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0674368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定律公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定律和公式一、物质的量的单位一一摩尔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它的符号是nNn=-Na我们把含有6.02 X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物质的量(n)、粒子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 M。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摩尔质量(M)三者间的关系:。恤壬小目/物质的质量(g)公 口十一 m3.物质的重(mol)=钎小一目业二符号表小:n=摩尔质量(g -mol-1)M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在标准状

2、况下(0 C、101 kP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1.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Vm V (V 为标准状况下n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L/mol或(L - mol-1) m 3/mol或(m3 - mol-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的物质的 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表iA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w )溶质的质量(g)=1(g) X 10

3、0%溶液的质量(g)物质的量浓度 (Cb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nB=-Co 浴服的体积(L)V特点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 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 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 同,但是溶质的质量/、同实例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在100 g溶 液中,含有溶质10 g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 L ,指在1 L溶液中,含有溶质10 mol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单位mol L-1 (或mol/L)。表达式:CbnBVc(浓溶液) V(浓溶液)=c(稀溶液) V(稀溶液)1、原子核的构成

4、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l) =fi似原子量3、阳离子 aW :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n-阴离子bY :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原子序数345678910LiBeBCNOFNe元素主要化合价+1+2+3+4,-4=5,-3-2+7, -10原子序数11121314151

5、61718NaMgAlSiPSCLAr元素主要化合价+1+2+3+4,-4+5,-3+6,-2+7,-10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性原子序数主要化合价的变化1-2+1 - 03-10+5-4 -1 - 011-18+7-4 -1 - 0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X)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 Na、Mg Cl、O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1、表示原子NaxXMgX?Cl :?O? 习惯上,写的时候要求对称。电子式同样可以用来表示阴阳离子,例如2、表示简单离子:阳离子:Na+ Mg 2+ Al 3+阴离子::S: 2-: Cl : -: O: 2- .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

6、(或X)表示;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 n-”电 荷字样; .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所带的电荷数。3、表示离子化合物 NaF MgO KClnS: F : - Mg 2+ : O : 2-K+: ci :-对于象MgC2、NaO之类的化合物应该用电子式来表示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时,相同离子不能合并,且一般对称排列.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5、共价键的表示方法: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间的能量差1、Z2E (反应物)三E (生成物)一一放

7、出能量2、三E (反应物)E E (生成物)一一 吸收能量j 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吸放热与能量关系 一、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铜片上:2H +2e- =H 2 T (还原反应)负极:锌片上:Zn-2e-=Zn (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Zn+2H=Zn +H2 T该电极反应就是Zn + 2H = Zn + H 2 T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单位: mol/L - s mol/L - min3、表达式:v(A)=c(A)t c(A)表示物质A浓度的变化,表

8、示时间(2)对于反应 mA(g) + nB(g) -pC(g) + qD(g) 来说,则有 VA VB VC VD m n p q烷烧燃烧的通式GHn+2 + 3n 1On CO2 + (n+1) H 2O 23、加聚反应2)石油的炼制:分储一利用原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简单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裂化一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烧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烂的过程。规律:生成等量的烷姓与烯姓,目的:提高汽油的产量。高分子化合物及其特征。乙烯为单体,重复结构单元CHCHI 称为链节,n为聚合度表示高分子化合物中所含链节的数目。一、反应热始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

9、效应等于始变2 、符号:3、单位:kJ/mol或kJmol-4、反应热表示方法: Hfe “ + 或 H 0时为吸热反应; Hfe 一或 Hk 0时为放 热反应。5、A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AH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一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AH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A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中和热的定义是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 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实验】实验2-3:在50mL烧杯中加入0.50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 50mL0.55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

10、,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盐酸温度/ cNaOHt液温度/ C中和反应后温度/Ct(HCl)t(NaOH)12数据处理:AH: Q/n = cmi t/n其中:c = 4.18J/(g ), m为酸碱溶液的质量和, t=t2ti, ti是盐酸温度与NaOH溶液温度的平均值,n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 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律不难 间接计算求得。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

11、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V _c单位是:mol/ (Ls)或mol/ (Lmin)或mol/ (Lh) 。 V表示反应速率,C表 t示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 C表示其浓度变化(取其绝对值)t表示时间,t表示时间变化2.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aA + bB = cC + dD来说有:Va :VB:Vc :VD =ACa: C b : AC c : AC d = a : b : c : d 。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 程式中的系数比。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溶解平衡的建立开始时v (溶解) v(结晶)平衡时v (溶解)=v (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勒沙特列原理:如果

12、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实际上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化 Pq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即浓度商Qc C C卯D kc mnc A gD BPq -2.表达式对于任意反应mA(g) +nB(g) ?pqg)+qD(g)k c C卯Dcm A gcn B(1)在应用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浓度可不写。因为稀溶液的密度接近于1 g/mLo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55.6 mol/L 。(由来设水为1L,其质量约为1000g,物质的量=1000/18=55.56mol ,浓度=55.56/1=55

13、.56mol/L )某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指定反应物的平衡浓度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X 100%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一转化浓度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反应物的转化率转化率=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体积或浓度)*%反应物起始白物质的量 (体积或浓度)100 3、产品的产率产率=实际生产产物 的物质的量+*100%理论上可得到的产物的 物质的量4、计算模式:aA(g) + bB(g)cC(g) + dD(g)起始量m n 00变化量ax bx cx dx平衡量 m-ax n-bx

14、 cx dx一、弱电解质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发生微弱的(自偶)电离。1、H2O + H2件= H3Cf + OH-简写:H2O = H + OH2、H2O的电离常数 K电离=C(H )gC(OH-)c (M) - c (OH) =K电离 C(HO)C(H 2O)3、常数K电离与常数C(H2O)的积作为一新的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14记作 Kw 即 Kw= c (H+) c (OH)25c Kw= c (H ) c (OH) = 1.0X10。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对于中性水,尽管 Kw,电离度增大,但仍 是中性水,二、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的酸碱

15、性稀溶液中 25C: Kw = c (即)- c (OH) =1X10-14常温下:中性溶液:c (H+) =c (OH) =1X10 7mol/L酸性溶液:c (M) c (OH) , c (印)1X10 7mol/L碱性溶液:c (H+) c (OH) , c (H+) c(OH )? pH7碱性溶液,c(H )7(2)酸碱指示剂41齐I甲基橙石蕊酚吹变色范围pH3.1-4.45-88-10溶液颜色红-橙-黄红-紫-蓝无色-浅红-红,二一,、一 一一,一 一, , 中和一 ,2、盐类水解的实质: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酸+碱 ,“ 盐+水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

16、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如在只含有 A+、MT、凹、O口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 )=c( M)+c(OH ),若c(H ) c(OK), 则必然有c(A+)c(M)。【注意】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 的关系。2、物料守恒: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的 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有含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 的量之和。(1)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注意:(物

17、料守恒式没有 日和OR)。在NaHS容液中存在着HS的水解和电离及水的电离。HS + H2OH2S+ ohhs h+s2 hoh+oh(2)从物料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c(HS )+C(S2 )+c(H 2S)=c(Na );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c(HS )+2(S 2 )+c(OH )=c(Na )+c(H +);将以上两式相加、有:c(S2)+c(OH)=c(H2S)+c(H+):得出的式子被称为质子守恒。1、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也叫沉淀溶解平衡)。化学上通常认

18、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2、表达式:如: AgCl (s)Cl(aq) + Ag+ (aq)4、溶度积(平衡常数)一一Kspn+m(1)对于沉淀溶解平衡:(平衡时)MmAn (s) - mM(aq) + nA(aq)Ksp= c(Ml + ) m1- c(A m ) n 在一定温度下,Ksp是一个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4、溶度积(平衡常数)一一 Kspn+m(1)对于沉淀溶解平衡:(平衡时)MmAn (s) - - mM (aq) + nA(aq)Ksp= c(MT) m1 - c(A m ) n 在一定温度下,Ksp是一个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