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0713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管理,鼓励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风险与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公司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情况:(一)人的不安全行为L从业人员未穿戴符合有色行业标准的防

2、护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作业。2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有限空间(如电解槽、储罐)进行检修或清理工作。3 .操作人员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如违章操作冶炼设备,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引发安全风险。4 .管理人员在明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违章指挥作业,如强制要求员工超负荷运行设备。5 .指挥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特种作业资质的人员从事电焊、气割等危险作业。6 .忽视或不正确使用安全信号、标志,如在熔炼区未设置明显的高温警示标志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冶炼炉、电解槽等关键设备未按有色行业标准设置安全联锁装置或紧急切断装置。2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未经定期校验或失效,继

3、续使用。3 .输送高温熔体(如铝液、铜液)的管道未进行有效隔热处理,存在烫伤风险。4 .通风除尘系统未定期清理,积尘严重,易引发粉尘爆炸。5 .电气设备未进行接地处理或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存在触电风险。6 .紧急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出口指示灯不亮。7 .监控、报警系统失灵,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8 .废旧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安全处置,随意堆放,增加安全风险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危险化学品仓库未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存储条件不符合规范要求。2 .噪声、振动、高温等有害因素超标,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3 .爆破作业未按规定制定爆破方案,未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4 .动火作业未进行风

4、险评估,未办理动火许可证。5 .临时用电线路私拉乱接,未经过专业电工审批和安装。6 .通风不良或有害气体聚集的作业场所,未安装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建立或执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不清、落实不到位。2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未能覆盖所有危险源和操作环节。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不全面,未定期开展或内容不符合要求。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演练,员工不熟悉应急救援流程。5 .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作业。6 .生产经营项目外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未进行有效监管。7 .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施工情形

5、安全管理混乱。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履行现场监督检查职责。涉及交叉作业的,未统一履行现场综合管理、协调的。8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不全面,未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措9 .安全检查和急患排查工作走过场,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隐o10 .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或整改措施不到位,导致隐患长期存在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三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便利性,公司在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报告:1 .线下向安全员或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直接报告。2 .通过公司微信小程序“安全隐患随手拍”功能提交报告。3 .拨打公司设立的事故隐患报告热线电话。4 .向公司指定的电子邮箱发送报告邮件。公司在醒目

6、位置公示上述报告途径,简化报告程序,确保员工清楚“向谁报告、怎样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四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公司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组织核查。核查属实的,应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责任,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无法立即整改的,应建立隐患管理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防范事故发生。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五条公司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奖励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报告事故隐患并促进整改的员工。奖励内容可包括奖金、奖品、表彰证书等物质奖励以及通报表扬、晋升等精神奖励。第六条及时实施奖励公司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对报告事故隐患的员工

7、进行及时奖励。一般而言,“小隐患”可视为日常生产中容易发现、影响范围较小的安全隐患,如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轻微设备故障未及时处理等,对于这类隐患的报告者,公司将给予小额奖金或奖品,并在部门内进行通报表扬,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大隐患”则指那些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潜在风险,如关键设备严重故障、未经许可的违规作业、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对于这类重大事故隐患的报告者,公司将给予重奖,包括但不限于高额奖金、特别表彰证书,甚至在年度评优评先、职位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以彰显公司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对员工贡献的认可。第六章加强正向激励第七条公司加强对事故隐患报告

8、工作的正向激励,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对于在事故隐患报告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公司将在业绩考核、评优评先、人员奖励及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七章注重结果运用第八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地研判现场管理、责任落实、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将事故隐患报告与整改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单位(部门)和个人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第八章强化宣传引导第九条公司

9、不断加强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内部通讯、宣传栏、安全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对事故隐患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同时,公司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有色行业特有的安全风险点和隐患类型,提升员工对本岗位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成为公司安全生产的“守护者”。第九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公司其他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第十一条本制度每年定期进行有效性评审,每三年大修。附表:1 .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

10、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曰编制:审核:批准:第8页,共13页第9页,共13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10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1页,共13页第12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