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春新教材湖北人教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人教鄂教一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单元1.前后左右教学设计单元位置和方向课题1.前后左右课时1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年级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和方向。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科学思维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探究实践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
2、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态度责任能积极参与描述周围物体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理解在描述一个物体位置时,首先要明确描述人对于一个物体的位置或朝向。教学准备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一、聚焦问题怎样描述人或物所在的位置(预设5分钟)1.观察导入(PPT)提
3、问:1 .你能说一说在图片中,明明站在队列的什么位置吗?2 .你能再说一说,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站在课间操队列中的什么位置吗?了解学生对于“位置”和“方位词”的认识,便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汇报学习怎样正确地描述物体所处的位3.在描述位置的时候,我们用到了那些词?置。二、探索实践:怎样描述位置预设25分钟1 .提出问题谁能说一说自己坐在教室里的什么位置?谈话:我们应该怎样准确的说出自己所坐的具体位置。2 .引导学生以自己为基准描述位置坐在教室的座位上,请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3 .引导学生以他人为基准描述位置提出问题:你能再说一说某位同学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吗?他的前后左右各是谁?4 .
4、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问:现在,请你们转过身。再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谁,你有什么发现?总结:当你面向讲台时和面向教室后面时,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会发生“变化”,但事实上,这些同学坐在教室里的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在使用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必须先明确自己相对于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更准确地描述自己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这个活动的目的,事实上就是引导学生练习在改变参照物的情况下,使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知道由于前后左右的方位概念具有相对性,当学生观察的方向不同时,对物体所处位置的描述是不同一个物体的位置或朝向
5、5.学生做“找位置”游戏。(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提示条,请学生按要求找到这个物体的具体位置。(2)活动结束后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个物体的位置的?的。三、拓展应用(预设5分钟)将学生带到学校操场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操场周围物体所处的位置。(1)你站在操场上,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2)学生观察并描述周围都有什么物体。(3)请你站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描述教学楼或其他物体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拓展与应用活动,使学生借助熟悉的学校操场环境,进一步学习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在使用前后左右等描述物体位置时。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一个物体的位置或朝向。四、练一练一、选择
6、题1.苹果和文具盒分别在小红的()A.左右B.右左C.前后2.老虎和小猴子分别在狐狸的()A.左右B.右左C.前后3.汽车在马路上需靠()侧行驶。A.右B.左C.都行二、填空题小东在小军的小东在小方的小红在小东的小东在小红的前后左右前面对着的方向六、板书设计后背对着的方向左左手所在的一边右右手所在的一边人教鄂教一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单元2.东南西北教学设计单元位置和方向课题2.东南西北课时1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年级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和方向。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
7、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知道可以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认方向。科学思维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和位置变化辨认方向,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探究实践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认方向,并能使用东南西北等描述周围物体所处的方向。态度责任对辨认方向和描述物体方向的活动表现出兴趣。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和位置变化辨认方向。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学习使用东南西
8、北等方位词描述周围物体所处的方向。教学准备教师:2.分别写着东南西北的大卡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一、聚焦问题怎样描述人或物所在的位置(预设5分钟)1.观察导入(PPT)1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处位置。那么谁来说说,我们学校的大门在什么位置?它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物体?2 .学生描述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熟悉校门口的环境,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校门口,用已有的方位指示描述校门及附近物体的位置关系,在学引出探究问题怎样辨认方向3.聚焦问题怎样才能更准确的描述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呢?生描述的过程中会发现观察的方向不同
9、描述的位置也不相同。此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矛盾,引入本课的学习。二、探索实践:怎样描述位置预设25分钟1 .认识太阳东升西落(1)提问:你观察过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吗?早晨,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傍晚,太阳又从什么方向落下?(2)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一生活经验是不是告诉了我们“东”在哪?“西”在哪?2 .利用太阳辨别东南西北方向(1)利用太阳升起的方向辨认教室的东西提问:现在大家坐在教室里,能不能判断早晨太阳是从教室的哪边升起来的?请同学们指一指这个方向。(2)揭示“东”这一方位词(3)辨认教室的其他方向提问:我们借助太阳升起的方向知道了教师的东面在哪里,还有几个方向怎么确定呢?怎
10、样找出来呢?出示课件(儿歌)提问:你能根据儿歌的提示,找到其他方向吗?带领学生做活动: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两臂侧平举;根据儿歌提示,辨认东南西北。随着学生指认,教师在教师另外三面墙上分别贴上写着西北南各方向的卡片。进一步提问:教室的西面、北面、南面各有什么物体,你能描述一下吗?(4)利用太阳落下的方向辨认方位教师把前面活动中在教教室墙上贴的卡片取下来。提问:现在我们能够通过早晨面向太阳,找到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那么傍晚的时候,当我们面向太阳时,前后左右又各是什么方向?提问:能把下面的儿歌填写完整吗?学生观察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比较容易,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借助这一生活经验先找到东西这两个方向,在
1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方位知识,再把前后左右分别与东南西北建立起联系,有巩固对方向的辨别和认知。出示课件: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右面是()。带领学生做活动:傍晚面向太阳落下的方向,两臂侧平举,根据儿歌提示,辨认东南西北各方向。(5)引导学生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提问: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教室的四个方向,那么通过辨认四个方向,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东西相对,南北相对。预设2:东南西北的方向总是不变。归纳总结4.室外实践活动(1)提出任务:现在我们到操场利用这些方法去实地辨认方向。(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活动站在操场上,先观察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利用学过的方法辨认东
12、南西北各个方向在哪里,在描述各个方向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的方法辨认方向,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操场周围各个方向上有哪些物体;通过实地应用和交流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辨认方向以及使用东南西北等描述周围物体所处方上有什么物体。(3)交流总结向的方法。三、拓展应用(预设5分钟)1 .辨别操场上同学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到方位词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 .交流并总结判断东南西北的方法。拓展与应用活动巩固了学生学习的新知,并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辨别方向理解的更透彻,判断的更准确。四、练一练填空题1 .早晨当你面对太阳的时候,你面对的是(),
13、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o2 .傍晚当你面对太阳的时候,你面对的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o3 .当你面向北方的时候,你的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o六、板书设计东南西北北南人教鄂教一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单元3.校园“寻宝”教学设计单元位置和方向课题3.校园“寻宝课时1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年级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和方向。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
14、目标科学观念学生能根据指路提示,找到某个指定物体的位置。科学思维了解生活中辨认物体的位置和方向的一些方法。探究实践学生能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方位词准确地综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态度责任在描述周围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活动中,愿意和同伴合作,并乐于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能根据指路提示,找到某个指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愿意和同伴合作,并乐于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一、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1 .上节
15、课我们学习认识了东、南、西、北这几个方位,那谁能介绍一下我们教室的黑板和窗户是什么方位呢?2 .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方位来玩一个寻宝游戏,我给你们准备一个指路提示,你能找到指定物体的位置吗?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探索实践:寻宝游戏预设25分钟1 .“寻宝”游戏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寻宝”提示条,请你们利用辨认方向和判断位置的方法,根据“寻宝”提示条找到宝物,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到“宝物”好吗?2 .根据指路提示找到相对应的位置提示一:出科学教室左转,到中庭右转上三楼,正对楼梯口就是教导处。提示二:进入校门,从正门进入到三楼右转第一个教室就是四年一J狂提示三:
16、进入校门,从东门进入教学楼,第二个房间就是医务室。提示四:向教学楼走可以发现宝物。3 .同学们真棒都找到了相对应的位置,那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找到的。4 .分组汇报寻宝的方法。通过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方位词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增强学生的方位感。5 .通过活动,我们可以认识到,要科学地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选择一个固定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用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方位来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6 .出示图片,如果你是图中的小女孩,你能对照公园导游图,描述一下公园的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所在的位置吗?7 .学生小组自由交流8 .要想准确地描述
17、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参照物,方位和距离等条件才能找到相对位置了三、拓展应用(预设5分钟)辨别方向的更多方法1 .出示图片:你能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来辨别方向吗?2 .你能根据山坡上的积雪的多少,来辨别方向吗,理由是什么?山坡南面的积雪比山坡北面的融化得快。3 .生活中除了东南西北,还能用哪些词语描述方向?前后、左右、上下、远近初步形成判断位置和辨别方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练一练判断题:文文家EJ书店超市I300米;50米1300米左左学校东东豕!3。、r,IbU木医院最近。()笑笑家400米1,东东家距离文文家750米。()2 .与东东家、笑笑家相比,文文家距离超市3 .笑笑家在
18、学校南边150米的位置。()4 .笑笑家在文文家南边400米的位置。()5 .东东家与文文家到学校的距离一样。(六、板书设计校园“寻宝”参照物、方位、距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植物单元4.各种各样的叶单元校园里的植物课题4.各种各样的叶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12年级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知道叶由叶片和叶柄等部分组成,知道叶的形状多种多样,常
19、见的有针形、科学思维能用眼看、手摸、鼻闻、绘图、借助放大镜、画一画等多种方法来观察叶。探究实践1.通过观察比较,能找出叶的共同点具有叶片和叶柄。心形、椭圆形、带形、扇形等。2通过观察比较,能发现叶片在大小、形状、颜色、边缘等方面的不同。态度责任1 .对叶的探究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能进行持续的研究。2 .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同学的发言。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叶子的共同点,认识常见的叶子的形状。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叶子各方面的不同点。教学准备
20、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一、聚焦问题:植1.提问:春天到了,校园里的植物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我们观察到了吗?可以播放校园植物春天发芽、长叶的录像,也要以利用课页中的图片引入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提出探究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物的叶(预设10分钟)2 .谈话:春天到了,很多小草都钻出地面,如茶菜、蒲公英、点地梅。树木也纷纷发芽,比如柳树、梧桐、栾树,还有墙壁上的爬山虎,等等。这些绿油油的植物的叶,不仅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生机,到了夏季,还能为我们遮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3
21、我们观察过植物的叶吗?它们的样子都一样吗?二、科学1.学生介绍自己采集的叶,并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哪种实践活植物上采集的以及采集时的发现。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动:观察教师归纳学生对采集叶的汇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使用识,使学生乐于在合作中表达自植物的叶正规的植物名称。己的想法。(预设25谈话: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下面我分钟)们逐步进行探究。2.指导学生观察一片叶。(1)谈话:上学期我们观察过动物、家中的小物品,用到了哪些观察方法?(2)观察叶时,我们可以使用其中的哪些方法?有无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其他的观察方法?观察周边的事物,并能够用不同的通过讨论,我们知道观察叶的方法有
22、很多,可以用眼方式表述观察的结果。看、用手摸、用鼻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还可以画一画叶的样子。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观察一片叶。(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汇报观察发现。(4)小结:使用这些方法,我们观察了叶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叶片上的叶脉以及叶表面的光滑与粗糙等多方面的特征。3.比较叶的相同点。(1)谈话:我们发现植物的叶多种多样,那么不同的叶有没有相同点呢?(2)出示一片叶,指着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叶柄,与另一片叶的相同部分进行比较,然后提问:它们是否都有相同部分?我们能给叶的这个部分取个名字吗?如果学生找不出相同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画一画叶,并用笔圈出叶的一个部分如叶柄,提示学生与另一片
23、叶比较,看这片叶是否也具有这个部分。(3)完成叶柄部分的教学后,再进行叶片部分的教通过比较找出叶子的共同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使用专业术语,追求科学的准确性。学。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使用叶柄、叶片两个名称。(4)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4 .比较叶的不同点,聚焦叶形。(1)谈话:我们知道叶具有相同的结构。在生活中,有些同学认识柳树的叶、梧桐的叶等。他们是怎样认识不同植物的叶呢?(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两种叶的不同点。谈话:大家发现了叶的很多不同点,在这些不同点当中,叶的形状是最突出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叶的形状。(3)逐步出示几种叶,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形状
24、是什么样的或像什么,再让学生给每种叶的形状取个名。最后,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5 .替代活动。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画的叶,再请其他学生猜一猜他们画的分别是什么植物的叶。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中找出共性。通过找叶子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拓展与应用(预设5分钟)1 .带领学生归纳叶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常见的叶形、叶的结构等。2 .出示事先准备的多种植物的叶,让学生说说这些叶的形状并进行简单分类。3 .指导学生拼叶画。考察学生对本节课有关叶子知识掌握的情况用工具,重安全,学生获得使用工具的安全意识。动手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四、练一练一
25、填一填1 .植物的叶通常由()、()和()三部分组成。2 .说出三种你知道的叶子的形状:()、()、()O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1、各种各样的叶叶柄学生叶画作品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植物单元5.多彩的花单元校园里的植物课题5.多彩的花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12年级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几
26、种常见的花,了解它们的名称。科学思维能对花进行有序的观察。探究实践1.通过比较,能发现花在颜色、大小和形状等方面的不同点。2通过观察比较,能找出花的一些共同点如都花瓣和花蕊。态度责任能欣赏植物体蕴含的美。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发现花在颜色、大小和形状等方面的不同,并找出花的一些共同点。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学生基于亲自的动手实践,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花的异同点。教学准备教师:1.每组一套花,如玫瑰(或月季)、牵牛花、油菜花等常见的植物的花。2.每组一套工具:剪刀、铅笔、胶水、白纸。3.常见
27、花的图片或视频,常见花冠的挂图或照片等。学生: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一、聚焦问题:认识身边的花提出问题:春天到了,在校园里、田野里和马路旁,植物纷纷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扮得非常美丽。我们认识身边的哪些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提出探究的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二、科学实践活动:观察植物的花(预设25分钟)1 .教师播放事先准备的常见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认识不同的花:在哪里看到过这些花?它们叫什么名字?2 .提问:下面我们就开始观察花。在观察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讲述:有些花有毒,不能随意品尝;
28、花粉容易引起过敏,因此闻花的气味时要用扇闻法(教师示范);还要小心花上的刺,以免扎伤手。3 .指导学生观察几种花。(1)提问:应该怎样观察一朵花?(教师示范观察方法。)比如,花的最下面是什么?我们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往上是花朵的部分,我们从外往里逐步观察。这部分(指花萼)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往里的这部分(指花瓣)叫什么?颜色、形状又是怎样的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几种花,组织学生进行观了解学生的前经验,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选择方法时引发认知冲突。质疑研讨,让学生主动思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来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察并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2)提问:通过观察我们
29、有什么发现?4.找花的不同点。(1)教师带领学生由外向内比较花的各部分,学生边比较边汇报。最好是一次比较两朵花。(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花的颜色不同,如羊蹄甲的花是红色的,牵牛花的花是紫色的。二是花的大小不同,如羊蹄甲的花是大花。三是花的形状不同,如牵牛花是喇叭形,诸葛菜的花是十字形。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发现花的不同点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4)观察花形。教师示范观察花形的方法。如举起牵牛花的花,稍高于眼睛,从侧面看,这时候提醒学生想一想:牵牛花的样子像我们见过的什么物品?我们能给这种形状的花取个名字吗?观察比较活动中,学生获得思维方法,感受花的多样性。讲述:牵
30、牛花的样子像小喇叭(教师示范小喇叭玩具),人们给它取的名字是喇叭花,也叫漏斗形彳匕O按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他的花。(4)如果将这些花分分类,说说我们的分类方法并给每类花取个名字。5.找花的相同点。谈话:刚才我们找出了花的不同点,那么花有没有相同点呢?讲述:这几种花是否都有颜色鲜艳的部分,我们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花芯里边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也请给它们取个名字吧。三、拓展与应用(预设5分钟)归纳所学内容。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花在颜色、大小和形状上各有不同。同时也发现花的共同特点,一般都有花瓣和花蕊。观察过的花扔掉很可惜,大家有没有办法再利用有效迁移,在制作中提升,进一步感受植物与人类的
31、关系。它们?指导学生利用观察过的花,制作一幅贴画。四、练一练一、填一填1 .花的相同结构是都有()和()O2 .说出你知道的花冠的形状:()、()、()O五、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5.多彩的花不同点:颜色多彩、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味道不同相同点:都有花瓣和花蕊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植物单元6.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单元校园里的植物课题6.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课时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12年级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32、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能够描述植物的特征。探究实践能用绘图、文字、制作拓片等方法记录植物的特征。态度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记录下来。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运用画图的方法形象地记录植物的特点。教学教师:1.每组一份校园记录单。2.校园植物的图片、学生画的植物、拓树皮的图片或视频等。准备学生:观察
33、记录单、垫板、白纸、铅笔或蜡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一、聚焦问题:校园里的植物(预设10分钟)1 .谈话: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种植物,这些是老师拍的校园植物的照片(指向黑板上的植物),大家认识它们吗?引导学生说说校园里的植物。2 .聚焦问题:这节课我们要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谁知道应该怎样观察一棵植物?比如这棵树。通过熟悉又典型的实物,激发兴趣,直观再现植物多方面的特点,引领学生重温获得认知的观察方法。二、科学实践活动:观察校1.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一株植物如一棵树的方法。(1)提问:哪位同学说说应当怎样观察一棵树或草?园里的植物(预设25分钟)教师出示树的照片,提出问题:从这张照片
34、上,你能观察到什么?(2)谈话:有的同学说观察到了树干,有的同学说它是银杏树,还有说叶的等。大家回答的是观察树吗?(3)谈话:树干、叶只是树的一部分,因此这样的观察是不完整的。要观察一棵树,我们首先要认识树的名称,再按照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顺序,逐步进行观察。2.以一棵树如银杏树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1)提问:如果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应当先观察银杏树的哪一部分?(2)谈话:应当先观察树冠。那么,怎样观察树冠呢?请举例说一说。学生描述银杏树冠的特点,如银杏树为乔木,高可达40米,叶为扇形,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观察一棵树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更多植物的名称和
35、形态,直观发现植物在颜色、形状等方面特点。培养学生记录时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记录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活动中注意事项,培养人身安全意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通过竞赛激发学习热情,增进观察记录活动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一是远看,看一看树冠有多大,是什么形状的:树有多高,到教学楼或旗杆的什么位置;等等。二是近看,看树枝、叶的样子等。三是观察树干等,如看树皮是什么样的。(3)归纳并概括学生的观察。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我们观察了银杏树的这些特征;它比较高大,树冠是塔状的,上尖下大,有许多树枝;叶是扇形的;春天的时候树上会长出“毛毛虫”样的东西,这是银杏树的“花”。银杏是一种古老植物,它的花没有鲜艳的花瓣。3.引导
36、学生探讨怎样做观察记录。(1)提问:在观察植物的同时,我们还要记录植物的特征。应当怎样记录植物的特征呢?出示学生画的植物,让大家猜猜画的是什么,以及是怎么猜出来的。由此也引导学生了解记录植物的方法和要点。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促进科学素养形成。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品质。学会倾听和交流。发现更好的观察、记录方法,了解更多植物的特点。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促进科学素养形成。三、拓展与应用(预设5分钟)1 .提问:我们班总共观察到多少种植物?教师介绍校园植物的种数、本地区植物的种数、我国植物的种数,让学生体会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2 .提问:你知道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感受生活中更多植物的美丽和独
37、特,初步形成植物完整的形态结构意识。乐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植物。四、练一练一、填一填1.说一说,它们是植物的哪个部分()、()、()O1五、板书设计6.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参久通j通窟人教鄂教版一级下册常见的材料单元7.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教学设计单元常见的材料课题7.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课时1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及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1-2年级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
38、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能说出一些材料的名称。认识身边的物品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能够辨别其中的一些材料。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探究实践能够调查学校物品所用的材料。能利用感觉器官观察材料。态度责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同学交流。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知道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能说出一些材料的名称。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认识身边的物品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
39、能够辨别其中的一些材料。教学准备教师:物品图片,包括由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和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各种材料图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笔记本。便携的家中小物品、文具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一、聚焦新问题:(预设5分学生根据各个房间的代表物品,猜出图中是学校中的哪个房间。创设情境,学生根据经验,会列举常见物品的主要材料构成。利用小活动,从学生最熟钟)谈话:在我们学校有很多的物品,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悉的物品引入材料,激发兴趣,也便于联系学生实际经验。二、科学实践、拓展与应用(27分钟)(一)调查家中的物品,它们的材料。1 .观察家中的物品,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做的。提示:不要接触
40、锐利的物品。2 .根据所用的材料,给物品分类。(1)出示物品,把同一类的进行连线。(2)做游戏,给自己的物品找朋友。小结:有些物品是由由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材料也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二)认识材料1.常见的材料及用途(1)木材(2)金属(3)石材(4)玻璃由于一年级会认或写的字不多因此用连线方式更适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调查,学习探究方法。游戏的方法更适合一年级学生参与活动。通过“玩”纸,发现纸的内部特点。单元常见的材料核心概念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1.3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内容及要教学目标人教鄂教版一级下册常见的材料单元8.金属教学设计课题8.金属课时2年级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41、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科学思维能利用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观察各种金属材料。金属特性为可弯曲、有延展、有光泽。探究实践能通过弯折、敲打、等多种方法对金属材料进行比较,说出金属材料的特性。态度责任能如实讲述观察到的现象,尊重客观事实。愿意倾听他人的发言,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重点能利用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观察
42、各种金属材料。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难点能通过弯折、敲打、等多种方法对金属材料进行比较,说出金属材料的特性。教学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待观察的金属材料,锤子、砂纸、铁架台。合金图片。相关视频。准备学生:学生活动手册,笔记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一、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出示校园图片。校园里找一找,哪里使用到了金属?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三、科学实践、(一)认识常见的金属。拓展与应用1.观察下列物品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金属做的?运用感官直接观察金属,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相关的金属材质。铝、铁、铜等金属。(27分钟)(二)观察不同的金属,比较它们的特点。教师提示: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特点,可延展,弯曲,有光泽等。在实践中总结出金属的特点,并了解不同金属特点略有不同。实验操作小结:各种金属的颜色不同。金属相同的特性:可弯曲、能延展、有光泽。2.认识其他金属制品。认识其他金属。ffi?蝌禧欣金、银、锲等其他金属。3.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金属特性,制作生活用品。根据金属特性,感受到金属的不可替代行。(三)认识合金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描述不同纸的软硬、薄厚、纹理、光滑程度等特征。在放大镜的帮助下,知道纸的组成是纤维。利用简单的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纸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