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3 .马说》研讨课教案_18.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630787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3 .马说》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3 .马说》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3 .马说》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3 .马说》研讨课教案_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3 .马说》研讨课教案_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阅读23 .马说》研讨课教案_18.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过程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教学重点:1、 通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理清文章结构。2、 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寓意,理解重点词句。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布封的马,同学们对

2、这种动物很熟悉了,那谁能说说你知道那些有关“马”的成语吗? 学生答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再来说一说有关马的诗句吧!学生答,师导入并出示课题。二、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马说”即“说马”,谈马、论马。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那就是: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三、作者介绍韩愈(公元763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主张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四、创作背景这篇马说大

3、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五、朗读课文:1、强调字音:乐 骈 辱 见 食马 石 祗 槽枥 策 一石 邪 粟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停顿的地方:(1)不以千里/称也。(2)才美/不外见。(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师范读后生齐读。六、疏通文意:一)分析文章第一段1、师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互相讨论并提示重点字词的意思。千里马 伯乐 辱 骈 槽枥 称 而 故 于 之 以 虽2、学生

4、讨论翻译后派代表发言。3、评价后师归纳,生齐读后思考下列问题:1)本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生回答后师总结。略二)分析文章第二段1、师提示重点字词的意思:一食 食马者 才美 外见 等 常 或 其 是2、 学生讨论翻译后派代表发言。3、 评价归纳,生齐读后思考:1) 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2) 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生回答,师总结。略三)、分析文章第三段1、师提示重点字词的意思策之 执策 道 尽 材 鸣 通 执 临 知 以2 生翻译后代表发言。3评价归纳生齐读并思考:1) 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本段的哪句话点名了文章中心?3) 本段中通过那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生回答,师总结。略七、理清思路,讨论思考1、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是怎样的?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体现在哪一句?3、痛诉食马者的愚昧无知是哪一句?生分别讨论回答。师总结并继续提问: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6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六、拓展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暂时没有得到重用,你该怎么办?八、布置作业1、熟背课文,整理本课重点词句。2、收集文学作品中名马的名字至少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