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学习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我们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坚持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样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洛阳之行”,聚焦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赋能等关键要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夯实制造业“压舱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以政策撑腰为基
2、释放惠企利民促发展的时代红利。“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政策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引导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的“指挥棒”。从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的产业扶持措施,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购设备税前扣除等真金白银的支持,到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的优先保障,政策的“春风”正源源不断地吹向制造业领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政策扶持的重要性,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政策服务,做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让政策红利精准高效直达经营主体,为制造业发
3、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真正以政策“活水”浇灌制造业“良田”,持续释放制造业发展时代红利。以科技赋能为翼,激发创新驱动促升级的澎湃动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科技创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金钥匙”。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号深海潜水,从5G通信到人工智能,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彰显着我国制造业的实力和潜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
4、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真正以科技“翅膀”助力制造业“腾飞蝶变”。以人才护航为要,打通聚才引智促跨越的源头活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主力军”。从大国工匠到科研专家,从技术能手到管理人才,每一类人才都是制造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
5、下英才。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让各类人才在制造业领域大展其才、大显身手,让人才“关键变量”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第二篇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先后考察了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总书记“洛阳之行”,写好文化遗产时代新篇,让穿越千年的吟唱再度唤醒心灵共鸣,真正带着自信、带着志气、带着使命奋
6、勇向前,以实际行动续写更灿烂动人的中国故事。在走进文化富矿中写好文化遗产的守护新篇。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走进锦绣江山,从良渚古城遗址、殷墟遗址、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等镌刻着岁月风霜的生动版图,到琉璃玉盏、青瓷汝窑、苏绣蜀绣等蕴藏着古人智慧的杰作,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孕育了生命、滋养了万物,更形成了中华儿女独有的气韵和风骨。广大党员干部当在“古韵流长今犹在”的历史之行中,在领略文化遗产之美中感受历史来路、在走进历史博物馆中不断对话文化瑰宝,升腾起作为炎黄子
7、孙的自信与豪情,带着岁月沉淀的精神力量守护好文化遗产,真正在走进文化富矿中写好文化遗产“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守护新篇。在感受文化魅力中写好文化遗产的传承新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更始终焕发着激励世人奋进的奔涌力量。在文人墨客笔下,无论是“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还是“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夙愿,无论是“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志向,还是“两袖清风朝天去”的境界这些都化为了血脉与基因,根植在一代代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广大党员干部当将一句句醒世箴言化为奋斗的座右铭,带着许党报国的忠诚、为民奉献的情怀迎考新时代,真正肩负起历史所赋予
8、的光荣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真正在感受文化魅力中写好文化遗产“日月星辰皆在中”的传承新篇。在续写文化新篇中写好文化遗产的发展新篇。“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释放其魅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作答、必须答好的命题。从破圈出彩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典籍里的中国等现象级纪录片,到让人流连忘返的“唐宫盛宴”“大唐不夜城”等沉浸体验,从博物馆、文物馆开放的研学旅行,到运用3D、VR等科技焕活的千年文物展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方能心灵同频汇聚向前的磅礴合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用心挖掘文化精髓、紧跟时代热点,用更多可感可触的应用场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国大地更多的文物遗产“醒过来”“动起来”,真正在续写文化新篇中写好文化遗产“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