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54699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6页 共26页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1年03月19日-6485) 1: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单项选择题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 2:课堂纪律较差,学生注意力分散,属于课堂气氛中的哪一类型() 单项选择题A、积极的B、消极的C、反抗的D、叛逆的 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即()。 多项选择题A、工作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4: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 单项选择

2、题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应性D、永恒性 5: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外在环境和自身内在特征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判断题对错 6:一位胆小的学生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属于() 单项选择题A、行为塑造法B、示范法C、代币奖励法D、强化法 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是() 单项选择题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单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 9: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单项选择题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

3、时期 10:新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判断题对错 11:关于人的学习工作中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模式,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单项选择题A、先高后低B、中间高两头低C、先低后高D、中间低两头高 12: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多项选择题A、发现问题B、表征问题C、理解问题D、提出假设E、检验假设 13: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包括【】 多项选择题A、可利用性B、变通性C、可辨别性D、适应性E、稳定性 14:下列选项属于心智技能的有()。 多项选择题A、读书B、跑步C、记忆D、计算 15: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4、多项选择题A、总体目标B、具体目标C、产生条件D、行为准则E、教学目标 16:在照度、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物体的知觉仍旧保持不变,这是指知觉的()。 单项选择题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17: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常见的有() 多项选择题A、自然语言媒介法B、地点法C、视觉表象法D、首字母缩略词法E、谐音法 18:知识积累的前提是() 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巩固B、知识的记忆C、知识的理解D、不断学习新知识 19: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物体的通常用途却看不到其新用途,这一现象称为() 单项选择题A、定势B、迁移C、功能固着D、前摄抑制 20:教师通过

5、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单项选择题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 21:在形成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如果练习成绩的进步是先慢后快,那么,此时所形成的练习曲线将是() 单项选择题A、凸线式B、凹线式C、直线式D、波纹线式 22: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2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大致包括()。 多项选择题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E、无道德规则阶段 24:教

6、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介入教学B、教育教学实习C、微格教学D、模拟教学 25: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单项选择题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 26: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A、直接传递B、间接传递C、循环传递D、辐射传递 27:班级里小集团属于()。 单项选择题A、联合群体B、正式群体C、松散群体D、非正式群体 28: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

7、得到满足。 单项选择题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 29:教学设计的开始环节为() 单项选择题A、教学内容分析B、教学对象分析C、学习目标编写D、学习需要分析 30: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A、接近性B、补偿性C、竞争性D、相似性 3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 3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单项选择题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

8、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33: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为() 单项选择题A、顿悟说B、试误说C、内话说D、文化历史说 34:遇到挫折时,表现出焦虑不安、烦闷异常,属于正常反应。() 判断题对错 35: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单项选择题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3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 单项选择题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逆向迁移 37: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 38: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

9、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 39: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单项选择题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 40:一个1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 单项选择题A、90B、95C、1OOD、105 41: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A、建构学习论B、结构学习论C、认知学习论D、联结学习论 4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

10、活的类型是() 单项选择题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弱型 43: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44:内化性原则是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新的知识。() 判断题对错 45: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中等能力者很多,能力低下和极为优秀者很少,即能力发展水平呈() 单项选择题A、常态分布B、正态分布C、动态分布D、偏态分布 46: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强度。() 判断题对错 4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11、,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48:不属于元认知的策略的是()。 单项选择题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 4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 多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50: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lll5岁属于() 单项选择题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略。 2:答案B 解析 3:答案B,C,D 解析 现

12、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4:答案A 解析 5:答案正确 解析 略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10:答案错误 解析 专家型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11:答案D 解析 一般存在三种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和先低后高。 12:答案A,C,D,E 解析 表征问题是理解问题阶段中的一个步骤。 13:答案A,C,E 解析 奥苏贝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

13、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和保持。以上变量都可以影响迁移的发生。(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4:答案A,C,D 解析 根据心智技能的特点,可知读书、记忆、计算均属于心智技能。 15:答案B,C,D 解析 行为目标的陈述的三要素是: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准则。 16:答案D 解析 在照度、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物体的知觉仍旧保持不变,这是知觉的恒常性特征。 17:答案A,B,C,D,E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只能获得不充分的日常概

14、念和命题。 23:答案B,C,D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5:答案D 解析 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两类。其中,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26:答案B 解析 迄今为止,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仍是间接传递。所谓“间接传递”,就是指知识传递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物(媒体)进行。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可利用直接发生和间接转化两条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其中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 29:答案D 解析 教学设计的环节按先后顺序包括学习需要的

15、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习目标编写、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B 解析 34:答案错误 解析 (P372)改正: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相反,如果由此而焦虑不安,烦闷异常,则表明其心理已经失去平衡,处于不健康状态。 35:答案A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提出了“顿悟”说。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掌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

16、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的80%-90%的评价项目)。 38:答案B 解析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39:答案D 解析 课堂教学就是由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40:答案B 解析 比率智商的算法是IQ一(智龄实龄)100。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44:答案错误 解析 内化性原则是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运用;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新的知识,这是指生成性原则。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错误 解析 在确定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时,常用的三个指标是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B 解析 49:答案A,C,D 解析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50: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第 26 页 共 2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