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怒吼吧黄河.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38034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怒吼吧黄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9怒吼吧黄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怒吼吧黄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怒吼吧黄河.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背景资料: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黄河所经省市图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3, 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背景资料:中日战争的经过,背景,黄河所经省市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光未然、冼星海的爱国情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 细读课文,感情品质1、 学习第二部分(1)重点学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爱国。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

2、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黄河。听光未然的朗诵,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他读的时候为什么声音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作者用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李明忠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表现出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未中华民族而自豪;十二五比悲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含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力量)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2)读

3、中感悟第5、6自然段。(1)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并对文本补白。(2)想象当时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时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这部中国音乐史上著名作品的全曲的?学生可以想象体会“异常艰苦”他趴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凝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吟,时而振臂高歌。教师:为什么他能如此投入?(爱国激情)指名读第六自然段。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教师:现在,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亲耳聆听这激动人心的乐章。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三、 课文小结教师:听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的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又是怎

4、样表现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质呢?四 作业。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 , ,如同 ;时而 , ,如同 ;时而 , 如同 ;时而 , ,如同那 .抗战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他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篇寂静。随即,掌声响彻窑洞。1, 填空。2, 听完光未然的最后一句,整个窑洞之所以一片寂静时因为()之所以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是因为( )。3, 仿照课文句子,再续写两句话。时而,如;时而,如。板书设计:19 怒吼吧,黄河光未然 写出歌词(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 充满旺盛的革命激情冼星海 六天谱完全曲(异常艰苦) 爱国、爱中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