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饲料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0719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版《饲料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5版《饲料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5版《饲料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5版《饲料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5版《饲料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饲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饲料生产全流程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部门、车间、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

2、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员工未佩戴或不正确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手套、防护服等,进入粉尘、噪声等危害区域。2 .未经许可或培训,擅自操作饲料生产设备,如混合机、制粒机、包装机等,或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 .未经许可进入有限空间(如粮仓、发酵罐)进行作业,或未执行有效的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4 .违反规定,在饲料生产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或未经许可进行动火作业。5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员工冒险作业,如要求

3、无资质人员进行设备操作。6 .未按规定进行设备保养和清洁,导致设备故障或积尘,增加火灾风险。7 .未经安全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即上岗操作,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岗位技能。8 .故意隐瞒事故隐患,不按规定上报或处理,造成事故扩大或延误救援时机。9 .在工作期间饮酒或疲劳作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增加事故风险。10 .违反操作规程,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检修、清理等作业。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饲料生产设备(如混合机、制粒机、包装机等)安全防护装置缺失或失效,存在机械伤害风险。2 .电气设备未按规定选用防爆设备,或防爆等级选用不当,失爆未及时修复。3 .饲料生产区域粉尘超标,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4、治理,存在爆炸风险。4 .储存设施(如仓库、粮仓等)安全距离不足,或堆放不规范,存在火灾、坍塌风险。5 .消防器材配置不足或过期失效,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6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应急设施损坏或不清晰,影响紧急疏散和救援。7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隐患。8 .废弃物料、危险化学品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存在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9 .粮仓、发酵罐等有限空间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10 .作业场所未设置安全通道,或安全通道堵塞,影响人员疏散。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L作业场所未经环保、应急管理等部门审批或许可,擅自开展饲料生产、经

5、营活动。2 .作业场所布局不合理,如安全通道不畅、安全距离不足等。3 .未对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或风险评估结果未得到有效利用。4 .对重大危险源(如粉尘爆炸危险区域)未进行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和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5 .动火、临时用电、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或安全措施未落实,交叉作业未设置专人监护协调。6 .作业现场通风不良,粉尘浓度超标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理。7 .应急事故池等应急设施未保持有效状态,无法应对突发事件。8 .作业区域照明不足,影响员工正常作业和应急疏散。9 .极端天气(如雷电、暴雨、台风)未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导致设备受损或作业中断。1

6、0 .厂区及周边环境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源,未进行有效隔离和监控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按规定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不清、不实。2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未及时更新,与实际生产脱节。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未得到有效执行,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演练,应急响应能力不足。5 .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作业,或资格证书过期未复审。6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存在违法转包、分包现象。7 .外包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对

7、外包单位进行资质审核和安全教育培训,未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界限。8 .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9 .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器材的配备、维护和更新不及时,不满足安全生产需要。10 .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导致隐患反复出现。11 .忽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未能有效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2 .安全文化建设滞后,未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和价值观,员工安全意识淡薄。13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滞后,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14 .事故调查处理不严格,未能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8、未起到应有的警示和教育作用。15 .未按规定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和管理,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渠道畅通,公司设立以下报告途径:L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员负责初步核实并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线上报告:公司开通微信群、电子邮箱、内部电话等线上报告渠道,并在公司醒目位置公示报告方式和流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报告。3 .匿名报告:为保护报告人隐私,公司设立匿名举报箱和匿名举报电话,员工可选择匿名方式进行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

9、核查:1 .初步核查: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与报告人联系,了解详细情况,并初步判断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2 .现场核查:对于初步判断为重大隐患的,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核查,确保隐患得到准确识别和评估。3 .整改落实:核查属实的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并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4 .闭环管理: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建立隐患治理方案,落实“五到位”安全措施,实行闭环管理,直至隐患整改完毕并经验收合格。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七条公司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奖励专项资金,专

10、项用于奖励报告事故隐患的员工。第八条奖励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小隐患奖励和大隐患重奖两类:1 .小隐患奖励:对于一般性的、能够及时整改且影响范围较小的事故隐患,给予报告人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小额奖金、奖品(小型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灭火毯等)等,同时给予精神鼓励,如通报表扬。2 .大隐患重奖: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如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隐患,一经核实并成功整改,给予报告人重奖,包括较大额度的奖金、晋升机会或额外福利待遇等,并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以资鼓励。第六章正向激励与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加强对事故隐患报告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正向激励:L在业绩

11、考核、评优评先中给予优先考虑和加分。2 .对于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等方面给予倾斜。3 .设立“安全生产之星”、“隐患排查能手”等荣誉称号,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第十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分析员工报告隐患的情况,举一反三研判公司在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并落实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第七章宣传引导第H条公司加强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宣传教育:1 .通过公司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报道事故隐患报告的典型案例和奖励情况。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事故隐患

12、的辨识能力和报告意识。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八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公司全体员工均需遵守,对于违反本制度,隐瞒不报或故意制造事故隐患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第十三条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每年对制度进行适宜性和有效性评审,每三年进行修订,确保其始终符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附表:L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

13、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曰僦队:拨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患类隐分整改情况成间完时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