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践行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焦裕禄精神如同一棵扎根于中原大地的焦桐,历经岁月风雨而愈加挺拔。其精神内核跨越时空,始终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践行宗旨的灯塔。新时代新征程上,度续焦裕禄精神,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要求,更是破解发展难题、践行为民初心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当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校准人生坐标,答好时代之问。窿续亲民爱民的公仆精神,做解困纾难的“幸福摆渡人”。在兰考工作时,焦裕禄顶风冒雪走访贫苦农户,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表达了对群众的深厚情感。他亲自为群众送去救济粮款,生动诠释了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2、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中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学习焦裕禄的工作方法,把群众的“柴米油盐”当作大事来办,将急难愁盼转化为“履职清单”,用脚底板丈量民情,以心贴心化解民忧。面对民生难题,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更要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让“辛苦指数”真正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霹续科学求实的实践精神,做破解难题的“务实攻坚者”。焦裕禄以“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执着深入调研。他手持放大镜观察土壤,用脚步丈量风沙,将“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的求实精神融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复杂矛盾,更应继承这份实践
3、智慧,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制定政策时,杜绝“拍脑袋决策”,以群众智慧为源头活水;推动工作时,摒弃“盆景式落实”,以务实作风摸清症结。既要以开拓魄力勇闯改革“无人区”,又要遵循客观规律,将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相结合,在把握时代脉搏中创新路径,在尊重实际中啃下“硬骨头”,让调研成果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度续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做攻坚克难的“时代冲锋者”。在兰考治“三害”的岁月里,焦裕禄将“劝阻办公室”改为“除三害办公室”,带领群众向风沙、内涝、盐碱宣战。他忍着病痛用藤椅顶住肝部,依然跋涉在调研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新时代,从突破”卡脖子”技术封锁的科技攻关,到
4、化解基层治理中的复杂矛盾,党员干部更应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重大任务中勇扛重担,面对风险挑战敢于亮剑、善于破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用实干和奋斗攻克新时代的“娄山关”“腊子口”。窿续无私奉献的自律精神,做清正为民的“廉洁守护者”。在兰考任职期间,焦裕禄严拒子女“看白戏”,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以“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准则,为党员干部竖起廉洁自律的不朽丰碑。他用行动诠释“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信念,坚决抵制特权行为,展现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新时代浪潮下,党员干部更需以焦裕禄为镜
5、鉴,常怀敬畏之心,拧紧纪律“阀门”。在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关键环节严守底线,把家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清廉家风涵养清正党风政风。主动摒弃享乐主义,传承“不搞特殊化”的政治基因,在利益与原则的考验中,始终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让无私奉献的精神火炬照亮新征程。焦裕禄精神从来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奔涌的长河。它启示我们:党员干部的初心,既要铭刻在“把泪焦桐成雨”的深情追忆里,更要书写在“绿我涓滴”的躬身实践中。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将焦裕禄精神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砥砺奋斗意志的“冲锋号”,方能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践
6、行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2025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61周年纪念日。“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留给时代的回答。在无数个穿梭在村巷田间、奔波在活动现场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他,那个迎着风沙、忍着病痛,为一方百姓鞠躬尽瘁的老书记。致敬焦裕禄,就要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走得有方向、走得近群众、走得正心中路。走在信念的光里,扎根信仰之士。焦裕禄在风沙里走着,心却始终稳着。他说,“党派我来兰考,就是要带领兰考老百姓跟天斗,斗到吃饱饭,跟地斗,斗到兰考大丰收。”这样的信念,不是喊出来的,是一锹锹挖出来的,是一脚脚走出来的。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没有响亮的舞台,也没有聚光的镜头,只有一户
7、一户地走访、一件一件地解决、一年一年地坚持。每天打开工作日志,都是一桩桩实事小事;每次抬头看居民楼里的灯,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挂念。信念不是抽象的词,而是你面对困难不绕路、面对诱惑不动摇、面对群众不冷漠。我们需要在信念里立起方向,在责任中沉下心思,让“听党话、跟党走”的根扎在泥土里,扎在群众中。走在群众的身边,深植为民之情。焦裕禄不高谈阔论,他愿意蹲在田头和农民一起抠沙子、掰玉米。他说,“只要在群众中扎下根来,你们的工作就像这棵泡桐树一样,根深才能叶茂。”这话,我当初听得简单,干得越久越觉得沉甸甸。白天下乡,晚上写材料;手里攥着方案,脑里惦记着意见。村民一句“你来我就放心,让我顿感数十天没白忙。哪
8、有什么“钢铁之躯”,不过是千百次“事不避难、心不避人”的坚持。不是不累,但心里放着群众,就走得动,再苦也值。我们要记得是谁选我们干事,是谁信我们为民。听得懂老百姓的土话,坐得下农户家的长板凳,装得进群众的烦心事,才不辜负“为民”的这份托付。真正把群众放心上,手头的事才有温度,心里的光才不熄灭。走在自省的镜前,坚守清廉之本。焦裕禄查风口、探盐碱,病重都不下火线,可他从不为自己谋一分私利。他那句“你们不要以为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另眼相待。把她分配到酱菜组,干些脏累活”,像根钉子一样钉在我心上。如今的我们,面对的是制度的考验、诱惑的试探,还有一天天的琐碎难题。可我们总要给自己留一面“镜子”,照照初
9、心、照照边界。规矩不是为了限制你,而是为了护住你;纪律不是绊住你,而是帮你走得正、走得远。守得住清贫,才能挺得起脊梁;经得起诱惑,才扛得住责任。当一个基层干部最重要的,不是外面有多光鲜,而是心里有没有边线、脚下有没有力量。我们走在焦裕禄走过的路上,就得像他一样,哪怕风大雨急,也一步一个脚印、不出偏差。希望在未来的很多年里,哪怕有一天我们头发花白、步伐蹒跚,也还记得那棵焦桐、那句誓言;也还能问心无愧地说一句:我曾努力走得像他一点,哪怕只是一点。践行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近期,我有幸到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期间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等方式,深刻领会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
10、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法官,手握法槌、胸悬天平,更应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在司法实践中厚植为民初心、锤炼担当铁肩,在争创全国优秀法院的目标下,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办案质效,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62年前,焦裕禄在兰考大地带领群众战风沙、治盐碱,用生命书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62年后,我们身处司法一线,面对的是社会矛盾的顽石,群众急难的沟壑。变的是时代考题,不变的是为民初心。焦裕禄亲民爱民,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法官。焦裕禄寒冬探贫问苦时的一句“我是您的儿子”,与法官俯身倾听当事人诉求时的“您慢慢
11、说”,跨越时空呼应着同一份赤诚。焦裕禄科学求实,我们要做有智慧的法官。焦裕禄用贴膏药扎针的方法治理沙丘,启示我们在审判中既要尊重法律逻辑,也要善用“枫桥经验”“多元解纷”等创新手段。焦裕禄迎难而上,我们要做有硬骨的法官。面对说情干扰,焦裕禄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的倔强,正是法官只服从事实与法律的职业操守的生动注脚。新时代法官践行焦裕禄精神,不是简单的口号对标,而是要将精神内核转化为躬身实践。要在疑难案件攻坚战场,做敢啃硬骨头的司法先锋。焦裕禄说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法官的英雄气,就体现在复杂案件的破局中。要在基层治理的前沿战场,做善解千家结的调解能手。焦裕禄用一辆自行车走遍兰考,新时代法官也要用一双铁脚板走进群众。要在廉洁司法终身战场,做坚守生死状的清廉卫士。焦裕禄儿子因看白戏被严厉批评的故事,时刻警示我们,法官的廉洁,关乎司法生命线。焦裕禄临终前说,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份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正是新时代法官应有的担当。新时代法官要甘当法治铺路石,勇做改革探路人,誓为薪火传递者。焦裕禄同志种下的泡桐树已亭亭如盖,而我们要种的是人民群众心中的法治信念。让我们以焦裕禄精神为灯塔,在每一起案件中传递司法温度,在每一次裁判中守护公平正义,用实际行动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时代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