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24847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2. 桥之美》赛课导学案_3.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桥 之 美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眼中,桥之“美”美在什么地方。2、品读课文,从语言表达角度品味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句。教学重点:理解桥美在何处。教学难点: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一 导入教学:同学们,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我想说“一水一情韵,一桥一风景”。桥,在诗人的眼里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里则别有一番韵味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桥之美。二、整体阅读 感知“桥之美”过渡:不同的人,对“桥之美“的标准会有不同的认识。那么在画家的眼里,桥之美的标准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勾画出原句。三、精段阅读 欣赏“桥

2、之美”1、作者为了说明桥之美 ,重点举了那些例子呢?下面我们进入精段阅读 欣赏“桥之美”,请同学们精读第4自然段,思考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预设:那么这四座桥中你最喜欢那座桥呢?请大家结合课文第四段,以“我认为 桥最美,美在 ”来进行说话练习。(1)乌镇石桥-密密苇丛赏析:美在“石桥的出现让密密芦苇丛显得疏朗开阔,是啊,密密芦苇丛,密不透风,让人感觉压抑容易产生憋闷感,可是石桥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苇丛背景的单调,还能使空间显得豁然开朗,那么,这样疏密相间,对比鲜明的环境会给你以什么样的美感呢?下面咱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来体会这种感受吧:咱们一起屏住呼吸,请语文课代表来给读这一段,读完后大家再换气好吗?同

3、学们什么感觉呀?(2)江南石桥-细柳飘丝赏析:美在“这厚重的石桥和细柳飘丝的环境相映衬,构成了一幅刚柔相济的和谐画面,想想早春天气,柳丝是多么的纤细轻柔,石块是多么坚硬厚重,纤细的柳丝轻抚着桥身厚重而坚硬的石块,柳丝的纤细轻柔和石块的厚重坚硬、柳丝的飘动和石块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特殊的美感。(3)水天长桥-湖水苍茫美在在湖水苍茫,水天一色的单纯明亮的背景下,长桥的出现顷刻间打破了的这单调背景,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灵气和生命,我们欣赏长桥仿佛是在读一部史诗,给人无限的遐想。(4)风雨廊桥-飞瀑流泉美在风雨桥形成形式独特,它不是孤立的,它与廊和亭和谐搭配,还和那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激流形成鲜明

4、的对照,相互映衬,和谐的统一。人们可以在这里驻足欣赏飞瀑流泉,这给人以什么样的美感呢?安适自在,这不正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真实画面吗?那么,在作者眼里哪些桥不美呢?(南京长江大桥和成昆路上的直线桥)为什么?这两种桥不能与周围环境和谐搭配,不能给人以美感。四、美句赏读 品析“桥之美”过渡: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语言和中国石拱桥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呢?(1)我觉得这一句很美:(看书读)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

5、会做“深呼吸”,这是作者把人的感受投射到芦苇身上,足以表现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非常形象生动,此情境真是令人神清气爽。(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我觉得这句话中的“拂”字用的惟妙惟肖,那么咱们试着把“拂着”改为“贴着”或是“挨着”好吗?不好,因为拂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柳枝以人的动作,使人产生遐想,给人以美感,更能表现出柳枝轻柔,有了柳枝的抚触,我想这坚硬的石桥也是醉了!(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桥与流水的配合比作一支乐曲,写出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形与色的搭配,动与静的结合,显得神奇而壮观。)小结:以上这些句子有的词语用的恰到好处,有的修辞用的巧妙,都让我们感到语言的美,原来,说明文的语言照样可以生动活泼。当然,文中还有很多美词佳句,希望你们摘录下来,细细的读,美美的品,大胆的用到你的写作之中。五、课外阅读 寻找“桥之美”结束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美文,品析了美句,获得了美感,大家感觉美不美?真美呀!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就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伸出你我温暖的手,去发现美,去创造美,这样,我们的身边不就有了更多的“桥之美”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