C99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A、各民族文化B、汉族文化C、少数民族文化D、中原文化答案:A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的共同体理念。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A、B、C、D、答案:C10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A、人民代
26、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B1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A、大杂居,小聚居B、大分散、小聚居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D、小杂居,大聚居答案:C103 .中国自()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夏朝B、秦汉C、隋唐D、元明清答案:B104 .在文学方面,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江格尔和玛纳斯,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A、蒙古源流B、格萨尔C、富乐智慧D、阿凡提的故事答案:B1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维护()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最高利益。A、社会和谐B、人民幸福C
27、国家统一D、国家富强答案:C106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A、加强共同性B、强化共同性C、增进共同性D、尊重共同性答案:C107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显示了民族风俗习惯的()特征。A、群众性B、传统性C、地域性D、变异性答案:C108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历史。A、多元一级B、一元多体C、多元一体D、大一统答案:C109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
28、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民族团结、社会稳定C、国家富强、人民幸福D、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答案:A120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和基础,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根本保证。A、保证B、前提C、来源D、条件答案:B1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抓紧抓好。A、基础性事业B、生命线工程C、全局性工作D、群众性事业答案:A122 .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
29、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A、B、C、D、123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义务。A、发展B、平等C、互助D、团结答案:D124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oA、一个民族都不能少B、一个群体都不能少C、一个地区都不能少D、一个省州都不能少答案:A125 .()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A、民族团结B、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126 .()是我省唯一一个与蒙古国接壤的边境地区。A、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B、肃南裕固族自治县C、肃北蒙古族自治县D、天祝藏族自治
30、县答案:C127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A、特别情况B、特色村寨C、特别事项D、特色县区答案:C12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实现共同富裕答案:A12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进行教育教学。A、方言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民族语言D、普通话答案:B130 .纵
31、观中华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民族关系史的主流。A、国家分裂B、军事对抗C、政治对立D、国家统一答案:D13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合法权利B、合法权力C、合法利益D、合法权益答案:D二、多选题(共20题)1.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包含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民族共识,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八),全面推进中华民族(B),铸牢(C)0A.文化认同B.共有精神家园建设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
32、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烙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是(八),是(B)oA.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形式B.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练表达3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提出“守望相助”的内涵是(ABC)0A.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B.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C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4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项计划”是(ABC)
33、oA.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B.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C.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计划5.2023年6月5日到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八)、增强(B)oA.共同性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民族团结进步意识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结的“四个共同”是(ABCD)oA.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B.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指
34、示是(ABCD)。A.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8 .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C.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D.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8.关于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ABC)0A.是最深层次的认同8 .是民族团结之根C.民族和睦之魂9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ABCDE),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
35、奋斗。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A.平等相待B.友好相处C.互相尊重D.互相学习E.互相帮助10.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B)最管用的是(C)oA,民族和睦B.民族团结C.争取人心D,夺取胜利11.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制,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ABC),搞好社会宣传教育。A.干部教育B.党员教育C.国民教育体系12.公民的基本义务中放在首位的是(AB)oA.维护国家统一B.全国各民族团结12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ABCDE)A.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B.强调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C.把各族群
36、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D.努力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E.充分展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13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遵循什么原则。(ABCD)A.因人施教B.正面教育C.注重实效D.与时俱进14.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B)A.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B.改善民生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ABC)的分布局面。A.大杂居B.小聚居C.各民族相互之间交错居住16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是(ABC)o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17.宪法对我国多民族基本国情的概括是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AB)oA.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8.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维护(AB)oA.国家统一B.民族团结19.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系到(ABC)oA.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B.党和国家长治久安C.各族人民的福祉20.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ABCDE)五个基本特征。A.普遍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国际性E.重要三、判断题(共40道)L党的十八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X)2 .春秋时期,我国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X)3 .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共享中华文化、共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内容。()
38、4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重点是加强党的领导,建设政治过硬的队伍,通过各民族干部队伍,有力贯彻民族区域自治,调动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建设的积极力量,弱化一些消极力量。()5.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7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8.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
39、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J)9 .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法治保障。(J)10 .各级人大代表应当带头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带头拥护党的民族政策,带头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促进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11 .自治区成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党委领导下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政策
40、举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12 .自治区应当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工作机制,做好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团结、教育、服务、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中的积极作用。(J)13 .民族事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方面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预防和化解各类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纠纷。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和司法救助体系,畅通各族人民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渠道。()14 .国家工作人员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41、究刑事责任。()15 .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少年宫、纪念馆等不应当将民族团结进步列入宣传教育内容。(X)16 .公务员法第48条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17 .“三个离不开”思想,概括和深刻阐明了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血肉联系,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18 .各民族之间要做到的“六个相互”是指: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19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就是充分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
42、事务权力的精神,体现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20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是国家稳定的要求。()21 .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2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23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一律平等。()24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25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责任,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必须旗帜鲜明推进。()26 .排湾人的服饰与人们的阶级、社会地位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一般平民穿
43、的长衣没有任何.花纹,只有贵族的长衣才可缀饰人头、人像、蛇形等花纹,以及缀珠、贴饰等装饰。()27 .目前,我旗国家级示范单位1家、区级示范单位4家、市级示范单位57家、全市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4家、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5家。()28 .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要积极推进“互联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行动。X29 .妇女联合会应当发挥妇女在机关单位中的独特作用,教育引导各族妇女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积极作为。X30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应当实行领导责任制,但无需纳入绩效考核体系。X31 .回族是在中国形成的。(X)32 .土家族和土族是同一个少数民族。(X)33 .我国最早的航海家郑和是回族。()34 .腰刀是保安族的传统配饰。()35 .傣族的泼水节是每年傣历的8月。(X)36 .摆手节是土家族的节日。(J)37 .瑶族对盐非常重视。()38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丰收的69月。()39 .民族自治地其行政单位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四级。(X)40 .东巴文是被称作“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它是傣族的。(X)四、填空题(共20题)1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2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3 .完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